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1978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jian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聚焦1978年前后,结合当时的世界背景和历史因素。通过研究中日长期贸易协议、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十年规划(《1976—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草案)》)等的经济政策,以及林乎加日本考察团在政治经济上发挥的积极影响,再结合邓力群访日归国报告对中国国内的影响。以1978年作为时间转折点,试分析在此转折点前后中国政府对日经济政策态度的转变过程。
   关键词:改革开放;林乎加;中日关系;经济政策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2-0177-02
  
   1978年2月,中日长期贸易协议签署;1978年10月,邓小平访日;随之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生效;1978年12月,中日进行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合作……1978年是在现代中日外交史上的特殊的一年。自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了邓小平原来担任的党政军领导职务,1977年8月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之后,邓小平的“妥协思想”开始贯彻到政治随后延伸到了经济领域。
   放到对日外交这一特殊领域,对比1978年前后的中日关系及中国经济水平的腾飞。不难发现,其“妥协思想”作为一种国际冲突解决机制,以建设性的态度解决了中日历史矛盾,实现了中日两国的双赢。政治经济都实在贯彻了“一条线”的外交政策,强化了与日本的政治经济交流。从中吸取经济发展经验,帮助中国经济迈向新的篇章。
   一、中国对日本期待的形成
   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背景在政治方面与中国对日本期待形成有关联的主要有以下三点:(1)美苏两极对立;(2)中苏关系交恶;(3)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
   特别是其中的中苏关系交恶,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两国共产党在有关斯大林的评价、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等问题上已经产生分歧。
   经济方面,20世纪70年代全球经济并不十分理想。1973年以美元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彻底瓦解,美国陷入经济停滞与衰退,同时蔓延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从而引发了大面积的经济危机。这次全球性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美国经济,反而使日本在资本主义国家阵营中的政治经济地位得到提升。而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已经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放缓,急需寻求外在刺激,减小因全球经济危机对日本国内经济的影响。与此同时,邻国中国的经济政策发生转变,提出代表性的“四三方案”和“社会主义经济正攻法”。
   围绕20世纪70年代,与中日交往有关的大事件可摘录如下:
   1972年“四三方案”正式提出;1974年签订中日贸易协定;1975年讨论十年规划纲要(草案);1977年7月邓小平复出;国计委新技术导入报告;1978年2月中日长期贸易协议签署;1978年 十年规划纲要具体化;1978年10月邓小平访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生效;1979年12月中日进行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
   事件时间表清晰地显示1978年这一年,中日交流密集,大事件云集。
   二、中方代表访日
   林乎加代表团的正式名称为中国经济代表团。人员构成主要为团长(林乎加)副团长(房维中)顾问(段云)。邀请方为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国贸促关西本部、日中经济协会、日本经济团体连合会。
   该代表团主要通过考察日本,学习日本经济发展史,希望能扩大两国贸易交流。调查日本周边的韩国、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经验和方法并对两国贸易的一些细节部分进行商讨(例如贸易结算方式等)。
   与之后的西欧考察团相比,其内容和形式都有类似性。
   林乎加率领的日本考察团其重要贡献即是对邓小平的影响,邓小平于1978年首次访问日本,目的是出席《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字仪式。观其行程:会见日本政要和经济界人士;考察日本的城乡发展情况;考察新日铁的君津制铁所、日产汽车、松下电器、新日铁及大阪造币厂等大型高新企业。随后邓力群提交的访日报告,提出了“日本发展的可借鉴性”。不管是从天时、地利还是人和上,中国对日本发展都是有可借鉴性的,并且中国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远远优于日本。在阐述中国发展的可能性时,也指出了中国国民经济中的积累和消费问题。并就农、轻、重问题进行了规划,也进一步分析了其价值规律和计划性。
   三、中国国内政治变化对日本的影响
   1978年7月6日至9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务虚会历经7月6日至8月3日专题讨论阶段、8月4日至9月8日休会、9月9—11日会议的总结阶段的三个阶段。该次会议的特点为时间较长;会议形式灵活、气氛宽松;会议主要是务虚,未作决定;会议被高度重视;会议目的明确,重点突出。
   会议开幕时,李先念讲话的中心就是如何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速度问题,讲了修改十年计划,特别讲了引进规模问题,点明了会议的目的和重点。外贸部、国家计委、国家建委、国家经委、一机部、建材总局、三机部、五机部、冶金工业部、财政部、地质总局、轻工部的负责人,都就引进及其相关问题,先后介绍了情况,发表了意见。
   通过李先念代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对会议作的总结报告可以看出,当时中国政府的政治倾向已有了根本性的转变。本次会议通过总结三十年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研究国外经济的成功经验,讨论如何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速度。
  
  参考文献:
  [1] 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繁荣与代价:对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发展的解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 李谷城.中国大陆改革开放新词语[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6.
  [3] 邓力群,等.访日归来的思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4] 関根栄一.中国資本市場(発行市場)と対外開放[M].日本:財務省財務総合政策研究所,平成21年第4号(通巻第96号).
  [责任编辑 吴 迪]
其他文献
摘 要:分析汉族社会族群认同,“南蛮北侉”现象就是在现代社会中很好的一个关于族群认同的个案。针对六安市的“南蛮北侉”现象,根据调查和相关资料,具体从社会历史和文化差异方面对存在于六安市的“南蛮北侉”进行具体的比较分析。在族群互动中,更能看到“南蛮北侉”这两个族群在当代经济社会的影响下的行为表现。考察“南蛮”和“北侉”在六安的族群认同,也可以结合人类学理论中的“原生论”和“工具论”加以介绍。  关键
期刊
摘 要: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如果没有根本的改变,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将始终无法真正融合在一起。在《前厅与客房管理》课程改革中,围绕课程的内容、课程的安排、课程的实施及课程的考核等方面,进行了工学一体的全真教学设计,使学生学到实处,用到实处,缩小学校教育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差距,逐步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工要求的“无缝”对接。  关键词:工学一体;全真教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QQ学习群作为一个新兴的网络學习工具,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新的学习途径,也对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宽度和深度有帮助。但由于这类研究属于比较新的课题,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需要验证。  关键词:QQ学习群;群聊天记录;隐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1-0291-03  随着网络技术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应用普及,人们开始追求现代信息技术在
期刊
摘 要:小农经济通常被认为是保守的、故步自封的,然而,通过沭阳县潼阳镇后屯村的田野经验,可以看到处于产业边缘的小农是如何进行农业生产的变革以及探索的。经济人类学领域中,“道义经济”与“理性小农”的经典论题对这样的经验有着不同的解释,但事实上,这二者其实并不相互排斥,而且,只有用一种整体性的视角,从当地人的生产实践出发,才能更好理解人类社会、尤其是中国农业社会的运作逻辑。   关键词:道义经济;理
期刊
摘 要:小微企业贷款产品在业务特点上具有金额小、期限短、关注客户现金流分析、抵押担保要求低、手续简便等特点,能够适应广大个体工商户和小企业的经营特点和用款需要,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是,小微贷款又不同于传统贷款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需要结合银行和客户的情况,设计一套独立可行的操作流程和业务标准。   关键词:小微贷款;模式;商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志码:A
期刊
摘 要: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全国会计领军人才第五期联合培训班上以《研经品典 启智取道》为题,为会计人员讲授了“经典”之课,结合自身体会,认为基层会计人员应具备敬业的精神、持久的热情、学习的心态、踏实的作风、协作的理念。   关键词:基层;会计人员;素养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2-0081-02     最近读
期刊
摘 要: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建水县临安镇农村财务管理的调查研究,分析当前农村财务“双代管”在制度、体制、监督和理念四个层面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就如何开展好该项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建水县临安镇;农村财务“双代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
期刊
摘 要:以蒂蒙斯模型为理论出发点,从不同行业收集了几个大学生创业个案,并对其进行了访谈,列举了其中一些关键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创业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所得出的结论进一步验证了“蒂蒙斯创业过程模型”的内容。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蒂蒙斯模型;平衡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2-0122-02     通过将近半
期刊
摘 要: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对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构建了湖北省县域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2009年湖北省的71个县市进行了实际监测与评价,完成了对选中的县市发展程度的排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县市之间在经济发展上差距较大,部分县市
期刊
摘 要: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全球化时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早在二十年前,中国就提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问题,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珠三角一体化等,然而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们的经济一体化速度和程度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尚未形成。基于理论及实践的分析,认为,体制与机制障碍严重牵制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如果能在一体化制度方面有所创新,中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必能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