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细节成就课堂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sinst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本文分析提出,教师不能一味地关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更应该注重教学中的细节。有些细节会会给人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有些细节会使人的命运发生转变。细节可以决定课堂“抬头率”。
  关键词:“认识”学生 “放大”优点 “挖掘”缺点 “弃做”师傅
  技工学校教师经常要面对学生上课不听讲的情况,学生在课堂上溜号、玩手机、睡觉、聊天,或者对着天花板发呆等现象已经变得司空见惯。我们总是抱怨学生底子薄、素质差,“朽木”不可雕也。但有句话说得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们不能一味地关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更应该注重教学中的细节。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细节是平凡的、具体的、零散的,如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会面……细节很小,容易被忽视,但它的作用却不可估量。有些细节会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有些细节会使人的命运发生转变。通过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细节可以决定成败一一细节决定课堂“抬头率”。
  一、“认识”学生,洞察内心
  “认识”学生,这里的“认识”不是单纯地记住学生的名字,而是“了解”,即知道每一个学生的所有信息,了解他们来到这所学校的目的,来到这里之前的情况,他们的兴趣和爱好,甚至是家庭情况,有的课上可以了解,有的可以放到课下单独去了解。通过“认识”试着去分析学生的心理,了解他们的动机,利用每个学生心理上的特点,去打破他们的心理防線,让他们可以融入这个集体,尤其是与教师的关系,从而使师生交流变得简单而高效,和学生打成一片,但不是空讲打成一片,而是从教师专业水准出发,利用学生的心理,不断引导他们“抬头”朝向你的教学思路,让课堂教学变得水到渠成。
  每开始带一个新班时,笔者都会利用每次讲完课后的10分钟来“认识”班上的每位学生,可以让他们在全班同学面前做自我介绍,也可以私下和他们聊聊天,而学生们也对笔者每次课后与他们的这种“沟通”充满期待。记得有次讲完课,只剩5分钟了,笔者就布置了作业。大家都埋头奋笔疾书,只见有两个同学笔直地坐在那儿,眼睛一直盯着老师,笔者走到他们跟前问:“有问题吗?怎么不写作业呢?”只见他俩争先恐后地说:“老师,课都讲完了,可你还没‘认识’我们呢!好不容易轮到我们了。”我的心里顿时一惊,为这两个“可爱”的孩子既感动又欣慰。
  二、“放大”优点,鼓舞差生
  先来讲一个故事: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他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自己找一份工作。“你精通数学吗?”父亲的朋友问他,青年羞涩地摇头。“历史、地理怎么样?”青年还是不好意思地摇头。“那法律呢?”父亲的朋友接着问,青年都只能摇摇头告诉对方,自己似乎一无是处,没有任何优点。“那你先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写下来吧,我总得帮你找一份事做。”青年羞涩地写下了自己的住址,急忙转身要走,却被父亲的朋友一把拉住了。“年轻人,你的名字写得很漂亮,这就是你的优点!你不该只满足于找一份糊口的工作。”把名字写好也算是一个优点?青年在对方眼里看到了肯定的答案。“哦,我能把名字写得叫人称赞,那我就能把字写得漂亮;能把字写得漂亮,我就能把文章写好……”年轻人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他终于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数年后,青年果然写出了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他就是家喻户晓的大文学家大仲马。
  我们的很多学生就像故事中的青年一样,在中学的时候,是老师眼中的差生,其他同学眼中的异类。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由于成绩不好,他们很少受到老师的关注,久而久之,干脆“破罐子破摔”,其实在这些学生桀骜不驯的外表之下,隐藏的是一颗极其自卑的心。作为教师,一定要看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将其放大,哪怕它看似很不起眼,如“你的字写得非常漂亮、教室卫生交给你了、你画画特棒、你有很强的管理能力、你歌唱得很好、你普通话说得挺标准”等等。学生就会明白,原来自己在老师眼里也是一个有优点的好学生,顿时让其信心“爆棚”。
  记得有一次,笔者正要开始讲课,可教室多媒体的鼠标突然坏了,笔者站在讲台上束手无策,就在此时,有位坐在角落的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帮你弄吧!”笔者立刻找到了救星,但心里却在嘀咕,“你行吗?平时上课不是玩手机就是睡觉。”只见他上来后,熟练地操作起键盘,两三下就打开了我要用的PPT课件,并耐心告诉我用键盘怎么操作界面,真是让我自愧不如。接着我很慷慨地表达了谢意:“今天多亏了李维同学,他真是太有才了,同学们如果在计算机方面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向他请教,我相信李维同学也会非常乐意帮助我们大家的,对吗?”笔者把期望的目光投向李维,只见他不太好意思地对着老师浅浅一笑,点了点头。从那以后,我也会不时向李维请教一些计算机方面的问题,每次他都会滔滔不绝地讲给我听,最重要的是发现李维上课的时候很少玩手机或是睡觉了。
  三、“挖掘”缺点,激励优生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其实每个人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而且但凡优秀的学生也更容易骄傲自满,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又焉能发挥自己更大的潜力?只有不论任何时候都能不骄不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努力完善自我,才能取得进步。
  17级车工专业有个叫张正的学生,他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听课情况一般,上课还经常说话。有次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笔者非常惊奇地发现他的总成绩排在全班第一,而且每科的平均分都在90分以上,可是他的综合测评名次(理论成绩 综合素质)却掉到了近乎20名。笔者立刻明白了症结所在。于是在一次课后作业时间里,笔者将张正叫到教室外对他说:“这次期末考试你考了第几名?”他略带得意地回答:“第一。”“那你的综合测评成绩排第几?”他先是支支吾吾,后来小声地说:“好像是十几名吧!”“怎么两个成绩差这么多,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只见张正苦笑了下,没有回答笔者的问题。
  笔者语重心长地对他讲:“你在班里学习不是最用功的,可单看你的成绩却非常优秀,这充分说明你不仅聪明而且很会学习,这是你的优势,但不是只有聪明就足够了,你缺少的恰恰是最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勤奋和自制力。再愚钝的人,只要勤奋,笨鸟也能先飞,茅屋也能飞出金凤凰;一个有自制力的人,才能清楚地明白自己应该如何在正确的时间里做正确的事情,这是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必须具备的潜质。老师相信你有这种潜质,不要让现在的成绩蒙蔽了你的眼睛,因为成绩不等同于优秀也不等同于能力。现在知道该怎么做了吗?”张正松开了一直紧咬的嘴唇说:“老师,您等着瞧吧!”
  这次谈话之后,张正听课明显比以前认真了,偶尔也会说话,但很快会意识到,而且还有一个好苗头,那就是喜欢问问题了。还有一次,他请了一个多礼拜的病假,缺了好几次课,可他回来当天下午就把之前落下的所有作业全部补上了,还亲自送到教师的办公室。在学期的期末考试中,他不仅成绩继续高居榜首,而且综合测评成绩也排进了前五名。
  四、“弃做”师傅,甘做徒弟
  作为教师,不能高高在上,以权威自居,“大权”在握,俨然是真理的化身,学生只能是朝拜者和驯服者。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好为人师不仅是教师的天性,而且也是学生的天性,旧的教学模式常常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早己厌倦了老师的这种“喋喋不休”,甚至老师一讲课,有的学生就像条件反射一样开始哈欠连篇,又怎会出现我们期待的课堂“抬头率”呢?
  与其如此,我们不如先满足学生“好为人师”甚至是“好为师师”的需要。教师上课说错了,学生指出来,当即公开纠正,并真诚表示感谢;一个知识点学完后有什么疑难,不妨让给学生,让他们自主解决。其实,在课堂教学中,问题应由学生提出、由学生评判正误。比如,在每次讲完新课以后,笔者会让学生站在讲台上,作为“教师”把它复述给全班同学听,复述完以后,由其他同学找出其中的问题。学生们即想当一个“好老师”,还想充当一个成功的“评判者”,自然而然在老师授课时,会认真听取里面的重难点,也就没时间再去“溜号”了。再比如,作业可尽量交给学生自评或互评,质量好的共同欣赏,质量差的相互鼓励;如果觉得评改欠妥,完全有为自己辩护的权利,作业者有要求更正结论的权利,评改者有“维持原判”的权利,但必须言之有理,双方知其所以然。学生怡然自得,教师何乐而不为?
  老子曾说过:“天下难事,做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中国古语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都是说的一个道理,就是要重视细节。“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教育更应该注意细节,于细微处见功夫,用心发现学生所需要的,用心来感化学生。让我们做细心的老师,敏锐地去发掘小细节,使教学散发出和谐与魅力,有效提高课堂“抬头率”,打造出高质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
其他文献
一、数字教材常用制作工具  1.iBooks Author  苹果公司2012年发布iBooks 2,主推数字课本功能,并同步推出免费的电子书和数字教材制作工具iBooks Author。iBooks Author制作出的电子书可以在iBookstore下载,在ipad上阅读。  iBooks Author的推出,使得APP制作人员可以通过它提供的模板来创建电子书,插入音频、视频、3D等多媒体内容
摘 要:本文阐述了产教融合的内涵,并以沈阳工程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为例,探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解决教学与产业需求矛盾,实现校企合作育人。  关键词:产教融合 校企协同 应用型人才培养  课 题:本文系2012年度辽宁省校企协同创新工程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研究与实践试点项目“面向新能源产业的校企协同创新工程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研究与实践”(辽教发[2012]128号)及2014年度辽宁省普通
摘 要:本文针对中职外贸专业课考试命题现状,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外贸专业课考试命题改革,提出外贸专业课考试命题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原则”,基于“六个维度”,实现外贸专业课命题与核心素养的对接,通过素养立意向命题行为转化的实践,实现外贸专业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 外贸专业课 考试命题  外贸专业课是中职外贸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外贸业务协调、外贸商函、外贸制单、
摘 要: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分析各种机械岗位应具有的职业能力基础上,确立行动导向培养目标,以此构建基于行动导向课程体系,并通过行动导向教学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进行教学设计。在工学结合课程行动导向教学应用方面,本文以机械产品制作课程中学习任务二“导杆固定座加工”为例,详细介绍任务导入、明确目标、任务实施、成果展示和评价环节。实践证明,通过实施行动
摘要:为抓好教育质量,跟上时代的步伐,笔者学校不断尝试与社会上各大企业展开合作的方式。校企合作是存在于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目的在于培养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更为全面的技术人员,为企业源源不断输送新鲜的血液。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主要是为了实现学校和企业资源的共享,从而达到“双赢”局面。本文以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工厂为例,就校企合作的实践及成果进行研究探索。  关键词:校企合作
[编者按]面包烘焙是舶来品。经过国人不断模仿学习和一次次实践,中国烘焙与西方世界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地缩小,并逐步形成了带有中国特色的烘焙文化。与此同时,职业化的烘焙教育应运而生。  烘焙在中国发展了三十年,没有人想过中国烘焙人能一次次站上世界级烘焙舞台。然而近两年整个社会开始关注“中国烘焙”,也开始关注这所培养了7位世界冠军的学校——王森咖啡西点西餐学校(下称“王森学校”)。办学27年,王森学校为
半导体二极管是常用半导体器件中的一种,又称晶体二极管,简称二极管。它是中职校电子电工专业课中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现将“半导体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在教学中实行目标教学法的实践过程介绍如下。  一、课前准备  教师将该节课的教学目标、预习思考问答题提前打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  准备在学校电子电工实验教室进行教学,并提前准备好半导体二极管有关挂图:二极管的图形符号挂图,部分二极管的图
摘要:校园文化建设是职业院校教学育人的重要工作。本文针对浙江交通技师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开展调研,指出学院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精神文化建设仍处于积累阶段、环境文化建设系统性不强、行为文化建设存在薄弱环节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适时更新校园文化建设构成要素、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力量、突出创设特色校园文化等对策,力求建成与学院实际特点相结合的特色校园文化。  关键词:校园文化 职业院
摘 要:好的演讲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是建立良好社交关系的重要前提。本文阐述了在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打破物理意义上的围墙,增设与实际职业场景及生活场景、时代特点相关的场景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才能和艺术,为其以后在职业生涯、社会生活中建立良好社交关系奠定基础。  关键词:演讲与口才课程 “请进来” “走出去” 线上互联  近年来,笔者在进行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中,以杜威的教学理念
近日,广州市“粤菜师傅”工程推进会在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召开。广州市政府、广州市直相关部门、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培训窒负责人出席会议。  会上,相关负责人代表为广东省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广州白云工商技师学院、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和广东省粤菜师傅培训窒个、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白天鹅宾馆有限公司、广州酒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越华分公司)授牌。同时,广州市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