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毕业生信息反馈对推动高校教学改革,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在简要梳理毕业生信息反馈工作开展现状的基础上,对高校毕业生信息反馈调查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高校毕业生信息反馈的途径:进一步完善跟踪手段;调查内容和指标体系要科学合理;加强对用人单位信息反馈的调查;建立信息反馈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信息反馈 用人单位 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高俊玲(1982- ),女,河北霸州人,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就业指导。(河北 秦皇岛 06600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科研合作课题“基于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关系研究的科学合理性就业评价体系构建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RSH2-2013-0101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5-0043-02
毕业生信息反馈是测量毕业生质量的重要方法和依据,而毕业生作为高等院校的“产品”,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了高校教学水平的高低。重视毕业生工作后的信息反馈,才能够直接了解到市场的需求,发现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真实问题,继而以此为导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高校毕业生信息反馈工作开展现状
毕业生信息反馈应包括毕业生调查和用人单位调查两部分,对毕业生的调查主要包括毕业生就业状况、岗位适应状况、薪酬状况、晋升情况、工作与专业对口度、对教学各方面的评价等内容;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主要侧重于对毕业生工作状况和能力的评价。此外,在调查过程中还包括广泛收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以及人才需求情况等。目前,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已经开始重视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但是对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的利用是一个薄弱环节。仅有少部分高校将调研结果作为学校专业建设的重要参考,有过半高校的调研结果只为就业指导部门内部参考使用,其余高校的调研结果基本没有被利用或者没形成调研报告。其原因主要是跟踪调查工作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结合度不高,一般只是毕业生就业部门开展调查工作,教务等部门很少参与,而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方面,就业管理部门又很少参与,这就造成两者的脱节。①如果毕业跟踪调查不能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提供实际的参考,那么这项工作就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因此,毕业生跟踪调查必须要作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调动就业部门、教学部门等相关部门的积极参与和有机协调,使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真正发挥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导向作用。
二、高校毕业生信息反馈调查分析
为了有效地对人才培养和输出进行评价和信息反馈,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对机械类本科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2010年对毕业2~3年的学生(2007、2008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19份;2012年对毕业后1年的学生(2011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95份。学院于2007年开始进行CDIO工程教育改革,2010年的调查样本为教学改革前的毕业生,2012年的调查样本为教学改革后的毕业生。两次调查加以综合同时进行对比分析,能够有效评价学院教学改革的效果,对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和完善教学管理提供指导性意见。
(一)就业质量提高,教学效果显著
就业质量是衡量教学效果最为直接的评价因素,该项内容可以通过毕业生工作单位性质、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以及工作满意程度基本反映出来。
1.毕业生在国企工作的比例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学生对企业的选择首先为国企。通过两次调查,毕业生签约国有企业的比率由55%提高到72%,调查结果与实际签约情况基本吻合。
2.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高。工作与专业是否对口是人才培养是否符合市场需求的重要指标,两次的调查均显示学院所培养的该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专业基本相关,相关度均在60%左右,且毫不相关的比例由15.6%降低至11.1%。
3.工作满意度提高。工作满意度是衡量就业质量的重要标准,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很多,但综合起来应该以毕业生工作的满意度来衡量。对比发现,很满意由1.95%提高至5.30%,满意由23.60%提高至43.80%,毕业生工作满意度大大提高。
综合分析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毕业生总体就业质量有了一定提高,间接地反映了学院教学改革的良好成果。
(二)毕业生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提高
毕业生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价是对学院该专业整体教学质量的直接反映。在对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创造力的培养、知识面的拓展、专业知识和深度和广度、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培养、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这几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2011届毕业生的评价中很好、较好的评价大大提高,可见毕业生对学院人才培养各个方面的满意度得到了提高,表明教学质量在教学改革中得到了提高。
(三)毕业生的意见和建议
该项内容为开放式的问题,能够使毕业生以工作后的视角审视学院的教学,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是对今后学院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以此为导向可以使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更满足学生的需要,更适应市场的需求。
1.维护和提高学校声誉和学科知名度。毕业生希望学院继续突出教学特色,提高学科知名度和用人单位的认可度;在管理方面有长远的战略计划,避免短期的政策调整,大力弘扬学校和学院的文化。
2.严格教学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要因人而异,注重以人为本;对学生宽进严出,严格学位评定制度;严防逃课旷课等现象,指导学生将更多精力放在学习上;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避免流于形式的实习,真正让学生能够动手实践;激励学生的创新能力,努力搭建学生的实践平台;继续深化教学方式改革,注重理论联系实践;优化学生激励体制,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针对企业需要,多深入企业了解各方面信息,培养更能被企业认可的毕业生。 3.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加强对专业基础知识的重视和学习,尤其是画法几何和机械制图。由于燕山大学机械工程专业采取的是宽口径进入、小专业培养的方式,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下设置了8个小专业,其中目前只有机电和液压专业学习PLC,部分毕业生建议机械类所有的专业都开设PLC,因为工作中机和电是分不开的,学机械的必须要有电气自动化方面的基础知识。
(四)用人单位信息反馈
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也是毕业生信息反馈的一部分,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以实地走访和深入访谈为主,配合问卷。实地走访单位30余家,因问卷数量有限,因此只进行定性分析。
1.总体评价较高,认可教学质量。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院毕业生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比较全面、扎实,到单位后能很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学院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非常符合机械设备制造单位的需求,并且学院的机械类学科在社会上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因此,用人单位非常愿意接收我院的毕业生;毕业生在单位比较受重视,有些毕业3~5年的学生已经成为单位的技术骨干。不足方面,主要表现为毕业生在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英语能力在工作中也尤为重要,所以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努力学好英语。
2.用人单位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第一,提高自学能力。工作中专业知识是一个必要的基础,很多东西都要在工作中重新学习和积累,因此自学能力很重要,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第二,提升人际交往与表达能力。即使是专业技术类工作也离不开与人打交道,人际交往与表达能力强,无疑会使工作进展和岗位晋升更顺利。第三,人才培养符合企业需求。学校应针对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及设置相应学科和专业。第四,提高英语水平。应重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和运用,英语是机械类毕业生很重要的一个工具,工作中很多时候都会接触英文,因此英语口语和翻译能力很重要。第五,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学院的项目式教学改革能够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同时,用人单位希望学校能够在教学和毕业设计等环节中,多做与企业相结合的项目。
三、优化高校毕业生信息反馈的途径
(一)进一步完善跟踪手段
跟踪手段是否科学、合理决定着反馈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科学的毕业生信息反馈手段必须要采取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定性评价有其模糊性和随意性的缺点,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定量评价的结果是由数量表示,在形成评价结果的过程中往往丢失很多的信息,使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客观性和有效性都有所降低。”②定量评价主要由问卷调查构成,但除了要保证调查问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之外,在调查样本的选取、调查数量构成等方面是有一套科学、完整的程序的,因此在问卷调查方面要做到科学、规范,可听取相关专家的操作方案。
(二)调查内容和指标体系要科学、合理
调查内容由一系列的指标体系构成,这是调查工作的操作工具,也是调查方案设计的核心部分。科学、合理且符合实际需求的调查内容能够充分发挥调查反馈信息的可利用性。“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是开展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跟踪调查获取反馈信息的基本前提,也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反馈机制实现其科学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钥匙。”③因此,在调查内容的确定方面应综合教务、学生管理、就业、科研等部门的意见,在此基础上由专业人士设计调查指标体系,形成关键性调查内容。
(三)加强对用人单位信息反馈的调查
用人单位信息反馈是衡量毕业生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的好坏关键要由“用户”来评价。对用人单位的调查是一项任务艰巨的工作,在此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如调查对象配合的积极性、调查对象的选择、调查数量的适宜度等方面直接影响该项工作的进展程度。用人单位作为高校“产品”的购买方,是高校的上帝,对其的调查是给用人单位增加负担的一项工作,这使调查的难度增加。因此,有效加强对用人单位的调查是一项需要攻克的难题,最好由学校专门的公关部门或人员来完成。
(四)建立信息反馈的长效机制
评价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是推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保障,“毕业生离校后的反馈工作量大、难度大,且涉及多个管理和服务部门,必须由高校有组织地进行。不仅要重视、有方法,还要制度化、系列化和规范化,以保证其长效性。”④要形成长效机制,必须有一个专门的部门从事该项工作,且纳入该部门的工作职责和考核体系。从实际工作角度看,毕业生就业部门是直接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接触的部门,最适宜承担该项工作。为了保证工作开展的长期性和有效性,除了将毕业生信息反馈作为该部门的职责外,还应建立一系列的工作方法、流程规范和考核制度。此外,对该项工作必须进行相关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
[注释]
①赖新华,石瑞星,曾彩路.构建高校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长效机制的思考[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88.
②单宗芬.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6(6):135.
③龚蓓,都英.高校毕业生信息反馈模型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7(6):128.
④文旭平.构建高校毕业生离校后的信息反馈机制初探[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6):213.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信息反馈 用人单位 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高俊玲(1982- ),女,河北霸州人,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就业指导。(河北 秦皇岛 06600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科研合作课题“基于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关系研究的科学合理性就业评价体系构建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RSH2-2013-0101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5-0043-02
毕业生信息反馈是测量毕业生质量的重要方法和依据,而毕业生作为高等院校的“产品”,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了高校教学水平的高低。重视毕业生工作后的信息反馈,才能够直接了解到市场的需求,发现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真实问题,继而以此为导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高校毕业生信息反馈工作开展现状
毕业生信息反馈应包括毕业生调查和用人单位调查两部分,对毕业生的调查主要包括毕业生就业状况、岗位适应状况、薪酬状况、晋升情况、工作与专业对口度、对教学各方面的评价等内容;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主要侧重于对毕业生工作状况和能力的评价。此外,在调查过程中还包括广泛收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以及人才需求情况等。目前,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已经开始重视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但是对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的利用是一个薄弱环节。仅有少部分高校将调研结果作为学校专业建设的重要参考,有过半高校的调研结果只为就业指导部门内部参考使用,其余高校的调研结果基本没有被利用或者没形成调研报告。其原因主要是跟踪调查工作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结合度不高,一般只是毕业生就业部门开展调查工作,教务等部门很少参与,而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方面,就业管理部门又很少参与,这就造成两者的脱节。①如果毕业跟踪调查不能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提供实际的参考,那么这项工作就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因此,毕业生跟踪调查必须要作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调动就业部门、教学部门等相关部门的积极参与和有机协调,使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真正发挥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导向作用。
二、高校毕业生信息反馈调查分析
为了有效地对人才培养和输出进行评价和信息反馈,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对机械类本科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2010年对毕业2~3年的学生(2007、2008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19份;2012年对毕业后1年的学生(2011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95份。学院于2007年开始进行CDIO工程教育改革,2010年的调查样本为教学改革前的毕业生,2012年的调查样本为教学改革后的毕业生。两次调查加以综合同时进行对比分析,能够有效评价学院教学改革的效果,对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和完善教学管理提供指导性意见。
(一)就业质量提高,教学效果显著
就业质量是衡量教学效果最为直接的评价因素,该项内容可以通过毕业生工作单位性质、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以及工作满意程度基本反映出来。
1.毕业生在国企工作的比例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学生对企业的选择首先为国企。通过两次调查,毕业生签约国有企业的比率由55%提高到72%,调查结果与实际签约情况基本吻合。
2.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高。工作与专业是否对口是人才培养是否符合市场需求的重要指标,两次的调查均显示学院所培养的该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专业基本相关,相关度均在60%左右,且毫不相关的比例由15.6%降低至11.1%。
3.工作满意度提高。工作满意度是衡量就业质量的重要标准,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很多,但综合起来应该以毕业生工作的满意度来衡量。对比发现,很满意由1.95%提高至5.30%,满意由23.60%提高至43.80%,毕业生工作满意度大大提高。
综合分析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毕业生总体就业质量有了一定提高,间接地反映了学院教学改革的良好成果。
(二)毕业生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提高
毕业生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价是对学院该专业整体教学质量的直接反映。在对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创造力的培养、知识面的拓展、专业知识和深度和广度、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培养、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这几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2011届毕业生的评价中很好、较好的评价大大提高,可见毕业生对学院人才培养各个方面的满意度得到了提高,表明教学质量在教学改革中得到了提高。
(三)毕业生的意见和建议
该项内容为开放式的问题,能够使毕业生以工作后的视角审视学院的教学,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是对今后学院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以此为导向可以使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更满足学生的需要,更适应市场的需求。
1.维护和提高学校声誉和学科知名度。毕业生希望学院继续突出教学特色,提高学科知名度和用人单位的认可度;在管理方面有长远的战略计划,避免短期的政策调整,大力弘扬学校和学院的文化。
2.严格教学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要因人而异,注重以人为本;对学生宽进严出,严格学位评定制度;严防逃课旷课等现象,指导学生将更多精力放在学习上;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避免流于形式的实习,真正让学生能够动手实践;激励学生的创新能力,努力搭建学生的实践平台;继续深化教学方式改革,注重理论联系实践;优化学生激励体制,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针对企业需要,多深入企业了解各方面信息,培养更能被企业认可的毕业生。 3.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加强对专业基础知识的重视和学习,尤其是画法几何和机械制图。由于燕山大学机械工程专业采取的是宽口径进入、小专业培养的方式,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下设置了8个小专业,其中目前只有机电和液压专业学习PLC,部分毕业生建议机械类所有的专业都开设PLC,因为工作中机和电是分不开的,学机械的必须要有电气自动化方面的基础知识。
(四)用人单位信息反馈
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也是毕业生信息反馈的一部分,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以实地走访和深入访谈为主,配合问卷。实地走访单位30余家,因问卷数量有限,因此只进行定性分析。
1.总体评价较高,认可教学质量。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院毕业生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比较全面、扎实,到单位后能很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学院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非常符合机械设备制造单位的需求,并且学院的机械类学科在社会上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因此,用人单位非常愿意接收我院的毕业生;毕业生在单位比较受重视,有些毕业3~5年的学生已经成为单位的技术骨干。不足方面,主要表现为毕业生在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英语能力在工作中也尤为重要,所以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努力学好英语。
2.用人单位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第一,提高自学能力。工作中专业知识是一个必要的基础,很多东西都要在工作中重新学习和积累,因此自学能力很重要,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第二,提升人际交往与表达能力。即使是专业技术类工作也离不开与人打交道,人际交往与表达能力强,无疑会使工作进展和岗位晋升更顺利。第三,人才培养符合企业需求。学校应针对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及设置相应学科和专业。第四,提高英语水平。应重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和运用,英语是机械类毕业生很重要的一个工具,工作中很多时候都会接触英文,因此英语口语和翻译能力很重要。第五,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学院的项目式教学改革能够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同时,用人单位希望学校能够在教学和毕业设计等环节中,多做与企业相结合的项目。
三、优化高校毕业生信息反馈的途径
(一)进一步完善跟踪手段
跟踪手段是否科学、合理决定着反馈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科学的毕业生信息反馈手段必须要采取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定性评价有其模糊性和随意性的缺点,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定量评价的结果是由数量表示,在形成评价结果的过程中往往丢失很多的信息,使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客观性和有效性都有所降低。”②定量评价主要由问卷调查构成,但除了要保证调查问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之外,在调查样本的选取、调查数量构成等方面是有一套科学、完整的程序的,因此在问卷调查方面要做到科学、规范,可听取相关专家的操作方案。
(二)调查内容和指标体系要科学、合理
调查内容由一系列的指标体系构成,这是调查工作的操作工具,也是调查方案设计的核心部分。科学、合理且符合实际需求的调查内容能够充分发挥调查反馈信息的可利用性。“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是开展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跟踪调查获取反馈信息的基本前提,也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反馈机制实现其科学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钥匙。”③因此,在调查内容的确定方面应综合教务、学生管理、就业、科研等部门的意见,在此基础上由专业人士设计调查指标体系,形成关键性调查内容。
(三)加强对用人单位信息反馈的调查
用人单位信息反馈是衡量毕业生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的好坏关键要由“用户”来评价。对用人单位的调查是一项任务艰巨的工作,在此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如调查对象配合的积极性、调查对象的选择、调查数量的适宜度等方面直接影响该项工作的进展程度。用人单位作为高校“产品”的购买方,是高校的上帝,对其的调查是给用人单位增加负担的一项工作,这使调查的难度增加。因此,有效加强对用人单位的调查是一项需要攻克的难题,最好由学校专门的公关部门或人员来完成。
(四)建立信息反馈的长效机制
评价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是推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保障,“毕业生离校后的反馈工作量大、难度大,且涉及多个管理和服务部门,必须由高校有组织地进行。不仅要重视、有方法,还要制度化、系列化和规范化,以保证其长效性。”④要形成长效机制,必须有一个专门的部门从事该项工作,且纳入该部门的工作职责和考核体系。从实际工作角度看,毕业生就业部门是直接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接触的部门,最适宜承担该项工作。为了保证工作开展的长期性和有效性,除了将毕业生信息反馈作为该部门的职责外,还应建立一系列的工作方法、流程规范和考核制度。此外,对该项工作必须进行相关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
[注释]
①赖新华,石瑞星,曾彩路.构建高校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长效机制的思考[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88.
②单宗芬.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6(6):135.
③龚蓓,都英.高校毕业生信息反馈模型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7(6):128.
④文旭平.构建高校毕业生离校后的信息反馈机制初探[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6):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