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小儿咳嗽诊疗指南/共识质量评价

来源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zu817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国内小儿咳嗽诊疗指南与共识的质量,了解当前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制定与更新指南奠定基础.方法 以“小儿咳嗽”、“儿童咳嗽”、“小儿慢性咳嗽”、“专家共识”、“指南”、“共识”、“建议”等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应用指南质量评价工具AGREEⅡ与澳大利亚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质量评价工具对入选的指南与专家共识进行评价.结果 共纳入3篇指南与2篇专家共识,其中指南的平均得分分别为“范围和目的”58.1%、“参与人员”12.96%、“严谨性”9.49%、“表达明晰性”66.05%、“应用性”5.09%、“编辑独立性”0%.结论 国内小儿咳嗽诊疗指南与专家共识质量不高,相关临床研究与在指南制定与更新的严谨性与规范性有待加强.
其他文献
中药黄芩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上已有许多含有黄芩的中药制剂应用于口腔溃疡、牙周炎等口腔疾病.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等黄酮类成分被认为是黄芩发挥药效的主要活性成分.本文系统综述近十几年黄芩在口腔疾病方面的应用,并整理归纳了黄芩主要活性化学说成分在口腔疾病中的作用靶点和机制,为将来黄芩在口腔疾病方面的研究方向提供理论参考.
川芎为我国常用传统中药材,临床应用广泛.随着对川芎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有效成分及新产品研发得到广泛关注,具有良好应用开发前景.本文在对其资源分布、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总结和综述,根据质量标志物(Q-marker)理念,通过化学成分与成分有效性、成分可测性、入血成分、不同配伍中表达成分、贮藏温度几个方面对川芎质量标志物成分进行预测与分析,为完善川芎质量评价标准提供科学基础和依据.
目的 验证基于快速区域卷积神经网络萎缩性胃炎-胃癌胃镜图像自动识别系统,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80例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的640张胃镜图像序列,将所有图像序列作为训练组输入卷积神经网络系统,建立图像自动识别模型,通过读取图像进行验证,记录识别准确率,绘制精确回归曲线.结果 模型训练损失在12轮训练后基本趋于0,准确率在第29轮达到最大值98%,在42轮以后也基本稳定在最大值.结论 卷积神经网络系统能够帮助消化科医师对萎缩性胃炎-胃癌进行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