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牌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kxxmv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问有事吗?他的回答,险些让我一耳光搧回去。
  你猜他说啥。他说,他是来帮我撑门面的。天啊,我是谁?丰阳玉的传人啊。丰阳玉传人,知道不?我一说,谁都清楚,“玉王”的弟子。哎,我还不怕你说,我不是“玉王”弟子,是他老人家的儿子王轩昂。现在,我王轩昂竟要人来撑门面,我呸!
  他说:“别砸了‘玉王’的牌子。”
  我懒得理他,再答一句话,我估计我得被气死。
  我忙,在雕一塊玉。
  我看着玉,本来准备雕一尊佛,可雕了一会儿,玉石一崩,里面出现一点红,血红。我傻眼了,这点血色咋办啊?
  这点,我爹可没教我。
  我愣住了,喝着茶,端详着。
  他说:“我来。”
  我嘁一声,告诉他,几万块钱的东西,不是闹着玩的。哪儿凉快哪儿歇着去。
  他站了一会儿道:“毁了我赔钱,不就三万块的料吗?”我抬起头望他一眼,他咋打听得那清楚啊?他一笑分析,这玉水色差不多,清、润,市场价也就三万。我叹口气道:“雕尊睡佛,毁了。”
  他哼一声:“相信我,我来,让你稳赚。”
  我不相信道:“你行?我可是‘玉王’儿子王轩昂,知道不?”
  他不回答,反问:“信我不?”
  我不答话,让开。他坐下,脱了鞋,双脚掌着錾子,左手拿锤,开始敲打起来。我这才注意到,天,他没右胳膊,是个残疾。我忙说:“你没……能行?”
  他哼一声,指指铺上刻着“玉王”的两字牌匾,告诉我,他雕的如果我满意,他就摘走这块招牌。如果输了,就按这块玉雕成后的市场价赔我,十万。说着,他忙碌起来,动作行云流水,如风行水面。慢慢的,我的卧佛变了,变成个闺中少妇的样子。慢慢的,眉眼出现了,长长的睫毛,迷离朦胧,好像三杯两盏淡酒后春睡初醒的样子。
  我提醒:“那点血色咋办啊?”
  他呵呵一笑,不说话,卖关子。不一会儿,女孩耳朵上出现一个坠饰,是颗血红的红豆。接着,女孩手里,出现一柄团扇。
  一个宋朝女子,雨打芭蕉,出现在我眼前。
  他得意一笑,问道:“咋样?”
  我张张嘴,想说不行,可说不出口。我心里酸酸地想,我真没用,竟然守不住我爹的招牌。我也恨我,平时总认为自己差不多了,没事打麻将,打牌。
  我说:“你摘吧。”
  他说:“我真摘啊?”
  我吞口唾沫,许久道:“能不摘吗?”
  他说不行,说我白糟蹋了“玉王”招牌。他说着,就搭着梯子,摘下招牌,走时留下一句话,如果我胜过他了,招牌归我,否则,就放他那儿。
  我气呼呼道:“你在哪儿,我到时哪儿去拿?”
  他说:“放心,你找得见我。”
  真的,第二天我就找见了他。第二天有一个玉器店开张,就在对面,鞭炮噼啪,我抬头一看,一个人站在门前笑着,是他,门上挂着“玉王”招牌。我一看,险些吐血,这……这不是打我脸嘛?我想,我得努力,得为我爹争气,得为“轩昂”两字争气。不然,我就不叫王轩昂了。
  我回去,对着爹的照片磕头,我说爹你看着,我一定要胜过那家伙,将招牌夺回来。此后,我不再打麻将打牌,坐在家里,认真研究我爹的一本手抄玉雕书籍。
  时间在流失,我的生意红火起来,慢慢和他的持平。
  有时,我也过去看看他的玉雕: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啊。
  那天,他拿着块玉打量,不停摇头。那玉灰色里透黑色,还有淡红色和绿色:这玉没用,雕啥啥不成。
  我哼一声道:“我救你。”
  我走过去,拿过家什,不一会儿,一串水灵灵的葡萄出现了,黑的如玛瑙,紫的如水晶,绿的如翡翠。黄色咋办啊?我在葡萄串上雕一只蝴蝶,黄色的,蝶粉毛茸茸的。
  他睁大眼道:“师弟,厉害啊!”
  我嘁一声:“谁是师弟啊?别套近乎。”
  他拿出一本手抄书,是我爹有关玉雕的。看我一脸傻相,他解释,他是残疾人,很喜欢玉雕,可自卑,怕见人的,就用手机给我爹发信息请教。我爹送他书籍,还在手机里指导他。他于是就学会玉雕,有了名气,也有了信心,就开始闯世界。
  当他听说,我整天玩麻将,荒废了玉雕,快要砸了我爹招牌后,急了,从远处赶来,就想出摘招牌一法激我。他得意地道:“没想到,还成功了。”
  我红着脸道:“我爹偏心,向你。”
  他摇头,许久道:“师父引进门,成功靠匠心。”
  他说着,将爹的招牌给我,他说:“端好了,别砸了。”
  我没有拿招牌,我觉得招牌放在他哪儿,更对得起我爹,对得起“玉王”两字。
其他文献
七姑说,姑娘不要彩礼,但有个条件,不跟婆婆一个锅——  娘端着红糖鸡蛋茶走到门边,定住脚。  夏新安打断七姑的话,七姑,那不中,娘辛苦养大我,娶了老婆把娘赶出去,不是人做的事。  娘进屋,把红糖鸡蛋茶递给七姑,说,中,别听孩子的,这事就这么定了。  夏村这里,媒人进男家,男家要打红糖鸡蛋茶(荷包蛋)谢媒人,鸡蛋要双数的。七姑喝完鸡蛋茶,又说了几句闲话,起身走了。  新安爹死的早,孤儿寡母的,日子没
期刊
他一身唐装,怀抱一束梅花。要不是这身唐装的过于华美,我简直要怀疑这是一位古代雅士穿越到我面前来。  几天前突然接到他的电话,问我是否还记得他这位学生。当然是记得的,绘画有禀赋,美术作业常受到我夸赞。虽然毕业后师生少有往来,但还是知道他离校后一直与绘画结缘。  雪天里,迎面扑来的清香,让我感动,我欣喜地把他迎进屋。  坐下来,他从信封里掏出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报纸,指着上面一篇文章给我看。原来这是我
期刊
小鱼是个冰雪聪明、特立独行的靓丽女孩,追求她的男生颇多。对小鱼用情最深的,当属林峰与巩晓宁。  林峰与巩晓宁,都是小鱼大学同学。林峰高大威猛,是校篮球队前锋,他那卓尔不群的气质,令无数女生怦然心动;巩晓宁斯文清秀,是才华横溢的校园诗人,同样让众多女生为之倾倒。  甜蜜滋润着小鱼的芳心,也让她左右为难——论才貌,论家世,林峰与晓宁难分伯仲。心中的红绣球究竟该抛给谁呢?  毕业转瞬即至,他们仨怀着惆怅
期刊
外边真有应酬推不掉,他就对请客的人说:我女朋友还在家哪,给我做一个宫爆鸡丁,盛一盒米饭打包。  饭局还没结束,他就起身和大家告别,他说:你们慢慢吃,我得回去谈恋爱了。  望着他离去的背景,有人在笑,有人心里想,这老同志,是不是有了第二春。  他原是个下煤窑的工人,后来成为了全国很有名的作家,在全国获奖无数。今年八十了还在坚持写作。  他的夫人原是个农村妇女,后跟他進城后当了环卫工人一直干到退休。 
期刊
民国二十六年冬,芜湖沦陷。  太平郑氏在长街经营和茂顺茶庄已十余年了,因茶叶品质优良,色相完美,价格公道,且主人郑爽诚实守信,生意在同行业中一路领先。  日军进占芜城,到处血雨腥风,满目疮痍。和茂顺的买卖自然一落千丈,但郑爽还是苦苦撑持着,只是没了闲时画上几笔的雅趣,他企望嗜茶如命的老主顾们在艰难岁月里还能喝上一口好茶,给生活留点想头。  这天,大雨如注。雨天愈加门可罗雀。郑爽头戴瓜皮帽,身着青布
期刊
亭台一角,垂柳几丝,这景致很适合小青年谈情说爱啊。不过,刚刚退休的老吴竟然也盯上了这个角落。乍开始,他时不时与一个长相标致的半老徐娘来这里闹腾。后来,他还扯仨挂俩,搞起了“多角恋爱”。来的人多了,难免争风吃醋,亭台一角俨然成了是非之地。这不,老吴正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清理门户,要么携半老徐娘转移。  噢,别误会,老吴是从演出机构退下来的领导干部。他退休不减志,每天早晨都来这里吊嗓子唱京剧。凭他字正
期刊
林桐最近火了,因为一个偶然机会,他有幸成了二龙山风景区的旅游大使。  这天,电视台为他做了一期专题直播访谈节目。节目最后,主持人问他下一步有何打算?他说,按官方意见,将筹拍一部二龙山旅游宣传片,投放到网络和各地卫视,进行一次大规模宣传。在片中,他将以旅游形象大使的身份,游览、推介二龙山风景区各景点。同时,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还要选几家地方旅游企业,随片同步宣传。  节目一结束,他刚走出电视台,电话
期刊
在古城这条街上,我算是有名的老板,开着一座饭店,名“土豆大餐随意来”。店中,纯一色土豆食品:土豆粉皮,浇好汤汁,一调,一箸下去,极品。土豆粉带烩汤,放点葱末,冬日里,一碗下去,一脑门儿的汗,心神顿开。还有土豆蘑菇汤、土豆王八汤、土豆山药糕……总之,我的土豆食品花样翻新,让当地吃客人人咋舌。  守着生意,我整日里笑哈哈的,拿着把瓷壶,嗞儿嗞儿喝着茶,小日子过得神仙一样。  那天,一早起来,我泡了一壶
期刊
说的是老王。  那个时候,老王年纪也不大。大概,也就三十出头吧。老王貌不惊人。  那个时候,我刚失业,随意地投了几份简历,就有这么一家餐饮类的广告公司,让我去上班,做的,是广告推广的活儿,就是把公司的广告牌,置入一家家的餐馆里,作为回报,将出版一本彩版的餐馆宣传册子,将对方餐馆的信息排进去。  这不是我想干的活儿。  我报过到后,就想回家睡觉了。  熬了三个月,每个月一千多块钱的底薪,然后一拍两散
期刊
老同学春节聚会,明人把当年的班主任梁老师也請了过来。梁老师已年过七旬,满头的白发,满脸纵横交错的皱纹,他还拄着一根拐杖,走路已有些艰难。  前几年他生过一场大病,卧床了一年多,此刻能出席聚会也实在珍贵。要知道当年的他可是潇洒挺拔呀。  梁老师一进门,好多同学都拥了上去,梁老师长梁老师短的,有的问他还认识自己吗,有的招呼梁老师赶快入座,有的搀扶着粱老师。气氛甚是热烈。明人注意到角落里坐着的罗斌,也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