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现状调查

来源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ongzhi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国内部分院校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现状分析表明,各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一致;课程体系相似,仍普遍采用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模式;课程设置较混乱、教学时数不均衡;实践课程和医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薄弱.本文提出,应当根据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改革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重构课程体系,合理安排课程顺序和学时分配,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与学生成绩评定,使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成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内在需求。

其他文献
医事法律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医疗纠纷的预防和有效解决,缓解日益加剧的医患冲突.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缺乏结构合理的“复合型”师资队伍,学生接受的是单纯法学思维训练,且课程设置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医事法律人才培养一直无法达到既定目标.采用临床医学专家全程参与的方式,为医事法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野.通过训练学生从医学角度去预防和解决医疗纠纷的技能,能够打破医学与法学之间的隔阂,从而走
医药贸易专业“医药知识+贸易经济”的人才培养体系对实践教学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广州中医药大学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相关教学资源,构建了涵盖整合实验条件、丰富教学手段、推动专业品牌活动的校内实践体系,涵盖教学观摩与见习、教学基地建设的校外实践体系,两者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保障。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 γ(PPAR γ)是唯一在脂肪组织中高水平表达的转录因子,也是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重要的调节因子.PPAR γ可促进脂质的氧化代谢,降低血脂浓度,并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于2012年成功立项国家“3+2”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本文从三年制“卓越医生教育”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训基地五个方面论述了校院深度融合、共同培养助理全科医生的改革实践及取得的成效,为试点院校完成三年制“卓越医生教育”项目提供可借鉴的方法和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