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坐在地面分控中心轻点按键,采煤工作面各系统“闻”令而动,乌金滚滚;调度室大屏幕上,井下人员定位信息精准显示;井下胶带机智能巡检机器人实现360°实时监测……在陕北矿业张家峁公司,智能化应用越来越普及,工作环境越来越安全,劳动强度越来越减弱,日常管理越来越省心,幸福指数越变越提升……公司实现了“五越”发展。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技术的快速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加速演进,为煤矿智能化建设铺平了道路。张家峁矿业公司全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国家《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陕煤集团“智能矿井、智能矿区、一流企业”的战略布局及陕北矿业“二优三商三打造”的建设目标,靶盯“构建具备人、机、 环、管多系统信息感知融合、动态辨识、有效预警、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的智能煤矿综合系统,打造世界一流智能化示范矿井”目标,立足煤炭行业全面对标学习,多方调研考察,全面研讨论证,大力开展全方位、多单位智能煤矿建设项目合作研发和技术攻关,优化完善智能煤矿建设总体方案,经过了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已初步建成智能通风、快速掘进、智慧中心、融合通讯、智能运输系统智慧煤矿建设28个子系统,实现了生产全系统一键启动、一键智能测风、多系统信息融合感知,極大地推动了“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的落地,有效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改善提高了井下安全生产作业环境,智能化建设的强势起步,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一键启动”实现智能工厂化作业
“现在准备全生产系统一键启动,请各分控中心进行系统启动前设备自检及安全确认。”“报告总控中心,供电供排水自检完毕,系统完好正常,具备开机条件……”在公司调度指挥中心,“一键启动”的智能化操控实力让记着者为之震撼和兴奋。
目前,公司依托“互联网 煤炭”的管理模式,建成了张家峁智能煤矿生态链开采系统,该项目深度融合了多个数据标准、多个厂家建设下的众多采、机、运、通、洗、销方面的自动化子系统,涵盖了井下供电供排水、全矿井通风系统、井下综采工作面、主运输系统一段、井下煤仓转运环节、主运输系统二段、地面原煤仓转运环节、洗选加工、地面产品煤仓转运环节、装车发运等全生产系统各个环节,共涉及供电供排水系统各设备、通风系统各设备及常见的采煤机、刮板机、破碎机、转载机、胶带输送机、给煤机、煤仓、浅槽分选机、板框压滤机等831台设备,实现了沿线生产环节的全过程自动化,同时,系统融合了安全环境监测信息,为生产调度指挥提供了创新的管控模式。“一键启停”,彻底解决了原煤主运输系统启车运行费时的制约,使得黑色“长龙”随时能够在煤海中奔腾前涌。
经了解,该系统将常态化沿线生产环节的每班生产人员由69人减至26人,并且通过井下煤流的顺煤流启动,每年可节约电费160万元,实现了智慧煤矿减人安全节能的目标。
智能开采“硬核”来袭
“终于一键可以出煤了!”从“指望经验”到“依靠数据”,这种采煤方式的改变,给张家峁人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他们的心情是激动的,是自豪的!在谈到这些新技术的运行效果时,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安说:“我们基于‘工业互联网 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合了‘云 智慧矿山’的物联网移动管理平台,管理者随时随地都能在PC端、网页、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对矿井生产、各系统设备的工况实时监测,并进行高效调度管理和决策指挥。”
在公司14301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现在仅需5人就能完成以前14人的工作量,通过地面分控中心就可以操控采煤机和支架,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已成为公司采掘作业的常态。但是,以前14301薄煤层智能化工作面倾向长度235米,不利于掘进的推进,工作面技术人员通过3项研发创新,9个技术方面的突破,满足了巷道与工作面1.4米以上大落差的技术要求,实现了1.1-1.3米坚硬薄煤层的安全高效开采新技术模式突破。同时,通过采煤机记忆割煤、自动跟机拉架找直、工作面全要素监控、地面一键启停控制、电缆自动张紧、地质系统构建等功能,使工作面自动化开机率达到了91.7%,工作面智能化的应用大幅度降低了工作面作业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了安全保障并提升了产出效益。其中,位于工作面设备列车“太空舱”中的“综采自动化系统”,经由薄煤层高效记忆截割和惯导技术;薄煤层人员识别系统、智能煤流负荷控制技术、有线和无线双网通信技术;薄煤层精小化设备应用技术;远程故障诊断、全生命周期管理、全新薄煤层专用井下智能控制系统;采煤机电缆自动张紧系统这六大关键技术的支持,再加上贯穿综采工作面的千兆工业以太网及百兆无线通信网络,实现了通过井下“太空舱”对综采设备的一键启停和远程控制,达到了“无人跟机作业,有人安全巡检”的智能化控制新水平。
5G网络井下全覆盖
2019年12月,公司携手中国联通在厂区率先开通了5G网络,并完成了井下安装测试,获得了下载速率712兆,上传速率130兆,延时小于21毫秒的良好数据。该系统的建成很好地推动了张家峁智能化矿山建设,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5G网络具有的高速率、低延时、广连接三大特性与煤矿智能化建设对网络的需求高度契合。依托该特性,可以传输4K高清图像,每台基站可接入15-20路视频,在工作面低照度环境下也可以传输逼真的画面,高清晰度的图像在后期可用于智能视频分析,如人员行为分析、煤岩识别,皮带损伤检测等。目前,公司已实现井下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5G远程控制,通过5G的大宽带、低延时的特点,利用无线高清摄像机进行实时视频监控,然后通过新型矿用5G工业网关,将原来的有线控制改为无线控制,实现5G远程控制局扇的启停。此外,在井下部署了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温度等环境类传感器,这些传感器部署简单、功耗低,有效解决了有线传感器数据组网复杂、数据传输容易丢失等问题。
“黑科技”让安检更智慧 下午四时,机电队副队长贺建军来到井口信息站,轻轻弯下腰,智能安检系统自动对其进行虹膜识别、信息录入、智能检身,这一系列检测前后不到五秒钟,就可以实现智慧“无感”入井。
经安检员惠航介绍,知道这是公司井口智能安检系统,它们包括远距离虹膜识别测温一体机、远程控制移动式安检互动机器人、多功能智能闸机、多区金属检测门、数字广播系统及集成、管理分析系统等,涵盖装规范识别、酒精检测、人脸识别、虹膜识别、金属探测、违禁品检测、机器人互动、数据分析等多种“黑科技”功能,可自动记录井下人数、出入井时间、工作时长、井下超时、事故报警等入井人员信息。
智能运输让矿井“经络”更通畅
为了让智能运输矿井各路“经络”更通畅,张家峁矿业公司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以“万兆环网核心骨干、千兆分支智能接入”为架构,建成了立体化智能调度系统。该系统可实现车辆精准定位、实时测速、红绿灯控制、区间闭锁、井口道闸控制、到站提醒、弯道预警等功能。同时,结合智能车载、手机APP等终端,可完成车辆的申请、派车、行车调度、行车记录与监控、车辆任务管理、行驶里程与维护保养、市场化运行管理、分析等智能化管理功能,可全方位提升无轨胶轮车的运输安全与效率。
通过智能化技术提升,公司车辆调度可实现用车申请、审核管理、车辆检验、派车管理、还车管理,对车辆从申请到归还形成完整的闭环管理,提高了派车效率,实现了车辆调度管理的智能化。轨迹回放功能可根据时间区间、车辆编号对车辆入井轨迹进行查询回放,并且可根据需要选择轨迹回放时的速度,快速查询所需信息,实现车辆运行备忘录功能;设备实时状态功能可以对井下传输分站、红绿灯控制器、定位分站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查询;综合调度功能可以对井下的LED显示屏、红绿灯、行车路线、区间闭锁的规则进行远程控制,如:给井下的LED显示屏临时下发显示内容,远程控制井下红绿灯的颜色状态,对特殊车辆的行车路线进行设定并下发一路绿灯的指令等。
智能巡检机器人“减人提效”
“2-2煤皮带巷温度25℃、皮带运行温度正常,无超载……”近日,井下智能巡检机器人清晰地播报声在2-2煤大巷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一亮相变开始了“认真工作”,第一时间就全面掌握了井下巷道环境及皮带运行情况,并实现同步传送巡查信息。
“智慧启停不是梦,巡检机器人来助力。”据了解,智能巡检机器人利用先进的无线移动通讯技术,多传感器实时传输,自动充电、多级分析预警、高清晰拾音器及送话麦克,双向对讲,远程控制、360°云台实时视频监控,一键快速定向巡检,可以实时采集巡检现场的图像、声音、红外热像及温度数据、烟雾、多种气体浓度参数等信息,不仅模拟实现巡检工巡检作业时的“望、闻、问、切”,而且将传统的无法复现记录和不能准确量化对比的人工感官现象,以数字化的图像、声音和准確的数据实时归类存储,便于故障问题的查询复现。对于现在这样好环境,机运队皮带巡检工张震玉有深切体会,他高兴地对记者说:“以前到2-2煤皮带安全巡检是我每天必作的‘功课’。巷道又黑又湿,工作难度大,巡视一趟要走1个小时,汗水能把工作服打透,而且光线不好,有一定的安全风险。现在有了机器人,真是既轻松又安全。”
智能“小矿灯”发挥“大作用”
“时景涛,请继续前进50米,查看巷道有无积水,注意好安全。”日前,在公司调度指挥中心内,调度员李玉龙通过智能穿戴系统,发现掘进工作面的技术员时景涛,并利用无线通信系统进行调度指挥。
经了解,这种智能化矿灯具有定位芯片、视频、无线通信、环境监测等功能,能够实现井下人员精确定位,自动、准确掌握井下作业人员区域分布和实时活动轨迹,实现动态定位精度小于1米。通过移动通信技术,连接井下的智能穿戴与井上的远程指挥人员,地面人员可直接查看井下视频、环境参数、位置信息,真正做到井下的一切人员由电脑全自动记录,把多种功能汇集于矿灯上,减少作业人员携带多种设备的工作强度,极大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通过该系统,可以准确查询到井下作业人员当前所处的区域和活动轨迹,在工作中遇到紧急事件时,可以按下紧急求救按钮,调度指挥中心立即会收到求救人员的信息,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进行精准救护,最大限度降低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在采访机电队矿灯管理员孙艳丽时,她介绍说:“我们在系统平台中接入智能矿灯管理系统,在系统中每个矿灯都与佩带员工的资料信息相对应,如姓名,工号,职务,岗位等,结合人员定位系统,做出更为精确的考勤信息,并可在计算机上进行查询,实现了矿灯“智能化、超市化、无人化”管理。职工再也不用担心,钥匙丢了打不开灯柜,可以直接刷虹膜开灯柜。”
“党建云”打造党建工作“妙锦囊”
宽敞明亮的党员活动室内,既没有资料柜,也没有文件盒,取而代之的是四面墙壁上设计新颖、图文并茂的简约展板,内容丰富、摆放整齐的学习书籍,外表萌蠢、“内心”强大的党建机器人“小萌”。这是记者走进公司党员活动室看到的一幕。
近年来,张家峁矿业公司紧跟新技术趋势,打造更智能、更完善、定制化的“党建云”——智慧党建大数据平台。该平台分手机应用端、PC管理端、APP端3个端口,可以支持随时随地开展党建工作,彻底改变了以往考核工作仅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进行评价工作的传统手段,使考核工作更加科学准确。
提及智慧党建工作,公司党委工作部负责人介绍说:“别看咱们这个党员活动室空间有限,但却为我们党员教育开辟了一条信息化、智能化、便捷化的新路子。”过去,公司半年一次的政工检查需要政工部门全体人员深入基层单位近一周时间才能完成。现在,通过大数据平台只需要相关业务人员、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完成。目前,张家峁矿业公司党委已将28个党支部、345名在职党员全部纳入平台管理。通过智慧党建大数据平台建立了党组织和党员数据库,运用线上 线下双管齐下模式,使党建工作精细化管理、流程化管控、全过程纪实,远程“面对面”的管理沟通,着力实现了“信息多跑路、党群少跑腿”,助力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同向而行,从“有机结合”转为“深度融合”。
此外,公司利用全球最先进的AR互动展示软件系统,创新开发了“智慧党建AR/VR项目”。目前“智慧党建VR项目”加载了虚拟党史体验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馆、建党100周年馆、历史情景体验等多个模块。除了VR技术外,还实施引进AR技术,通过实时将数字信息、三维虚拟模型精确地叠加显示到实景,以高互动性的学习方式让党员们学习党建内容。记者在体验中发现,只需佩戴AR眼镜注视3秒,即可将宣传展板、图书页面的内容实时拓展,增加模型、3D动画、音视频等丰富内容,使传统平面内容立体化,大大提高了党建学习的趣味性。
时光荏苒,岁月更替。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公司坚持疫情防控和生产保供两手抓,全力保障电煤需求和能源供应;这一年,矿井安全生产周期超过4200天,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这一年,15212快速掘进工作面创出日进尺120米、月进尺2702米的历史纪录,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这一年,智慧煤矿建设全面铺开、如火如荼,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太空舱”、巡检机器人、5G VR全景直播、全生产链“一键启动”等众多智能化项目惊艳亮相2020煤炭行业两化深度融合推进现场会;在这一年,公司抓安全、强管理、增效益、谋创新,不断跑出公司智慧煤矿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技术的快速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加速演进,为煤矿智能化建设铺平了道路。张家峁矿业公司全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国家《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陕煤集团“智能矿井、智能矿区、一流企业”的战略布局及陕北矿业“二优三商三打造”的建设目标,靶盯“构建具备人、机、 环、管多系统信息感知融合、动态辨识、有效预警、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的智能煤矿综合系统,打造世界一流智能化示范矿井”目标,立足煤炭行业全面对标学习,多方调研考察,全面研讨论证,大力开展全方位、多单位智能煤矿建设项目合作研发和技术攻关,优化完善智能煤矿建设总体方案,经过了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已初步建成智能通风、快速掘进、智慧中心、融合通讯、智能运输系统智慧煤矿建设28个子系统,实现了生产全系统一键启动、一键智能测风、多系统信息融合感知,極大地推动了“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的落地,有效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改善提高了井下安全生产作业环境,智能化建设的强势起步,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一键启动”实现智能工厂化作业
“现在准备全生产系统一键启动,请各分控中心进行系统启动前设备自检及安全确认。”“报告总控中心,供电供排水自检完毕,系统完好正常,具备开机条件……”在公司调度指挥中心,“一键启动”的智能化操控实力让记着者为之震撼和兴奋。
目前,公司依托“互联网 煤炭”的管理模式,建成了张家峁智能煤矿生态链开采系统,该项目深度融合了多个数据标准、多个厂家建设下的众多采、机、运、通、洗、销方面的自动化子系统,涵盖了井下供电供排水、全矿井通风系统、井下综采工作面、主运输系统一段、井下煤仓转运环节、主运输系统二段、地面原煤仓转运环节、洗选加工、地面产品煤仓转运环节、装车发运等全生产系统各个环节,共涉及供电供排水系统各设备、通风系统各设备及常见的采煤机、刮板机、破碎机、转载机、胶带输送机、给煤机、煤仓、浅槽分选机、板框压滤机等831台设备,实现了沿线生产环节的全过程自动化,同时,系统融合了安全环境监测信息,为生产调度指挥提供了创新的管控模式。“一键启停”,彻底解决了原煤主运输系统启车运行费时的制约,使得黑色“长龙”随时能够在煤海中奔腾前涌。
经了解,该系统将常态化沿线生产环节的每班生产人员由69人减至26人,并且通过井下煤流的顺煤流启动,每年可节约电费160万元,实现了智慧煤矿减人安全节能的目标。
智能开采“硬核”来袭
“终于一键可以出煤了!”从“指望经验”到“依靠数据”,这种采煤方式的改变,给张家峁人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他们的心情是激动的,是自豪的!在谈到这些新技术的运行效果时,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安说:“我们基于‘工业互联网 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合了‘云 智慧矿山’的物联网移动管理平台,管理者随时随地都能在PC端、网页、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对矿井生产、各系统设备的工况实时监测,并进行高效调度管理和决策指挥。”
在公司14301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现在仅需5人就能完成以前14人的工作量,通过地面分控中心就可以操控采煤机和支架,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已成为公司采掘作业的常态。但是,以前14301薄煤层智能化工作面倾向长度235米,不利于掘进的推进,工作面技术人员通过3项研发创新,9个技术方面的突破,满足了巷道与工作面1.4米以上大落差的技术要求,实现了1.1-1.3米坚硬薄煤层的安全高效开采新技术模式突破。同时,通过采煤机记忆割煤、自动跟机拉架找直、工作面全要素监控、地面一键启停控制、电缆自动张紧、地质系统构建等功能,使工作面自动化开机率达到了91.7%,工作面智能化的应用大幅度降低了工作面作业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了安全保障并提升了产出效益。其中,位于工作面设备列车“太空舱”中的“综采自动化系统”,经由薄煤层高效记忆截割和惯导技术;薄煤层人员识别系统、智能煤流负荷控制技术、有线和无线双网通信技术;薄煤层精小化设备应用技术;远程故障诊断、全生命周期管理、全新薄煤层专用井下智能控制系统;采煤机电缆自动张紧系统这六大关键技术的支持,再加上贯穿综采工作面的千兆工业以太网及百兆无线通信网络,实现了通过井下“太空舱”对综采设备的一键启停和远程控制,达到了“无人跟机作业,有人安全巡检”的智能化控制新水平。
5G网络井下全覆盖
2019年12月,公司携手中国联通在厂区率先开通了5G网络,并完成了井下安装测试,获得了下载速率712兆,上传速率130兆,延时小于21毫秒的良好数据。该系统的建成很好地推动了张家峁智能化矿山建设,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5G网络具有的高速率、低延时、广连接三大特性与煤矿智能化建设对网络的需求高度契合。依托该特性,可以传输4K高清图像,每台基站可接入15-20路视频,在工作面低照度环境下也可以传输逼真的画面,高清晰度的图像在后期可用于智能视频分析,如人员行为分析、煤岩识别,皮带损伤检测等。目前,公司已实现井下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5G远程控制,通过5G的大宽带、低延时的特点,利用无线高清摄像机进行实时视频监控,然后通过新型矿用5G工业网关,将原来的有线控制改为无线控制,实现5G远程控制局扇的启停。此外,在井下部署了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温度等环境类传感器,这些传感器部署简单、功耗低,有效解决了有线传感器数据组网复杂、数据传输容易丢失等问题。
“黑科技”让安检更智慧 下午四时,机电队副队长贺建军来到井口信息站,轻轻弯下腰,智能安检系统自动对其进行虹膜识别、信息录入、智能检身,这一系列检测前后不到五秒钟,就可以实现智慧“无感”入井。
经安检员惠航介绍,知道这是公司井口智能安检系统,它们包括远距离虹膜识别测温一体机、远程控制移动式安检互动机器人、多功能智能闸机、多区金属检测门、数字广播系统及集成、管理分析系统等,涵盖装规范识别、酒精检测、人脸识别、虹膜识别、金属探测、违禁品检测、机器人互动、数据分析等多种“黑科技”功能,可自动记录井下人数、出入井时间、工作时长、井下超时、事故报警等入井人员信息。
智能运输让矿井“经络”更通畅
为了让智能运输矿井各路“经络”更通畅,张家峁矿业公司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以“万兆环网核心骨干、千兆分支智能接入”为架构,建成了立体化智能调度系统。该系统可实现车辆精准定位、实时测速、红绿灯控制、区间闭锁、井口道闸控制、到站提醒、弯道预警等功能。同时,结合智能车载、手机APP等终端,可完成车辆的申请、派车、行车调度、行车记录与监控、车辆任务管理、行驶里程与维护保养、市场化运行管理、分析等智能化管理功能,可全方位提升无轨胶轮车的运输安全与效率。
通过智能化技术提升,公司车辆调度可实现用车申请、审核管理、车辆检验、派车管理、还车管理,对车辆从申请到归还形成完整的闭环管理,提高了派车效率,实现了车辆调度管理的智能化。轨迹回放功能可根据时间区间、车辆编号对车辆入井轨迹进行查询回放,并且可根据需要选择轨迹回放时的速度,快速查询所需信息,实现车辆运行备忘录功能;设备实时状态功能可以对井下传输分站、红绿灯控制器、定位分站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查询;综合调度功能可以对井下的LED显示屏、红绿灯、行车路线、区间闭锁的规则进行远程控制,如:给井下的LED显示屏临时下发显示内容,远程控制井下红绿灯的颜色状态,对特殊车辆的行车路线进行设定并下发一路绿灯的指令等。
智能巡检机器人“减人提效”
“2-2煤皮带巷温度25℃、皮带运行温度正常,无超载……”近日,井下智能巡检机器人清晰地播报声在2-2煤大巷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一亮相变开始了“认真工作”,第一时间就全面掌握了井下巷道环境及皮带运行情况,并实现同步传送巡查信息。
“智慧启停不是梦,巡检机器人来助力。”据了解,智能巡检机器人利用先进的无线移动通讯技术,多传感器实时传输,自动充电、多级分析预警、高清晰拾音器及送话麦克,双向对讲,远程控制、360°云台实时视频监控,一键快速定向巡检,可以实时采集巡检现场的图像、声音、红外热像及温度数据、烟雾、多种气体浓度参数等信息,不仅模拟实现巡检工巡检作业时的“望、闻、问、切”,而且将传统的无法复现记录和不能准确量化对比的人工感官现象,以数字化的图像、声音和准確的数据实时归类存储,便于故障问题的查询复现。对于现在这样好环境,机运队皮带巡检工张震玉有深切体会,他高兴地对记者说:“以前到2-2煤皮带安全巡检是我每天必作的‘功课’。巷道又黑又湿,工作难度大,巡视一趟要走1个小时,汗水能把工作服打透,而且光线不好,有一定的安全风险。现在有了机器人,真是既轻松又安全。”
智能“小矿灯”发挥“大作用”
“时景涛,请继续前进50米,查看巷道有无积水,注意好安全。”日前,在公司调度指挥中心内,调度员李玉龙通过智能穿戴系统,发现掘进工作面的技术员时景涛,并利用无线通信系统进行调度指挥。
经了解,这种智能化矿灯具有定位芯片、视频、无线通信、环境监测等功能,能够实现井下人员精确定位,自动、准确掌握井下作业人员区域分布和实时活动轨迹,实现动态定位精度小于1米。通过移动通信技术,连接井下的智能穿戴与井上的远程指挥人员,地面人员可直接查看井下视频、环境参数、位置信息,真正做到井下的一切人员由电脑全自动记录,把多种功能汇集于矿灯上,减少作业人员携带多种设备的工作强度,极大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通过该系统,可以准确查询到井下作业人员当前所处的区域和活动轨迹,在工作中遇到紧急事件时,可以按下紧急求救按钮,调度指挥中心立即会收到求救人员的信息,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进行精准救护,最大限度降低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在采访机电队矿灯管理员孙艳丽时,她介绍说:“我们在系统平台中接入智能矿灯管理系统,在系统中每个矿灯都与佩带员工的资料信息相对应,如姓名,工号,职务,岗位等,结合人员定位系统,做出更为精确的考勤信息,并可在计算机上进行查询,实现了矿灯“智能化、超市化、无人化”管理。职工再也不用担心,钥匙丢了打不开灯柜,可以直接刷虹膜开灯柜。”
“党建云”打造党建工作“妙锦囊”
宽敞明亮的党员活动室内,既没有资料柜,也没有文件盒,取而代之的是四面墙壁上设计新颖、图文并茂的简约展板,内容丰富、摆放整齐的学习书籍,外表萌蠢、“内心”强大的党建机器人“小萌”。这是记者走进公司党员活动室看到的一幕。
近年来,张家峁矿业公司紧跟新技术趋势,打造更智能、更完善、定制化的“党建云”——智慧党建大数据平台。该平台分手机应用端、PC管理端、APP端3个端口,可以支持随时随地开展党建工作,彻底改变了以往考核工作仅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进行评价工作的传统手段,使考核工作更加科学准确。
提及智慧党建工作,公司党委工作部负责人介绍说:“别看咱们这个党员活动室空间有限,但却为我们党员教育开辟了一条信息化、智能化、便捷化的新路子。”过去,公司半年一次的政工检查需要政工部门全体人员深入基层单位近一周时间才能完成。现在,通过大数据平台只需要相关业务人员、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完成。目前,张家峁矿业公司党委已将28个党支部、345名在职党员全部纳入平台管理。通过智慧党建大数据平台建立了党组织和党员数据库,运用线上 线下双管齐下模式,使党建工作精细化管理、流程化管控、全过程纪实,远程“面对面”的管理沟通,着力实现了“信息多跑路、党群少跑腿”,助力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同向而行,从“有机结合”转为“深度融合”。
此外,公司利用全球最先进的AR互动展示软件系统,创新开发了“智慧党建AR/VR项目”。目前“智慧党建VR项目”加载了虚拟党史体验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馆、建党100周年馆、历史情景体验等多个模块。除了VR技术外,还实施引进AR技术,通过实时将数字信息、三维虚拟模型精确地叠加显示到实景,以高互动性的学习方式让党员们学习党建内容。记者在体验中发现,只需佩戴AR眼镜注视3秒,即可将宣传展板、图书页面的内容实时拓展,增加模型、3D动画、音视频等丰富内容,使传统平面内容立体化,大大提高了党建学习的趣味性。
时光荏苒,岁月更替。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公司坚持疫情防控和生产保供两手抓,全力保障电煤需求和能源供应;这一年,矿井安全生产周期超过4200天,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这一年,15212快速掘进工作面创出日进尺120米、月进尺2702米的历史纪录,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这一年,智慧煤矿建设全面铺开、如火如荼,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太空舱”、巡检机器人、5G VR全景直播、全生产链“一键启动”等众多智能化项目惊艳亮相2020煤炭行业两化深度融合推进现场会;在这一年,公司抓安全、强管理、增效益、谋创新,不断跑出公司智慧煤矿高质量发展“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