论中国外交的全球战略环境——基于力量结构、国际机制和观念互动的考察

来源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8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讨中国外交的全球战略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力量结构上,传统大国的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反向而行,但存在局部反弹的可能性;新兴大国的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同向而行,但仍存在不确定性;新的国际力量结构短期内尚难定型,国家间的战略博弈日趋复杂激烈。在国际机制上,传统的全球治理机制面临深刻挑战,其能力赤字短期内难有重大改善;新的全球治理机制陆续产生,但数量有限,基本功能尚待完善;传统大国与新兴大国围绕国际规范展开激烈博弈,彼此互有攻守。在观念互动上,反思与重构是全球思想领域的两大主题,利益共同体观念凸显,命运共同体观念有可能形成。中国外交的全球战略环境既存在相对稳定的方面,也的确面临诸多变化和发展,为此需要加强战略思维、战略设计和战略运筹,以塑造一个安全、有利、友善和总体可控的全球战略环境。
其他文献
95%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患者存在t(9;22)(q32;q21)易位即Ph’染色体,从而形成Bcr-Abl融合基因并编码具有高酪氨酸激酶活性的BCR-ABL融合蛋白,
p53基因是迄今为止已发现的与人类肿瘤发生相关性最高的抑癌基因,其主要生物学功能是通过调控DNA修复、细胞周期停滞和诱导细胞凋亡,维持基因组和细胞稳定,抑制肿瘤生长;肿瘤
在对西部城市昆明和兰州居民的主观生活质量进行的比较研究中发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满意度存在显著的地域性差别;某些个体特征差异(如文化程度、就业状况和个人收入)对人们
教育生态对教育发展很重要。和谐的教育生态一定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社会生态系统,维系着教育的理性和德性,对教育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教育生态发生畸变,偏离"合规律
<正>一、类型学与历史-文化考古学派回顾一下中国考古类型学的初创、发展和成熟,整个过程似乎都是在一个人和一个学科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这个人就是达尔文,这个学科则是生
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发展以及尽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这一制度虽然在一些地区
电力营销计量改造是我国当前电力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标志,选择准确、高效的电力计量系统,不仅能有效制定完善的电力费用缴纳标准,也有利于树立电力企业的良好形象。但在实际
文中提出第三方物流运作的几种基本运作模式 ,并在此基础上就第三方物流的经营提出具体的经营策略。
<正> 在经历了学生自由选题,并开展初次研究活动之后,便进入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开题论证阶段。举行开题论证会的目的是对前一阶段研究性学习成果的一次评
<正>1988年,清华大学拉开了"冬令营"的序幕,1990年,艺术特长生首次被纳入高考范畴,1991年,北京大学生军乐团成立,直到今天北京大学生艺术团首都师范大学管乐团(简称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