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常见慢性疾病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来源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we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索常见慢性疾病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潜在的病理机制以及相关治疗。本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多种常见的老年慢性疾病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旨在提高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防治意识。

其他文献
回顾性研究,连续选择冠状动脉(冠脉)支架术后再发心绞痛老年患者107例,测定患者氧化与抗氧化失衡和促炎与抗炎失衡标记物。结果显示老年冠脉支架术后再发心绞痛患者丙二醛、丙烯醛、肿瘤坏死因子-α、Toll样受体水平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3、对氧磷酶-1、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和内皮祖细胞水平降低。氧化与抗氧化失衡和促炎与抗炎失衡的标记物可能成为临床预测老年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再发稳定性心绞痛和再发不稳定
目的了解90岁及以上住院心房颤动(AF)患者住院期间抗凝现状及分析院内缺血与出血事件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6月至2019年8月我院住院的90岁及以上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的临床资料、抗栓治疗策略及院内缺血性脑卒中及院内主要出血情况,根据房颤血栓危险度(CHA2DS2-VASc)评分分为2,3,≥4分3组,评估3组中不同抗栓治疗策略及院内缺血性脑卒中情况,同时根据出血风险(HA
谵妄是急性发作的意识混乱、注意力障碍,是一种常见、严重、甚至致死性的老年综合征。谵妄的发生极大地损害患者的健康,且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因此,识别谵妄的高危人群、预防谵妄的发生至关重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肌少症等增龄相关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COPD与肌少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COPD患者常见有股四头肌无力、萎缩和纤维类型转换;同时呼吸肌也发生适应性改变,导致患者呼吸功能不全,活动受限,生活质量下降,住院率与病死率增加。但是目前COPD与肌少症的相互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尤其是临床医生对COPD骨骼肌功能障碍缺乏早期识别与干预。本文
目的研究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BUS-TBNA)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SCLC)淋巴结分期的诊断效率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我院接受EBUS-TBNA的≥70岁NSCLC患者35例,选取同时段接受EBUS-TBNA的60~69岁NSCLC患者58例。所有患者经超声支气管镜对所有可及的纵隔与肺门淋巴结进行探查,对短径大于6 mm的淋巴结试行穿刺。分析EBUS-TBNA在老年
目的探究不同刺激条件下,小鼠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过程中差异表达的微小RNA(miRNAs),并分析其在棕色化过程中潜在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构建小鼠腹股沟皮下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模型,一组为低温刺激,另一组为腹腔注射CL316-243,通过HE染色和产热相关基因表达分析等,确定皮下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模型的建立。通过RNA测序得到不同条件下皮下白色脂肪组织的miRNAs表达谱并筛选出两组内差异表达趋势相同
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谵妄在临床上越来越多见,但在诊治方面尚未被大家所熟知。本文就谵妄的流行病学、预后、临床特征、综合管理等方面进行讨论,以期提高老年科医生对谵妄的识别和管理水平。
谵妄是老年人手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甚至会增加病死率。术后谵妄的病理生理机制目前尚不清楚,部分医护人员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缺乏系统的防治意识。本文通过系统介绍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防治措施,旨在指导临床医师对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管理。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HFNC)老年患者呼吸衰竭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2016年12月至2019年3月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住院的呼吸衰竭患者300例,HFNC组、传统氧疗(COT)组和无创正压通气(NPPV)组每组各100例。分别比较HFNC组与COT组,HFNC组与NPPV组患者氧疗后脉搏氧饱和度(SPO2)、氧合指数(OI)、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
目的比较桥接治疗与直接介入治疗在发病4.5 h以内到院的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实施血管内治疗的年龄≥80岁的高龄老年AIS患者89例,按照是否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分为桥接治疗组及直接介入治疗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信息包括性别构成、发病前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既往病史、吸烟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