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具(二首)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mm11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锄头
  
  锄头是一支
  握在农民手中的笔
  蘸着血汗
  在田野上
  写诗作画
  锄头总用真情
  说服丛生杂草
  让板结的土地
  把种子笑纳
  锄头爱为新生的禾苗
  撑腰
  但当成熟的穗子
  点头称谢
  锄头早已退避三舍
  独自静坐
  锄头一生光明磊落
  从不怕别人
  抓住什么把柄
  以叩头的方式生存
  却不是讨好奉承
  只是面对浪费的粮食
  锄头有时感叹
  有时发问
  
  镰刀
  
  从外形看
  镰刀和月亮
  有一定的血缘关系
  每当收获的季节来临
  镰刀准从农民的手中
  升起
  照亮仓库
  镰刀铁打身躯
  却也在农闲时怕冷
  爱穿一件褐色的锈衣
  躲在墙角
  很少出门
  镰刀是农民的家兵
  一声令下
  赤身冲锋陷阵
  横扫千军
  连茬子也翘起大拇指
  称赞镰刀的战功
  只是累瘦的镰刀
  再也不会长胖
其他文献
大脑是人体内新陈代谢较为活跃的器官,同时也容易受到机体代谢的影响。脑供血不足,指的是人脑某一局部的血液供应不足而导致的脑功能障碍。血液中含有脑细胞生存所需的营养和
《莺》是一篇介绍有关莺的知识的科学小品,也可以说是一篇优美的文学性散文。它介绍的知识新鲜有趣,它的笔调清新明丽。它在运用说明的表达方法的同时,大量地采用了文学的笔法,所以说它是科学性与文学性的统一体。下面就《莺》一文的这种突出特色作简要分析。    一、用层层铺垫的手法引出莺    一般说明文大都是单刀直入地摆出所要说明的对象。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莺,作者在文章开头却不直接写莺,而是从毫无生气的冬
2008年3月17-19日,印度首都新德里英·甘地国立艺术中心举办了以“世界范围的中亚历史文物收藏品及收藏单位”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由英·甘地国立艺术
社会经济的发展背景下,对通信技术的应用就愈来愈重要,将其在综合布线当中加以科学应用,就能促进通信网络的优化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光纤技术的发展和综合布线加以阐述,
【原文】近代中国错过了《海国图志》苗晓雨《海国图志》由魏源在1842年著成。这一年对中国意义深远:鸦片战争战败,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国门洞开。进士出身的魏源很早
文艺短评是文艺评论的一种,它篇幅短小,内容集中,针对性强,运用便捷,对初学者来说,选题不宜过大,角度小而谈得透,能使文章显得充实、生动。所以。它适合中学生作文训练,有益于提高同学们鉴赏评论文艺作品能力。  文艺评论的对象是文学艺术作品,它可以全面分析评价一篇文艺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也可以中肯、独到地揭示出一个作者或一篇作品的真正特色,就其中某一点,加以评析,突出评论对象的独特个性,谈谈自己的一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