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永华穿透内部矛盾的色彩

来源 :华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BENL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费利浦·斯比塔在其杰出的巴赫传记中说,巴赫的艺术不是“纯粹的音乐”,它有一种在音乐中表达诗歌和绘画的强烈追求,与此相似的是,宋永华的艺术不是“纯粹的绘画”,它在绘画中表达诗歌、音乐和单纯的理想。
  
  一个艺术家在表现他作品的时候至少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自我的,一种是理性的。所谓自我的也就是忘我的创作过程,在一种近似神经质的冲动中,把一个无意识的自我完整地展现出来。理性的方式则是—个分析的过程,预设的主题、题材的选择和制作的程序,都是在一个理性过程中进行的。在我看来,宋永华的艺术可以说是介于两者之间,从他的画中可以感受到,他以绘画的语言体验着生命中矛盾的存在。
  
  


  矛盾糅合
  
  宋永华,1975年生于上海,早慧的才情注定他要和艺术结缘,问他画画是父母逼迫的还是自己真的喜欢?他笑:“我很小就喜欢画画, 当然是自己喜欢。”1998年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之后,在朝九晚五工作之余从事绘画创作,从此一发不可收,并于2004年创办了自己的艺术工作室“1918艺术空间”。大多时候画家是寂寞的,他说:“我从小到大,没有很多的朋友、不喜欢阴天、除了听音乐画画再没有其他的嗜好……”与他的对话中,深深地感触到他心底隐藏着的秘密与感情亟待爆发的渴望,无论是童年抑或成人后的生活,那些藏在心底的经历无疑是珍贵的,都是他人生旅途中曾经绽放的霎那风华。他的朋友这样描述他:“宋永华属于这样一个群体,一群总要崭露头角的艺术家. 他的年轻和能量在画布上燃烧着的色彩痕迹中流溢出来。对他来说,色彩是倒映他自身情感风景的最强力的媒介。色彩的爆炸不仅被当作身体和灵魂的最终手段去抓取大自然和自然环境,它还冻结了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寂静瞬间。自然是宋永华所追求的逃离之歌。”字里行间,看得出“画”是宋永华内心所隐藏的、无奈的、渴望的、逃离的惟一载体,面对宋永华的画作,感觉画面中简单的事物却有着说不出的矛盾与复杂,他将感性与理性、艺术与哲学、历史与文化、体验与实践、传统与实验都糅合在一起;用画面、色彩穿透他内心的矛盾,得到释放。的确宋永华除了画画,没有其他爱好,如今,他专注于艺术创作,心无旁骛只做一件事,没有急功近利,没有浮躁,似乎画画已经植入他的每一寸肌肤,每一根神经以及世俗的生活。
  
  感受“自然”的色彩
  
  欣赏宋永华的作品,总使我们感受到“自然”,感受到大自然的律动。但这一切,都是靠作品中艺术形象自身的感染力,而不是靠说教。如《岩石和天空》、《遥远的印象》、《山脉》、《山峰》这几幅作品,他在作品中运用巧妙的手法缩短了欣赏者与作品的时空距离,使读者如身临其境,感到分外亲切和自然,仿佛在和画家一起感受和思考着眼前的生活。
  受到中国传统思想教育的宋永华熟悉中国传统的各种艺术形式。在他的创作中,他稳固地培养他对书法,古诗,绘画的感觉。他的风景处处有“中国味”,也就是艺术中的中国精髓和本质。因为他的主题和传统思想有密切的关系,在执行上也有新颖之处。宋永华的绘画可以比作抓取自然奇观的画布上的视像诗歌。空间的留白包含了质变的可能性,作为绘画结构创作上的重中之重,它起到了加强主题的作用。忧郁,悲伤,孤独,空虚,困惑,无限的责问——这些都在宋永华风景画中扮演同样的角色。并且他将传统笔墨变成了内核,而将形式感很强的西方式的平面构成拿来作为包裹这一内核的外衣。我觉得,这样的画里就有那种实在的、有着内在发展逻辑的、经过反复锤炼的东西。
  


  《山水》是宋永华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红色的河流、绿色的山脉、枯萎的树枝,直接出现在画面上的东西并不多,但作品的意蕴却不单调。在版画艺术语言的运用上,画家也是独具匠心的。水和山的对比给人以强烈的印象。画家在处理山的颜色时,十分注意色调的微妙变化,河流的清细线条,又增强了山峰深远的感觉,这样在山水交接处显得清晰而不生硬,运用红绿对比色赋予画面以强烈的视觉刺激的作品大多展现的是关注人性、生活、时代的艺术风格。他用遭受污染后变质的红色的河流和惨绿的山脉暗喻地球,旁边枯萎的树枝和芦草暗喻人类。我们的地球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坚不可摧,当你对它只有索取和破坏的时候,总有一天它会被你摧垮。画里的山水已不堪重负,生命即将完结,树木也因无养分供给而枯萎、消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每幅绘画作品下面都埋着不同层次的故事。那些故事,那些意义萦绕着我们,因为它们藏在我们自己的记忆深层。有些作品的形象和动机在表面上就被轻易辨出,其他的则永远地被隐藏在深处……宋永华的绘画要我们去回忆我们的梦想,然后穿梭到我们尚未诞生的时间中去,因为只有在那里,我们才能发现我们自己只是自然当中不可分割的一个小小的部分。
  他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和对事物独特的眼光,使他创作的现实主义油画题材“入味三分”。宋永华说:“我一直在关注世界环境保护,自然是我创作的主题,选择这个主题与我的生活环境有关,城市被污染,树木被砍伐,森林被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遭到了破坏,我感到非常痛惜。”作为艺术家,他不能改变这个环境,但是他可以将内心的担忧表现出来。作为画家,他用绘画作品来表达对环保的呼吁,他对社会的责任顷刻之间表现出来,《山峰》等系列的作品也是自然、环保这个主题的延续,那就是内心、人性深处的环境,那是一种感情的迸发与渴望,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环境。在宋永华的画作中,总留有大片空白,成为天空。这些空“白”不是单纯的色调,而是充斥了丰富的多种颜色,丰富了版画艺术语言,取得了丰富、细腻、谐和的艺术效果。
  
  为心灵找寻方向
  
  欣赏宋永华的画是一种眼福,他的画不是平面一目了然的,是立体的、深邃的、引人联想的,只有走进画中你才会心领其境,他要画出内心的风景,他的风景画每一幅都充满着力量。他说自己画画的时候一定要安静,静静聆听自己内心的呼喊,爆发最真挚的情感,这就是他画画的方式。宋永华的画中其实都是描绘最平凡的景物,云、山、海……平凡的景色对宋永华有特殊的意义,他要透过表面捕捉到真实事物中永恒的一面,他所见的自然不是我们存在的一个背景,而是我们内部自我的同等的片断。其实他不是要画看得见的东西,而是要把不可见的东西画出来,此时,内心的感受无疑是最可靠的。用正面全景描绘自然景物的方式,与我们分享他的内在风景,而内心也是矛盾开始的地方,这不仅仅是说他能够从中间发现别人发现不到的色彩与形式,更重要的是还有他生命的经验与记忆。用自己的手段表达了他在生活中的一种自由的真实感受与判断。他是为不安的或孤独的自我寻找走向解脱的方式。在当今的青年艺术家中,在后现代主义条件下,他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但这条路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的问题,而是一种思想的深度。已经有一批青年艺术家正在往这个方向发展,宋永华应该是大有希望的。
  
  Profile 人物档案
  宋永华
  1975年出生于上海
  199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设计系
  展览
  2008年上海艺术博览会上海中国
  2007年2007艺术回顾展上海中国
  纽约亚洲当代艺术展纽约美国
  “没什么好说的”当代艺术展印尼
  2006年克隆艺术博览会德国
  2005年“现实表面”当代艺术展上海
  新加坡艺术博览会
  香港艺术博览会
  2004年克隆艺术博览会德国
  “真实的存在”群展上海中国
  2002年马德里艺术博览会西班牙
  2000年上海青年艺术展上海美术馆中国
  1999年上海青年艺术家展览上海中国
其他文献
1病例摘要患者,男性,82岁,因“高热2d”于2012年8月26日下午转至卫生部北京医院。患者于2012年8月24日在外院下部病房休养期间(使用空凋)突发高热,
"三习三导"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强调通过合作小组这一载体,以预习案和导学案为学习工具,让学生经历预习、研习、练习的"三习"和教师相应的指导、引导、辅导"三导"过程,从而改进学生的
2008年11月28日18:00,由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和2008中国美业时尚周组委会联合举办的“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美业华表奖”颁奖典礼举行。著名化妆师毛戈平以在化妆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荣获“中国美业最具影响力人物”大奖。    让技术走向艺术想象      当毛戈平出现在新天地的星巴克门口时,他穿着黑色衣裤,短短的头发染了金黄颜色,尽管这点金黄色面积不大,颜色也不明显,在所谓时尚会聚的新天地里
古代经典诗词在启蒙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经典诗词教学内容的确定方面,我们应充分借鉴和传承我国古代的诗教传统,发挥经典诗词的感发志意和文化润泽等功能,是经典诗词
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引发全球制造业包括汽车产业在内的深刻变革。互联网公司、大数据公司等外部力量纷纷加入到汽车行业中,这些新加入的力量和传统汽车制造企业一起推动汽车产业加速转型升级,汽车产业格局发生极大变化,汽车和信息科技等行业完成了跨界融合,不但对交通、环境、能源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使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根本改变。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互联网企业,都开始在新
马耳他是近几年移民申请率不断增长的国家之一。它位于地中海中部,素有“地中海心脏”之称,被誉为“欧洲的乡村”,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是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    风景优美历史悠久    马耳他是一个岛国,国土面积为246平方公里,是地中海上最大的群岛,它距意大利的南部仅100公里,距西西里岛96公里。马耳他的首都是瓦莱塔(Valletta),慕地纳(Mdina)是马耳他最重要的城市,均以艺术馆及博物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攀升,居民的生活水平和饮食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休闲食品作为一类常见食品出现在了我国广大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更以其口味佳、包装新颖等特点深受广大儿童群体的喜爱。然而,部分休闲食品卫生质量不合格、过量摄入休闲食品导致的儿童肥胖及营养摄入不均衡等问题也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太原市七所中小学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实地考察、调查问卷、SPSS数据分析等方法,深
【摘 要】小学阶段是引导学生进行古诗审美体验的最佳阶段。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大多数学生都不喜欢学习古诗。究其缘由,主要是教師教学古诗的方法过于单一,教学内容不够全面。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教师应该从节奏、音韵、结构、意境等方面进行古诗审美教学,并针对不同学段在内容上有所侧重。  【关键词】古诗 节奏美 音韵美 结构美 意境美  经典古诗不但能给人们带来审美上的享受,而且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个人
写字教学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而笔顺规则在写字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掌握正确的笔顺是写好汉字的关键。教学中,学生书写不按顺序、丧失笔顺规则等现象屡见不鲜。“重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