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中考后体育教学中出现的现象与看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dpole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体育成绩计入中考总分后,不少体育教师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出现了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现象。这有违于体育中考的目的,有悖于新课改的实施。
  关键词: 体育中考 初中体育教学 问题
  
  体育中考已在全国施行多年,不仅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进程,而且提高了学校体育的地位,以及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它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不仅提高了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作责任感,改变了部分学生和家长对体育的偏见,而且促进了学生自觉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发展身体素质,培养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其积极的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一、当前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在升学考试形势下,提高考试科目的成绩是必然的。因此,在学校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初级中学的体育教学中出现了一切教学围绕考试项目进行,考什么、教什么、练什么的现象。
  1.片面追求体育中考的满分率
  实施体育中考不仅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进程,而且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一项措施,学校因此重视体育教学,体育教学时间也得到了充分保证,同时激发了广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也调动了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但是在面对升学率,以及用学生体育中考成绩来评价时,有些教师却将体育中考蜕变为体育教学的“指挥棒”,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练什么,压制学生死练、硬练,一味追求体育中考满分率,有些教师甚至把课外活动课和两操时间用作集训来提高学生成绩,这样充其量只是使学生暂时升学不拖后腿而已,有悖于体育中考的宗旨,也有悖于新课程下体育教学的理念。我们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设计好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使课堂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2.体育课堂演变成集训课
  当前,有些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与体育中考的相互联系认识不够,认为只要学生在体育中考“三项”中取得好成绩,就算完成了初中体育教学任务。因此,初中年级学生体育课就针对“三项”要求上课,有些教师甚至把体育课改上集训课。其结果,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受到一定的影响,学生的体育中考成绩并不一定很理想,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
  3.忽视学生学习兴趣与个性发展
  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体育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是针对“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场课”的现状提出来的。不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习兴趣,强迫学生重复机械练习“三项”内容,学生是不可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的,更谈不上主动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失去了体育锻炼兴趣,身体素质必然下降。
  4.忽视学生终身体育教育
  中考体育原本是激励学生积极锻炼身体,树立现代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的一种手段。但一些体育教师错误理解了体育中考的目的,通过临阵磨抢来提高学生的体育中考成绩。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靠平时的积累、长期的锻炼才能达到。因此,我们在体育课的教学中,要重视教给学生体育锻炼方法,让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体育锻炼方法用到课外,使学生感受到体育的氛围,产生极大的兴趣。学校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关键,是潜移默化的,它不仅要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体质基础,而且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只有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才能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特别是对学生培养自觉锻炼意识,要灌输终身锻炼理念,从根本上增进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正确认识,把终身体育引入课堂,从而真正达到体育中考的目的。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使学校、社会都理解“体育加试”本身不是目的,更不是以此作为选择和淘汰学生的手段。它是一种育人考试,它的根本目的是从制度上解决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把“到操场上、到阳光下,到大自然中去陶冶身心”活动落到实处,促使学校、家庭共同重视学生体质和健康问题,促进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
  2.加强体育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与业务培训。要求体育教师以终身体育教育思想为指导,从实际出发,从学校体育所要培养学生的规模、层次考试,站在提高学校体育整体效益的高度。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先以落实大纲为主线,同时兼顾中考项目,有计划地把中考项目和大纲要求的教材内容结合起来搞好教学工作,使学生通过体育和其他锻炼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从而实现终身体育的教育目的。
  3.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出发,针对出现的问题,因地制宜,完善考试办法。在考试项目的设置上应考虑减少学生个体发展差异所造成的差距,建立考试题库,同时在文化考试中,可在某门课程上设置一定比例的体育基础知识,以促进学生体育知识、技能的真正提高。
  
  参考文献:
  [1]钟启泉.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毛振明.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与新体育运动项目.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加深认识”。但学生不了解专业理论对操作的指导意义,出现了重操作轻理论的现象,若不加以指导,则很难达到一体化教学的真正目的。我们必须设法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的动机,提高专业理论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 职业学校 理实一体化教学 理论教学    在职业学校专业教学中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是加强学生职业素质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行,素质教育的开展逐渐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持续和快乐成长已经成为学校教育和班主任工作的主旋律。  在素质教育下,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失去了在班级中的绝对权威,由管理者转变为组织者,由控制者转变为帮助者,由师长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許多班主任埋怨学生工作越来越难做,良好的班风学风难以形成。那么,怎样才能塑造好的班风和学风呢?  实际上,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关键在于引导和培养
摘 要: 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面对“90后”的孩子和独生子女、单亲子女,班主任工作越来越难干。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此作了探讨。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行为习惯 思想道德素质 体会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艺术性工作,是一种塑造人的心灵、雕琢人的感情与性格的活动,它是一个动态的结构系统。班主任工作千
摘 要: 本文从六个方面阐述班主任工作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力求在教师的体贴、关爱、呵护、教育下,使每个学生能取得较高的素养和较好的成绩。  关键词: 班主任 班集体 感触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触颇深,有几分劳累,几许收获,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构建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使每个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发
摘 要: 人人可以创新,创新不一定要有高深的知识。创新就是要做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创新可以是技术上的发明创造,理论、制度的创新,也可以是新产品的出现,还可以是内容、形式、外观、材料的创新,等等。方方面面新的变化、新的变革,凸显在一个“新”字上。创新是个人成才的关键,是成功的希望,更是社会事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关键词: 创新 “敢” “新”    创新、创业和创造,时下叫得非常响,非常时髦,原因
期刊
摘 要: 素描是绘画入门的基础,它能帮助我们提高对客观世界的再认识,准确而客观地表现对象的能力,是促进初学者眼、脑、手高度协调一致而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作者从高考暴露的问题出发,对如何提高学生素描水平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 高考美术辅导 素描教学 教学方法    一、引言  在历次考试时,考生在素描考试中都会暴露许多问题,加以归纳总结,有以下几种情况。  1.缺乏整体观念。整体是由局部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