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优控制的弓网系统动力学分析

来源 :装备维修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t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采用三元受电弓模型建立了弓网垂直耦合动力学系统,通过欧拉—拉格朗日方程推导出受电弓-接触网系统振动微分方程。利用最优控制理论,分析接触网的刚度变化,对最优控制式受电弓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从降低接触压力的波动以及改善受流质量入手,采用全状态反馈设计并利用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策略,建立了受电弓最优控制系统模型。运用simulink进行仿真,研究列车运行速度、接触网和受电弓参数对弓网系统动态接触压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最优控制式受电弓,能够降低接触压力的波动,提高弓网系统的动态性能,改善受流质量。
  关键词:受电弓;接触网;最优控制
  随着机车速度的提高,弓网相互作用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在高速铁路运行的过程中,有必要研究弓网动态性能。利用计算机数值仿真方法是模拟,研究弓网相互作用的动态性能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动态仿真的目的是确定弓头滑板与接触线的接触压力与时间相关的特性,以及和接触线抬升的相互关系,为弓网系统的设计,施工,维修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梅桂明等[1-2]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弓网有限元模型,对弓网进行仿真研究,并分析弓网的动态性能。郭京波[3]对受电弓采用主动控制技术,改善弓网动态特性,使受电弓对于接触网具有良好的跟随性。周宁[4]采用有限元法建立接触网/受电弓耦合系统,并使用直接积分法求解,获得弓网相互作用仿真结果。杨岗等[5-8]通过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弓网系统模糊主动控制平台,研究模糊主动控制策略对弓网性能的影响。
  本文以3自由度变刚度系统的弓网模型为研究对象,考虑来自机车运行时的激扰,采用最优控制原理,对弓网间接触力振动进行控制。
  1 弓网系统的数学模型
  为了进一步研究接触网的受流质量,不同运行速度下的弓网接触应力,本文通过非线性弹簧将受电弓与接触网进行耦合,从而建立弓网系统耦合动力学模型,如图3所示,并得到弓网耦合系统的矩阵通式为:
  其中M、C、K、F分别为弓网耦合系统的归算质量矩阵、归算阻尼矩阵、归算刚度矩阵,外力矩阵。
  2 结果分析
  由图3接触网的刚度仿真结果可知,接触网刚度在一个跨距之间的数值是从大到小再到大的变化过程。在两端接触刚度较大的原因是两端为支柱和限位器的作用,使接触线处于绷紧的状态,仿真结果与实际较符合。
  通过采用三元受电弓简化弓网耦合动力学模型,使用SIMULINK软件的加法器、积分器、乘法运算器、支路选择器等组件,建立SIMULINK计算机仿真模型,获取了机车速度为200km/h,静抬升力F分别为70、90、110N时的弓网接触力仿真图,如图4所示。
  对上面的仿真数据进行弓网受流质量分析,根据文献所述的评价体系,选取接触力最大值Fmax、最小值Fmin,接触力不均匀系数c,离线率s作为受流质量的评价指标,通过分析,得出以下数据:
  从上面的仿真数据可知,当运行速度为200km/h时,随着受电弓静抬升力的提高,弓网间接触力的最小值得到提高,弓网离线率均变为0,而且弓网接触力的不均匀系数也逐步下降,弓网受流质量得到提高。
  结论
  (1)本文利用三元受电弓模型建立了弓网垂直耦合动力学系统,采用了最优控制理论,运用simulink进行了仿真,通过输入弓网结构参数,得到弓网动态性能参数。
  (2)利用本仿真模型,输入标准中的国内的简单链形悬挂接触网参数,进行弓网动态仿真。当运行速度达到200km/h时,触压力基本能够保持在0N到140N范围内波动。标准模型的仿真结果均符合仿真要求。
  (3)比较了不同弓线接触力下的受流质量指标,当受电弓静抬升力提高时,弓网间接触力的最小值也得到了提高,弓网离线率均变为0,弓网接触力的不均匀系数逐渐下降,弓网受流质量得到了提高,但同时也加剧了弓网机械的磨损,缩短了弓网的寿命。
  参考文献:
  [1]梅桂明. 受电弓/接触网系统动力学模型及特性[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2, 1(1): 20-25.
  [2]周东朋. 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弓网动态系统有限元仿真[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9, 9(1): 25-28.
  [3]郭京波, 杨绍普, 高国生. 高速机车主动控制受电弓研究[J]. 铁道学报, 2004, 26(4): 41-45.
  [4]周宁, 张卫华. 基于直接积分法的弓网耦合系统动态性能仿真分析[J]. 中国铁道科学, 2008, 29(6): 71-76.
  [5]杨岗, 李芾. 集成VR技术的高速受电弓模糊主动控制及仿真[J]. 系统仿真学报, 2014, 26(2): 389-424.
  [6]劉红娇, 张卫华, 梅桂明. 基于状态空间法的受电弓主动控制的研究[J]. 中国铁道科学, 2006, 27(3): 79-83.
  [7]吴学杰, 张卫华, 梅桂明, 林建辉. 接触网—受电弓振动主动控制问题的研究[J]. 振动工程学报, 2002, 15(1): 36-40.
  [8]蔡成标, 翟婉明. 高速铁路接触网静态刚度分析[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1996, (02): 185-190.
  资助项目: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科研项目“高速铁路弓网系统动态性能仿真研究”,项目编号:HNTKY-KT2021-9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3 D打印技术迅猛发展,已在建筑、航天、医疗、农业、国防等各个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3D打印在国防领域的发展将对未来战争产生重要影响,将成为推动军事工业供应链条变革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3D 打印技术;装备维修保障;应用  1 3D打印技术原理与优势  3D打印又称增材制造,是通过复层叠加方式来制造零件的,首先利用计算的程序对制件的模型进行分层处理,然后控制机器逐层
期刊
摘 要:螺纹特征的加工在机械零件加工中很常见,随着对加工的机械零件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螺纹特征的加工手段有了更高的要求。利用计算机辅助在线加工越来越广泛化。结合CAXA制造工程师界面友好、初学者简单易上手等特点,容易被企业和个人用户接受。  关键词:CAXA制造工程师;铣螺纹加工;固定循环加工  CAXA制造工程师是CAXA数码大方系列产品下的一分支,它将CAD模型与CAM加工技术无缝集成,可直接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机械设备制造行业正在不断进步,呈现出了一片大好的发展趋势。现如今,对于个别客户的需求企业往往无法进行满足,即使勉强答应客户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致使企业与客户之间难以保持长久的合作关系。而非标机械设备作为一种较为专业的机械设备,能够解决企业的不时之需,所以,就需要通过非标机械设备进行生产,能够使客户需求得到满足,还可以在客户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得人民生活水平上升。有关于交通工具方面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直升机的应用可以说是较为新颖的一种交通方式。直升机的使用也越来越多见。但是直升机在安全方面仍然有待考量与提升。我国直升机业务发展尚未成为普遍,但是有关于直升飞机方面的使用,也正在扩展。因此直升机在飞行时的安全问题是我们从事相关工作人士应当密切重视的方面。  关键词:直升机;交通工具;交通安全;新型交通方法 
期刊
摘 要:由于新型永磁材料的不断生产和应用,永磁直流电机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行各业。带有永磁体的直流测速发电机用作低速控制系统中的反馈或速度稳定元件。除具有常规测速发电机的优点外,还具有设计简单紧凑、反馈灵敏度高、低速精度高、输出斜率大、线性误差小、可靠性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介绍了带有永磁体的直流测速发电机的主要特性,详细分析了测速机自动测试系统的组成,最后还阐述了永磁直流发电机自动测试及结果。  
期刊
摘 要:本文在国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强化地质灾害防治、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的战略背景下,结合目前产煤塌陷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发挥资源优势,根据产煤塌陷区修复建设的基本原则,分析产煤塌陷区修复建设综合治理的手法应用,实现矿区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恢复,旨在为后期全国各矿区的综合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关键词:产煤塌陷区,修复建设,综合治理  背景  发展初期,我国对煤炭资源进行了长期大面积的无序开采
期刊
摘 要:泰兴境内河港纵横,水网稠密,自流引江是泰兴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形式,作为通南地区的腹部,除了满足本市需求外,尚需承担向泰州、姜堰引江、排涝任务,正常年份向泰州、姜堰和如海部分地区供水,同时接纳两泰地区的部分涝水过境入江。目前需水量的80%靠自流引江供给,但泰兴境内长江潮位低,沿江控制闸引江规模小,自流引江潜力有限。泰兴引水口门多在西部,输水干河自西向东输水,黄桥老区位于输水干河的末端,一
期刊
摘 要:航站楼作为大型公共建筑,给排水工程建设质量的好坏,影响着旅客安全及使用体验。在给排水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应该认真的研读图纸,对工程的整体布局做到了然于胸。高度重视施工过程各个环节,保障施工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提高航站楼建造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 航站楼;给排水  1 给水设备安装的技术要点  给水设备的安装时给排水工程建设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在给水设备安装前,施工人员一定要注意对
期刊
摘 要:在现如今我国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背景下,在保证水利工程的各项功能正常运行的同时,还需要将绿色设计理念深度融入水利工程的设计当中。绿色设计理念在水利工程中的良好应用,能够有效的减轻水利工程在运行过程当中对周边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实现水利工程以及环境的共同可持续发展。水利工程中绿色设计理念的引用对我国水利工程的设计技术水平以及设计要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如工程占地面积更小、对周边自然生态
期刊
摘 要:近年来,由于人们日常出行需求,汽车行业产量激增,而相对应的汽车所使用的化石燃料对于环境产生的污染也不容小觑,人们为保护周围生态环境,迫切需要一种无污而又清洁的能源作为化石燃料的替代品,新能源汽车逐渐被开发出来,用以充当人们日常出行的代步工具,新能源汽车具有使用清洁能源对环境基本上做到无污染使用,本文以新能源客车为例介绍传统汽车存在的问题以及新能源客车现状以及新能源客车安全问题,并提出新能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