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皇帝都羡慕鹰隼的自由

来源 :世界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pid199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40年冬天,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1194—1250)被困在了意大利南部的雪原中。3年前,他率领军队穿越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南部来镇压各地城邦的叛乱,结果却发现自己卷入了与教皇格列高利九世旷日持久的冲突中。
  对腓特烈二世来说,这场斗争可不轻松。教皇将他逐出了教会,宣布剥夺了他的皇位,而且他的每一步行动都因缺人缺钱而屡屡受挫。几个月前,他发起了一场新的征战,希望能改变整个战争的进程。
  腓特烈二世的第一个目标是拉文纳,这个城市很快就被攻陷。但下一个目标法恩扎就完全不同了,这座城市有坚固的城墙环绕,有强大的驻军防守,还有可靠的盟友定期提供补给。对腓特烈二世来说,更糟糕的是,气候恶劣的冬季到来了。当第一场霜冻降下的时候,腓特烈二世的军队断粮了,同时这位皇帝一分钱也拿不出了,只能用皮革制作的货币,暂时作为军饷支付给那些雇佣军。前景一片黯淡。如果腓特烈二世在这里失败,他的整个远征就崩溃了——如果这样,那教皇不会给他好果子吃。

最高尚的运动


  当神圣罗马帝国的命运悬而未决时,皇帝的想法却远飞天外。夜复一夜,他会把自己关在帐篷里,翻译关于猎鹰的论文,让自己的思绪飞越大海,飞向西西里的上空。
  在当时,猎鹰狩猎是一项颇流行的运动。虽然它是从中亚传入欧洲的,但自9世纪以来就在欧洲非常流行了,应该说社会各階层都很喜欢这项运动,但是那些渴望获得贵族地位的人最欣赏这项消遣。骑士们应该学会使用猎鹰打猎,就像使用马和猎犬打猎一样轻松熟练,这是普遍共识,甚至主教们也将猎鹰视为身份的标识。
  关于猎鹰已经有很多相关书籍,最权威的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写的,比如腓特烈二世翻译的那本就是用阿拉伯语写的,但是在欧洲,用拉丁语写的关于猎鹰的作品也越来越多了。署名“韦尔切利(意大利西部城市名)的匿名者”的作品可追溯到10世纪中叶,几乎可以肯定它不是欧洲出现最早的猎鹰著作。出版时间相对较近的,有神秘的亚美尼亚国王丹库斯的作品、一封假托写给埃及国王托勒密的信件和巴斯的阿德拉德(英国数学家、天文学家)的论文。现代学者的研究表明,被称为“鹰猎者威廉”的西西里国王罗杰二世,甚至英格兰国王亨利也写过关于猎鹰的文章。到腓特烈二世出生时,猎鹰狩猎已经非常流行,甚至有了独特的文学比喻。在诗人德·冯·库伦伯格的《猎鹰之歌》中,猎鹰与猎人之间的关系成为了情人的隐喻。
  即使按照他那个时代的标准,腓特烈二世对猎鹰的热情也是非比寻常的,有学者说,腓特烈家族对猎鹰的热情“与温莎家族对马匹的热爱相似”。据说,蒙古可汗曾写信给腓特烈二世要求他臣服,腓特烈二世回信说,如果他能成为可汗的驯鹰师的话,他很乐意退位。
  腓特烈二世在年轻时学会了驾驭猎鹰,随后便痴迷不已。他从格陵兰岛和阿拉伯地区获得了鹰和隼,从马耳他和英格兰招募到驯鹰人。第六次“十字军东征”结束后,腓特烈二世邀请调教猎鹰的阿拉伯专家到西西里与他会合。在与格列高利九世开战的那段时期,腓特烈二世对猎鹰的关注几乎与对战役进展的关注一样多。在这段时间他至少写了40封与猎鹰有关的信件,并且提到了50多名驯鹰人的名字。
  在克雷莫纳庆祝战争胜利的庆典中,腓特烈二世中途就离开了,因为他要看看自己的猎鹰是否健康。几周后,他指示意大利南部的地方官为他提供大量鹰隼以供训练,还一再关心驯鹰人的报酬是否已经支付。他喜欢兰纳猎隼、游隼、猎隼和矛隼,也喜欢苍鹰和雀鹰。他在自己的领土上建造了几个巨大的狩猎屋,在意大利西南部城市福贾的宫殿里专门修建了训练猎鹰的园子。不能驾驭猎鹰打猎的时候,他就以同样的热情研究猎鹰,想方设法寻找有关猎鹰的论文,委托宫廷中的学者将阿拉伯语的猎鹰文献翻译成拉丁文,同时自己也亲自上阵翻译文本。

皇室科学家


  腓特烈二世不仅仅是一个猎鹰爱好者。早在法恩扎战役开始时,他已经开始为自己的手稿《猎鹰的艺术》收集资料。他在手稿中告诉我们,早在1214年他才20岁的时候就打算写一本关于猎鹰的书。在1240年前他是否就已经开始写作此书,我们尚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本书在1244年之前没有“完成”,此后直到去世,他一直在为此书收集资料,做笔记。
  腓特烈二世对他看到的有关猎鹰的文献非常不满,这促使他拿起了笔。正如他在序言中所说,有关猎鹰的作品大多存在不准确和不完整的地方,经常出现从希腊、罗马时代的作家那里抄袭的误导性陈述。腓特烈二世认为大多数有关猎鹰的作品都写得很粗糙,并且在叙述中经常挂一漏万,很显然需要进行纠正。因此,他着手撰写更详细的作品,进行更彻底的研究,他想基于实证研究而不是既定的“权威”,来描述猎鹰及其猎物。
  腓特烈二世的著作现存的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由两卷组成,其中有腓特烈二世的私生子、西西里国王曼弗雷德的更正;另一个版本有六卷,手稿现存于博洛尼亚、罗马、巴黎、瓦伦西亚、雷恩和牛津,这个较长的版本内容涵盖了猛禽的习性、猛禽的捕猎和训练、诱饵的使用等。然而,很明显,这些仅是腓特烈二世最终或预期成书内容的一部分。其中一卷的序言中提到将要讨论鸟类换羽和鸟类疾病的问题,而现在的手稿中没有这部分;同时代的德国主教大阿尔伯特提到了腓特烈二世对黑隼的评论,现存的手稿中也没有这些评论。
  腓特烈二世在手稿中推崇实证分析的方法,这表明他是亚里士多德的追随者。在腓特烈二世的宫廷里,亚里士多德的三部生物学著作(《动物志》《动物繁殖》和《论动物的部分》)连同阿拉伯最有名的医学家、亚里士多德学派哲学大师阿维森纳的评论一起,从阿拉伯文翻译成了拉丁文,腓特烈二世自然阅读了这些著作。他在自己的手稿中经常引用亚里士多德的话,像他同时代的许多人一样,腓特烈二世似乎深受亚里士多德所注重的系统观察法的影响。   腓特烈二世对亚里士多德的实证分析法非常钦佩,甚至在必要时用它来对付亚里士多德本人。通过他自己“来之不易的经验”,腓特烈二世发现“亚里士多德的推论……并不完全值得依赖”。他认为,与所有古希腊人一样,亚里士多德“对猎鹰一无所知”,亚里士多德还引用了许多其他作者的话,“他们的陈述未经证实,而且也不是根据经验得出的。”这导致亚里士多德犯了各种各样的错误,为此腓特烈二世毫不犹豫地驳斥了亚里士多德。在腓特烈二世的文稿中有这样的表述:“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相反……不是他说的那样……”满满的都是这位经验丰富的猎人、敬业的(自学的)鸟类学家对外行的蔑视。
  这表明腓特烈二世是一位真正原创的自然哲学家。同时代的大多数人都服从亚里士多德的权威,即使他的理论与自己的经验相冲突,也要遵从亚里士多德的说法。而腓特烈二世则从不向任何人低头,无论在科学上还是在政治上都是如此。对他来说,与猎鹰有关的一切都是现实的,不容虚构。他对神话或寓言不屑一顾,拒绝讲述那些流行的狩猎传说,并避免进行任何夸张描述。对他来说,只有观察和经验才重要,他给自己制定的任务是“展示事物本来的样子”。
  这让他取得了一些非凡的成就。据说他曾切开囚犯的胃来研究运动对消化的影响,他还将秃鹫的眼睛进行了缝合,以测试它们是否可以仅凭嗅觉找到猎物。他还研究鸭子和鹤的智慧,证明了杜鹃不会自己筑巢,并尝试了对鸟蛋进行人工孵化。当时的人认为,藤壶鹅是从藤壶中孵化出来的。为了解开长久以来的神话,他“派遣特使北上带回标本”并得出结论:虽然藤壶确实看起来很像鹅蛋,但是“粘在腐烂木头上的贝壳状东西……与任何鸟类都没有相似之处”。

追寻自由


  《猎鹰的艺术》影响深远。腓特烈二世1248年在帕尔马战役中被俘,1250年12月,他在一次行猎中突然病倒,不久后去世。他的手稿可能在1264年或1265年落到了法国国王安茹的查尔斯手中,哲学家大阿尔伯特引用的就是这个版本,随后这个版本被翻译成了法文,时间是在腓特烈二世去世50年后。到了14世纪早期,腓特烈二世关于缝合鸟眼睛的研究(在现有文本中不存在)可能激发了但丁对犯嫉妒之罪的亡魂所受惩罚的描述。此后,《猎鹰的艺术》出现了许多豪华精美的手抄本,主要供贵族读者使用。1596年,在德国中部城市奥格斯堡出现了印刷版,表明人们对它的喜爱经久不衰。


左图: 腓特烈二世大大推动了意大利南部的文化发展,在宗教统治的中世纪,他进行了很多医学方面的实验。右上图:猎鹰狩猎这项运动传入欧洲后,诞生了驯鹰人这个职业。右下图:《猎鹰的艺术》在腓特烈二世死后流传开来,出现了很多制作精美的手抄本。

  《猎鹰的艺术》宛如一件艺术品,再现了腓特烈宫廷的猎鹰文化。其密集的知识证明了整个地中海世界中动物、人类和思想的丰富交流。此书是科学探索和贵族追求的一个交汇点,不仅见证了自然主义哲学在整个欧洲的活跃传播,也见证了动物学和文学之间丰富的互动。
  此书更能让我们认识了腓特烈二世这个人。20世纪的一些历史学家,倾向于把他描述为一个伟人,一个善于博弈的外交天才,除了对付教皇、诸侯,他还不流血就占领了耶路撒冷。但是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却看到了一个更加人性化的形象:他才华横溢,充满好奇心,在99%的人都是文盲的中世纪,他精通7门语言。虽然他非常自信,但是也很謹慎,时时保持怀疑精神。但是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他被世俗统治的忧虑压得喘不过气来,只能在头顶的天空中寻找慰藉——也许他在猎鹰身上看到了一种即使是贵为皇帝的他,也只能梦想的至高无上的自由。
  (责编:栗月静)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5G、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兴起,智慧医疗的概念逐渐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当中,医疗物联网作为智慧医疗的基石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医疗物联网设备种类和数量的爆发式增长,使得用于它们工作的开放无线频段变得越来越拥挤,同时也使异构无线网络共存带来的冲突日益严重,进而导致严重的公平性缺失和性能下降等问题。为了解决智慧医疗场景中异构无线网络共存带来的公平缺失和吞吐量性能下降问题,本文以授权辅助接入(Licensed Assisted Access,LAA)与WiFi共存网络为切入点,对共存网络在公平约束下的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接入网络的移动设备呈指数增长。为了应对万物互联时代数据流量的爆炸式增长和各种新兴业务场景需求,实现高速率、低时延和低能耗的网络互联和数据传输成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的关键。鉴于无线频谱资源的匮乏性和移动设备电池容量受限特性,认知无线电协作频谱共享和无线信能同传技术被公认为是有效缓解频谱以及能量资源瓶颈、构建高效物联网系统的关键技术。
  在本文构建的基于SWIPT的协作频谱共享系统中,非授权次级用户作为认知中继协助授权主用户传输信号同时收集能量,并换取频谱发送自己的信号。在现
保罗·麦卡特尼,前披头士乐队核心成员,二十世纪最顶尖的音乐人之一。据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统计,他是流行音乐史上最成功的作曲者——其团体与独唱生涯中共制作60张金唱片,写下50张冠军单曲,唱片总销量超过4亿张。作为披头士的成员,保罗·麦卡特尼与约翰·列侬曾携手创作出大量摇滚乐界最受欢迎的歌曲,例如《Hey Jude》、《Let It Be》等,至今被视作流行乐界的金曲,《Yesterday》则是史上被
期刊
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雷达利用波形分集实现了多目标参数识别与估计能力的提升,其中多目标参数识别能力作为雷达系统的一项基本特性,是MIMO雷达多目标参数估计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但目前的研究主要考虑MIMO雷达对不同方位上目标识别能力的研究,而目标速度、距离也会影响目标识别的结果。因此,本文拟针对MIMO雷达的多目标参数识别能力进行深入研究,着重研究除方位角之外,距离与速度对MIMO雷达的多目标参数识别能力的影响。
  根据模型中影响因素
基于偏移正交幅度调制的滤波器组多载波(Filter Bank Multicarrier with Offset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FBMC/OQAM)具有高频谱效率,低频谱旁瓣泄漏等优势,是未来无线通信的候选调制技术。然而,FBMC/OQAM采用仅满足实数域正交条件的原型滤波器,导致了接收符号间的虚部干扰。虚部干扰不仅令FBMC/OQAM系统接收端的信号处理更加复杂,而且限制了FBMC/OQAM对复值符号的直接传输;更严重的是,虚部干扰还导致FBMC/OQAM
最近,由于《鱿鱼游戏》的火爆,很多观众把关注点都聚焦在了该类内容的作品上。除去影视剧作品的情节构架后,文明与文明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竞争博弈呼之欲出,故事背后的“丛林法则”给予人們新的启示,同时也让人重新思考人性是否还重要。  策划 | 南名俊岳
期刊
绅士印象  在现代都市中只要提到“绅士”这个本身就带着某种优雅气息的词语,多半不会联想到中国传统乡绅,而是西方、欧洲、英国等的关键词,影视剧中老派绅士古典风格的着装实在是深入人心,那永远恰当好处的穿着,细节精致讲究,工艺精湛,上等面料带来高级的质感。有资料认为这种着装与风格来源于宫廷王室与贵族主导的上层阶级,而早在很久以前,男士的着装已经是可以展露自己的个性了,在宫廷画作中均会看到男子华丽优雅的服
期刊
揭开“混用”谜团之真相  很多MM认为“我俩不分彼此,连护肤品都一起用”才是爱意浓浓的表示;也有的认为男士护肤“捡剩”即可,不用太在意……针对这些男士借用女士护肤品或者女士偶尔借用男士护肤品的现状,大家都有着什么看法呢?  男女不能通用护肤品的五大理由  从医学的角度讲,女性肤质较男性薄,化妆品里所添加的成分以滑嫩肌肤、锁水保湿、祛皱滋养为主,所散发的香味也是根据女性的特征设计。男性的护肤品则根据
期刊
蜀葵夏秋开花,花朵大而娇媚,颜色五彩斑斓,是中国农历中十二月令花的七月代表花,也就是所谓的七月花神。蜀葵在我国早有栽培,晋朝崔豹著《古今注》草本篇载:“蜀葵,花似木槿而光彩夺目,有红有紫有青有白有赤,茎叶不殊,但花色各异。”  在英国,蜀葵最早出现在一本15世纪40年代的书中,但是它们到英国的时间要比这早得多。在法国,蜀葵被称为“异国玫瑰”,传说是“十字军东征”时期从耶路撒冷带回去的。  蜀葵的英
期刊
法国人坚持天天去街上买食物。想象一下,如果巴黎大街上没有了香气扑鼻的面包店,这个城市还能像现在这样迷人吗?  网络购物越来越流行,它源于互联网的普及和深度运用,也源于美国。美国曾是世界最大的网络购物市场,但是没几年这种销售方式就被中国迅速赶上。现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商品也今非昔比,小到耳塞,大到电器,网购成了中国年轻人的最爱。  国内网购盛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商品便宜,比实体店折扣大;二是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