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广告影响毛泽东命运

来源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anhu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种特殊的力量影响过毛泽东青年时代的革命道路选择,那就是广告。
   辛亥革命后,毛泽东退出了军队,接受“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的主张,继续读书。但是如何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让毛泽东很伤脑筋。幸好他很快发现了一条捷径——报纸广告。
   毛泽东在1936 年与埃德加·斯诺的谈话中说:“先是一则警政学校的广告引起我的注意,于是我去报名投考。考试以前,我又看到一所制造肥皂的‘学校’的广告,它不收学费,供给膳宿,还答应给些津贴。这是一则吸引人、鼓舞人的广告。它说制造肥皂可以大大造福社会,富国利民。我改变了投考警校的念头,决定去做一个肥皂制造家。”而后又“读到它(法政学校)一个诱人的广告。它保证三年毕业之后,学生会立即变成官”,为着将来做法官和京官的前途,毛泽东也报考了法政学校。在这些学校里,毛泽东待的时间都很短。
   后来,毛泽东又被广告吸引,进过两所商业学校,还考过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后改名为省立第一中学)。半年后,毛泽东由于不满刻板的课程和陈旧的规则,转为到省立图书馆自学。可以说,这时毛泽东对学校的选择都受到了广告的直接影响。
   1912 年冬,決定要去当一名教师的毛泽东看到了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的招生广告,学校承诺:考生一旦考试合格入学,学校将不收学费,而且膳宿费很低。正是这样一则广告,使毛泽东与湖南一师结下了七年之缘,并在这里逐步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49 年,毛泽东同当年的老同学谈话时说:“我没有正式进过大学,也没有到外国留过学,我的知识,我的学问,是在一师打下了基础。”
  摘自《文史博览》
其他文献
魏雅华,时政经济评论家,搜狐财经评论员,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资深经济新闻评论员。魏先生通常奋笔疾书的都是关心国计民生或经济问题的理性文章,不乏针砭时弊和冷静的反思
期刊
期刊
围绕企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企业宣传工作要紧紧围绕“加强理论宣传引导,统一凝聚企业发展共识;宣传核心价值体系,培育高品味价值追求;改进宣传教育方法,营造导向鲜明发展氛
构建福建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改革创新建立起一种不断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促进社会和谐的体制和机制。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
好多人自从有了车就把自己完完全全给装进去了,有时候,还真能装出点儿麻烦,眼看天儿一天比一天凉,有这么个事儿,还真得给您提个醒儿。 A lot of people have put themselves
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其教育对象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的现实中的人.利用契机进行教育就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契机的研究,深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一件事物、一项活动充满兴趣,那么他将不知疲倦的乐在其中,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重点阐述了培
物流产业,作为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和第三利润源,在现代经济活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物流产业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物流产业集中度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