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家庭中的边界意识论述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c58122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家庭中的边界意识关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改善,边界意识在日常生活中突显模糊。相对城市家庭而言,农村家庭中的边界意识较为淡薄,对孩子三观的确立及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初中时期是孩子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的初期,家庭边界意识的不清晰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以及三观的确立。农村初中生家庭中的边界意识是确立孩子相关思维的主要因素,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具有清晰的边界意识,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家庭;边界意识
  【中图分类号】G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5-0020-01
  随着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边界意识却越显模糊。边界是事物确立的基础。一旦基础被破坏所有的规则都会被打破。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课堂,有效的维持好第一课堂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积极主动性,更能进一步优化家庭环境。家庭关系及家庭环境的好坏均取决于家庭成员边界意识的强弱。在有效教育的过程中,部分家长对孩子的管教跨度较大,导致孩子无自我发展空间,失去孩子本有的特性。严重的影响孩子的成长。事物的发展和生存需具有一定的边界意识,那么作为社会一切物质的集合体“人”,在相关事物的处理上也应具备边界意识。
  1.边界意识的基本内涵
  边界是维持事物发展的基础,也是体现事物本身价值的关键。在日常的生活中只有尊重边界、遵守规则,才会获得真正的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提升,边界意识被逐渐的淡化。使得人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事物失去原有的特性。社会的相关规则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一切事物的存在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因而在社会的发展中,个体、集体均需要有边界意识。只有明确边界意识才能明确自己与外界的边界。边界意识的淡化为专制与极权文化提供了横行的基础。要想形成规律性的环境就必须有分明的边界意识,边界意识关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关乎个人的发展。边界能够对人的行为进行制约,对相关的思想进行警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离不开边界,个体的发展离不开边界。将边界作为社会运行的重要原则,培养个体的规则意识,提高个人的生活能力以及边界意识。边界意识是形成獨立、自主社会的基石,也是个体发展的指南。
  2.农村初中生家庭的边界意识
  初中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初中处于学生的叛逆期,在有效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都要掌握方式方法。农村初中生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相关知识的掌握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边界意识的认知大多都来自大人的言传身教。但是由于农村家长的知识水平不够,部分家长自身边界意识不高。导致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形成了相同的边界意识,影响孩子的成长。在有效教育的过程中各科老师之间以及各课堂之间本身存在边界,但是学生的理解并不透彻,什么事情不让做就做什么事情,这是叛逆期孩子的重要表现形式。只有将家庭教育有效的提升才能使农村初中生认清自身,明确自身的定位。才能提高学生的边界意识。家长知识面的薄弱导致对社会相关事物的认识不足,边界意识低。但是学生的边界意识不能应家庭边界意识受到影响。在有效教育的过程中家长要改变自身的教育方法,提升孩子的认知能力。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做好第一课堂的工作才能有效的提升孩子的自身能力。为孩子树立好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正向引导农村初中生的边界意识
  在有效教育的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父母在有效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有是非观念,培养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对于相关事物的处理要有原则性,不可随心所欲。在学校的教育问题上与教师保持一致。家长对于学生的相关生活不能过分的干预,让其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对相关事物的处理上可提供参考意见,但不可盲目是从。在家庭教育中保持相互尊重的原则。在日常的教育中不可超越自身的边界侵入孩子的领域,教育孩子在是非分明时要有自己的原则和边界。中规中矩的形式,不可破坏原有的形式。孩子在有效的认知范围内树立的良好意识均来自于初中生涯,因而在有效教育的过程中不仅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更值得关注的是学生的自我意识以及相关的边界意识。社会的不断发展导致各领域的边界意识模糊。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更要注重孩子边界意识的培养,不能因社会的相关规则影响孩子的三观,更不能因为自身知识面的局限而造成孩子各项意识的缺陷。农村初中生家庭的边界意识是扭转叛逆期孩子的关键,也可培养孩子在为人处事上的相关能力。提升孩子的自我约束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农村初中生的边界意识需要家庭与学校的有效配合,需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家庭的边界意识,着力塑造好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孩子边界意识的培养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薛琳钰.边界意识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守卫及其延展分析[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8.26(01):91-97
  [2]牛东芳.论著名商标制度的合法性—以权力边界意识为逻辑起点[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8.33(01):101-108
  [3]徐建伟.阅读教学需要有边界意识[J].中学语文,2017.32(33):11-12
  [4]张飞翔.可见性与不可见性 —论福柯的理性边界意识[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7.26(07):106-108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离婚率的逐年上升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单亲离异家庭,单亲离异家庭受伤害最大的莫过于孩子。而这种伤害转移到孩子的生活、学习和人格发展上无疑是堵墙,其智力、情绪、人格等各个方面都将受到严重影响。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有责任对这些感情特困户重点扶贫,用我们的爱弥补残缺家庭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心理影响,让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结对互助;体验成功  【中图分类号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源头沱沱河出于各拉丹冬雪山.入当曲后称通天河.向南流进巴塘河至四川宜宾之间称为金沙江,宜宾以下始称长江。扬州以下归称扬子江。流经西藏、四川、云南、
骨灰存放是殡葬行业中极为重要的环节,骨灰存放档案管理是做好骨灰存放管理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如何做好骨灰存放档案管理工作,实现骨灰存放的现代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本
摘 要: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小学生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家庭教育又是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环节。所以家庭教育应该提高对于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视程度,真正的把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落到实处。因此本文针对家庭教育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影响因素和改善策略作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家庭教育方式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 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线形的精细化调整可以有效解决车辆运行时产生颠簸问题,使车辆平稳安全地在轨道上行驶.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在国内首次采用连续刚构PC轨道梁,线形采用三阶段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评价的改革势在必行。改变传统的量性评价,需要更有力的助推器。本文围绕质性评价的本质及其特点,结合小学生评价发展现状的困境,最后由改革评价方法这一举措得出启示—量性与质性双管齐下,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力条件。  关键词:质性评价;量性评价;困境;启示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5-0024-01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进步,小学阶段教育的重要程度已经被教师和家长群体引起重视,家长将学生成长与进步的希望寄予学校,所以学校也承担着不小的教育责任。良好的学校管理制度体系不仅能帮助相关学校提高学生管理效率,也能从侧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所以本文接下来就将从我国现代小学学校的管理需求出发,从校园环境、德育教育等多方面具体阐述如何加强小学学校管理,希望能以此为更多的院校领导提供更有效的教育方式。 
面对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整体落后的现状,特别是以高技术密集度、高知识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物耗、低污染为特点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局面,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
在持续深入改革开放的今天,有必要对人本主义教育理念重新审视。从实施教育主体、教育本质、教育过程3个方面论述了西方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得失,以及传统教育观的可资借鉴之
摘 要:目前,感恩教育主要以学校为阵地,不仅小学、中学连连举办各式感恩教育,大学校园也没有例外。而方式主要包括帮家长做家务,对父母说声“谢谢”,为母亲洗一次脚之类,也包含一些旧时代盛行的礼节,如磕头等,可是这种形式大于内容的感恩教育方式并没有在孩子的心中产生太多的教育效果,大多数的且属于跟风,也就是形式大于内容。  关键词:浅谈;中学生;感恩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