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圆周法的IGCT芯片门/阴极性能缺陷检测方法与实现

来源 :机电工程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ish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功率半导体器件IGCT芯片的门/阴极之间设计的呈多圈环状平面布局的等效二极管单元数量庞大,为准确快速检测每个单元的特性并筛查出缺陷单元的位置,设计了基于圆周运动动态检测的IGCT芯片门/阴极阻断特性测试台。该测试系统中用于芯片阴极的探针采用软探针滑动接触,用于门极的探针采用滚轮探针滚动接触,解决了快速运动中直流测试信号的传输问题,给出了测试电路原理,配套设计有实时观测显微镜和三维可调旋转平台精确控制位移。该系统有别于在芯片上逐个打点测试的传统方法,满足了测试准确性、无损检测等需要,相比较逐点测试方法提高测
其他文献
在电网分压线损统计中,供电量大但管理水平较低的10kV配电网线损电量占比最大。针对这种情况,对国内供电企业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工作进行深入调研分析,找寻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特点及不足之处,并通过建立两级指标体系来分析影响线损的众多指标;基于指标体系、FCM聚类算法和等值电阻法,设计了一种10kV配电网线损降损潜力测算模型;然后给出10kV配电网节能管理的具体措施;最后,以某大型城市10kV配电网实际数据为例,对该测算模型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该模型可客观测算10kV配电网节能降损潜力,为线损管理提供数据支
针对滚削力计算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的问题,通过分析和总结,结合实际计算过程,提出了常用滚削力计算方法,并比较了各方法的优缺点。通过对滚削力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各因素对滚削力大小的影响程度和变化规律,为滚削力计算和分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