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探讨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l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文难写,作文课难教,这是绝大部分小学生和小学语文教师的心声,也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客观现状。如何解决作文教学难的问题,是所有语文老师面对的难题。本文就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即培养审题、立意、搜集材料、布局谋篇、修改文章的能力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 作文基本能力 表情达意
  
  作文难写,作文课难教,这是绝大部分小学生和小学语文教师的心声,也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客观现状。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状况:作文不好写,可还得无可奈何地写;作文不好教,可必须竭尽全力地去教,作文似乎成了食之无味、弃之不得的鸡肋。
  如何解决作文教学难的问题呢?我认为培养学生写好作文的兴趣和信心是至关重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兴趣是学生作文的原动力,作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性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作文教学效果的优劣。许多学生怕上作文课就是缺乏作文兴趣的缘故。而缺乏作文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作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距离。学生的生活,是他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因为生活中有他们的喜怒哀乐,当教师引导他们认识到作文就是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表达出来时,作文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了,作文兴趣自然就高涨了。作文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就是要引导学生走进他们自己的生活,感悟自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激发表达生活的兴趣,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恰当地表达出来。
  在多年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学生并不是什么题目都不爱写,多数学生的态度是题目合意就爱做,在作文的体裁、内容、要求确定的情况下,命题角度要新,这也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例如:要求学生写《我们的学校》,学生一看就没兴趣了,如果把命题换作《我带你参观我校》,这样学生的兴趣会有很大提高,会像导游那样,各自选择感兴趣的地方介绍。这样的命题能激发学生追求成功的心理,他们会写出各具特色的文章。为了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写作欲望,还可以改变命题的方式,比如:老师命“范围”,学生命“题目”;学生讨论,集体命题;学生自由命题,老师只提要求,等等。来自学生的作文题,贴近他们的生活,他们也就有话可说了。
  学生仅仅有了写作的兴趣还不够,作文教学还承担着培养学生具有现代语文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任务,因此,作文教学尤其要求语文教师加强对学生作文基本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即培养审题、立意、搜集材料、布局谋篇、修改文章的能力。
  
  一、审题要准
  
  所谓审题能力,就是根据题目来分析理解作文的要求、范围、主题、材料、体裁和人称的能力。审题是学生作文的第一关,只有题审清了,作文才会合乎要求,不会审题,作文就会离题、偏题。审题一定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进一步展开合理的联想,才能真正把握题目的内涵。抓住题目的关键词语进行联想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接近联想法
  就是由题目中的关键词语联想意义相近的词语(这里“意义相近的词语”比近义词的界定要宽泛些)。如《记一件后悔的事》,是叙事的,关键词是“后悔”,接近联想:“后悔”往往会产生“不安”“伤心”和“难忘”的心境,所以可写一件“不安”“伤心”或“难忘”的事。通过这样的接近联想,思路就开阔了,有更大的选材余地。
  (二)类似联想法
  就是由题目或其中的关键词语而联想到类似事物的方法。如《落花生》一文,落花生的果实埋在地下,比不上石榴和苹果诱人的美丽,但它好吃,还能榨油,由此想到做人应该不求虚名、默默奉献。这样联想就使文章意境深远,中心深刻,耐人寻味。
  (三)正反联想法
  就是由题目中的关键词语产生或正面或反面的联想。如《“小气”的外公》,“小气”是关键词,外公对我“小气”,对贫困失学儿童却挺“大方”。这样联想,文章便显得富有波折,生动感人。
  (四)因果联想法
  就是由题目中的关键词语联想其原因与结果。如《他变了》,他为什么变,变得怎样?这样联想有助于文章的选材和结构的安排。
  贴切的审题联想,犹如作文的“好种子”,所以,学生在审题时不要急于动笔,首先要努力展开联想的翅膀。
  
  二、立意要精
  
  所谓立意能力,就是确定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文以意为主,而“意在笔先”,文章必须观点正确,中心突出。培养立意能力,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一)立意有深度
  让学生认识到作文与做人的密切关系:一个人的思想境界高,作文立意才高;一个人对事物认识深刻,作文立意才有深度。作文的立意正确、高,要靠人生观、世界观来保证。学生有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作文就会表现出震撼人心、催人奋进的巨大动力,就能给人以积极的影响,就能起到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作文教学必须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修养、健康高尚的情操,还要求学生平时注意观察生活,努力提高学生对生活本质规律的认识。这样,写起文章来才能既有高度又有深度。
  (二)观察中立意
  正确、深刻的立意,来源于深刻细致的观察与分析。当学生作文立意遇到困难时,教师要设法组织学生进行再观察,做到边观察、边分析、边写作,在观察中立意。观察立意的过程,实质上是引导学生由全面观察到细致观察,即由表及里认识事物的过程。如写《春天的校园》,让学生到校园里走一走,寻找春意最盛最浓的地方,再通过联想,概括出从它身上感受到大自然顽强的生命力。
  
  三、材料要新
  
  学生作文材料取源于观察与阅读分为两类:一类是他们自己直接的生活经验,是从家庭、学校、社会直接观察获得的;一类是从阅读当中获得的间接生活经验。前者是源,后者为流;源头枯竭,没有写作材料,就谈不上写作。
  (一)观察中取材
  语文教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作文与大千世界更是息息相通。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人的千姿百态,让人们从中读出社会的种种现象,体味人生,受到教育。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仅仅就课本上的几个作文进行训练,进行教学,那是远远不够的;脱离生活,把学生关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闭门造车,即使有千百种写作技巧,也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抱头大叹写作之苦。这样的痛苦我们也曾经历过。联系实际,深入思考,我们明白了,学生缺的是生活,缺的是与大自然的亲近。教师利用作文课、课外活动或者周末带他们去参观访问,到许多能激发他们写作灵感的地方,让他们学会用敏锐的目光观察生活,用心体验生活,捕捉生活的闪光点,他们就会写出不少好文章。
  (二)阅读中取材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积累作文材料,让学生学习课文中的正确思想、观点,熟记有关人物、事件,标记或抄写重点词句和精彩段落,多读多记有益的内容,为作文积累材料。
  积极倡导课外阅读,学生的写作水平与他们的阅读量是紧密相关的,要告诉学生端正阅读态度,选择适合的阅读内容,注意“开卷有益”贯穿阅读的思想性,要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浏览、略读和精读,要广泛涉猎各种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要像蜜蜂采集百花酿蜜一样,汲取各种知识的营养,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才笔如有神”。学生通过广泛阅读先贤华章,名家精品和同龄人的优秀作文,领悟到好的写作方法,思想认识水平得到提高。
  
  四、布局要合理
  
  布局谋篇能力,包括选材和组织材料两种能力。它是根据文章主题的需要,对材料加以分析、综合,确定材料的剪裁和安排文章结构的能力。
  (一)选材得当
  1.材料要真实、具体,克服凭空编造的毛病。
  2.选择与主题要有直接关系的材料,克服罗列事例或生搬硬套的毛病。
  3.选材要注意典型性,选择最有说服力和表现力的材料。
  (二)结构严谨
  为了培养学生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能力,教师要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掌握几种常用文体的基本结构形式、开头和结尾的方法、过渡衔接的方式,使学生明确只有做到剪裁得当、层次清楚、有头有尾、衔接自然,才能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脉络清晰。
  
  五、修改要仔细
  
  “文章不厌百回改”。实践证明,学生的作文能力包括“作”和“改”两部分。不少老师往往忽视“改”的能力的传授,这是作文教学中一个很大的失误。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主人。在修改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关注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可见把改的优先权还给学生,提倡学生自改和互改是多么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示范引路
  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首先必须以教师精细的评改做示范,为学生的自改打下基础。具体做法是:学生完成习作后,教师浏览一下学生习作,挑选出其中有代表性的习作,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评改,从主题结构到字、词、句、标点等进行推敲斟酌,边评改边说明。最后,让学生把原文与修改后的文章对照,使学生加深认识,提高能力。在示范评改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增删、调换的评改方法,一整套一目了然的评改符号和一系列简明适用的评改术语。
  (二)授之以渔
  通过教师的示范评改,学生对评改的各个环节有了印象,这时放手让学生自改,学生仍会感到无从下手。因此,还必须“扶”着学生评改。首先,统一评改的要求,使学生评改时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其次,指导学生三读三改。文章的评改不要求学生一步到位,可以指导学生用“三读三改法”评改。初读时通观大局,大处着眼,对文章的材料、结构进行审视,分析判断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内容安排是否得当。这些大问题解决了,文章就成功了一半。接着细读,对文章的字、词、句、标点进行推敲琢磨,看看用词是否得当,语句是否规范,标点是否错、漏。最后再品读,把评改后的习作再次认真地品读一遍,凭借语感,再度进行斟酌润色,使文章逐步完美。
  总之,学生评改作文训练是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全程训练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完善对事物的认识和表达的过程。只有重视学生作文评改能力的培养,才能走出作文教学高耗低能的困境。
其他文献
美术教学与学生个体,以及美术作品所蕴含的生活世界紧密相连。本文从生活世界的角度出发,在对美术教学中远离生活世界的现状的反思基础上,提出建构性、体验性和文化性的美术教学
根据发泡立体印花浆中发泡剂不同,发泡立体印花可分为物理发泡立体印花和化学发泡立体印花.文中对立体发泡印花的机理、发泡剂的选择、发泡条件、发泡立体印花设备和发泡立体
1 前言大连针织厂在1999年10月实施了搬迁改造,更名为大连锦达纺织集团针织有限公司.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公司把陈旧和形成不了批量生产的设备进行了淘汰更新.调整
对杭州市农民工语言使用状况的调查表明.由于社会环境和交际对象的变化.城市农民工大多实现了语言转型.由单语人或潜在的双语人转变为现实的双语者,部分甚至是多语者。表现出高度
预定向增强针织物是一种在复合材料领域里广泛应用的针织结构,它们的线圈几何结构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文中介绍了针织物线圈结构模型的研究历史,对经编和纬编
摘 要: 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增强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学生自学,在学习内容上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加大训练,注重成功因素等学习策略的运用,能切实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的能力。  关键词: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 自主学习 学习策略    在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显得极为重要。因为高职学生在中学阶段所接受的写作训练大部分是普通写作
伴随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不断提升,加强职业学校共青团工作,是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目标的必然
摘 要: 作者在介绍分析协作学习理论、要素及其模式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课堂教学,构建了协作学习下的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协作学习 教学模式    21世纪是科技高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纪,现代的中小学生为了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就必须具有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及其他各方面的能力。协作学习为实现这一要求提供了基础。在协作学习中,学生可以打破自我学习的封闭状态,通过小组的合作分工、相互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