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硝基异酞酸单甲酯合成工艺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间苯二甲酸为原料,经硝化,酯化,水解,合成了非离子造影剂的中间体5-硝基异酞酸单甲酯.该合成工艺路线简单、易操作、收率高、成本低,适宜工业化生产.产物总收率58.0%,纯度99%,熔点及IR光谱数据与文献[5、6]值一致.
其他文献
提出一种在阵元通道增益不一致情况下多个空间窄带信号波达方向(DOA)的快速估计算法.与传统DOA估计算法完全不同,该算法通过对阵列输出数据的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建立了FFT
介绍ITO薄膜重要原料乙酰丙酮铟的制备方法,制备条件:有机多元酸浓度8.2×10^-2mol/L.乙酰丙酮0.5mol/L,pH值为9.1,制得的乙酰丙酮铟一次合成产率99.8%,产品纯度99.95%.实验添加有机多元
多数榨油厂用95型卧式轴动榨油机和90型螺旋榨油机加工菜籽油,出油率仅30%左右。若是改进工艺,只用95型榨油机便可一次完成榨油操作,而且省工、省时、省燃料,还可提高出油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我们一提起“学习”,就会联想到“听讲”“读书”“练习”“做作业”和“考试”等。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其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的局面,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弊端,而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产生厌学情
教育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氛围如果呆板、枯燥,就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就不利于学生创新。而构建富有活力的课堂,使学生主动学、自觉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这样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