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英语语法课程教学探究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ong_hong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语教学法专家胡春洞先生曾说过:“语言既是交际的工具,又是思维工具;既有交际属性,又具有认知属性;既是行为习惯,又是结构模式;既是功能系统,又是规则和知识系统。实践性强的语法知识,特别是语法知识可使学生越学越明白,越学越聪明,越学越容易,越学越轻松,从而激发学生深层的,持久的学习兴趣。语法教学在任何时候,任何阶段,任何情况都不能淡化的。”作为人们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语言规律,语法是是语言知识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传统的英语语法课堂上,教师往往采取师生个别问答和或者要求学生机械性模仿,结果教学活动往往比较单一,学生只是个倾听者和接受者,因而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中。由于课堂活动单调,缺乏创新力和新鲜感,不能够唤起学生的兴趣,也无法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了课堂学习效率的不高。因此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英语语法水平,从而帮助加强同学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是语法课堂成功的关键。
  英語语法教学活动设计要依据教学大纲,根据学习内容、成人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认知规律等特点和根据趣味性、实践性、真实性等原则来进行设计英语语法教学活动。
  趣味性和真实性原则往往是交融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佳的学习动力。在设计呈现活动时,首先一定要使学生产生兴趣。充满乐趣的课堂能让英语课堂焕发生命力,让学生想学和乐学,从而更好地是学生掌握英语语法知识。
  语法课涉及到理论知识的讲解,如果教师在练习题的选择上下些功夫,语法课上得就会生动有趣。比如,将美国当日时事新闻中的句子拿过来,分析其时态,语态等,就一定会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求知欲。人的求知欲主要表现在“好奇心”,对“未知的”或对“已知但有新说的”关心和兴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孔子) 就是这个道理。为此,语法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把学生锁在“好奇心”上,激起学生的兴趣。
  真实性对于学习者的重要表现在于它建立了学习者与真实社会联系的桥梁。 认知心理学认为,如果输入大脑的信息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或实用性,那么当他达到大脑这一中心加工器时,便产生兴奋的情感,输出活跃的思想与行为,而真实的活动意味着将语法还原成实践。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或设置的情景或贴近生活的情景中学习英语,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这样会产生更大的兴趣,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将英语语法知识运用到实际语言交际中。
  学习一旦离开了实践就失去了价值。根据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来设计的课堂活动才会吸引学生。通过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有体验和感悟,潜移默化中成为了学习主体。设计教学活动时把学生的学习与社会实践、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将抽象的语法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际问题,使英语语法知识贴近生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现代社会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特别是各种电教手段在教学上的发挥和应用。即便是成人学生也喜欢课堂出现一些图片,然后让他们进行描述所闻所见,注意时态,语态的运用。如我们展示下雨的动画,然后旁边配上作者的计划:climb a mountain in the morning ( 早起登山)。我们可以问学生:
  1.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2. What does the man plan to do?
  3. Can he finish his plan? Why ?
  4. What weather do you like? Why ?
  5. If it’s sunny, what will happen?
  6. If you were the man, how would you spend the day?
  也可以提供一个短片,让学生分组来完成任务。比如看完一段对白,让学生判断使用了什么句式。 还可以提供若干个词或短语,以及时态结构,然后分配的任务是每组根据这些线索编一个故事,必须有至少三种时态,完成后让每组派一位学生站起来朗读故事。并建议其他组找出改组句子或语法错误,教师最后做指导。这样既便于检查操练效果,纠正操练中的错误,又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目前对语法教学是存在争议的,很多学校取消了语法这门课程。语法教学不应在英语教学中占主要地位,但是语法教学绝对不是无关紧要的,特别是在成人英语教学中。一个不懂语法的人能说地道的英语,能看懂英文文章,听起来不是天方夜谭吗?我们既要重视英语语法教学,更要将语法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让英语语法为学生服务,为实践服务。
  参考文献:
  [1] 胡春洞,王才仁 《外语教育心理学》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 牛健 《英语语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6.8
其他文献
摘要:在全国素质教育形势下,初中应试教育开始转型,走出课堂,数学实践活动课成为新的主课程。本文探讨了教学原则问题以及初中数学课的几点新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不同程度创新和突破。此次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的影响十分深刻,不仅反映在教师教学观念与行为方式的转变上,还反映在对课堂教学评价标
叙事性作文的写作,离不开写人记事。可是刚进入中学的学生,因为生活圈子小,阅历浅,对生活体验不深,认识不足,所以写出来的作文总是干巴巴的,因此,这作文课往往成了学生的头疼课。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丰富的素材,如何能写出好的文章呢?其实,生活处处有语文,身边到处是素材,作为语文教师,只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用心积累,便能让学生坐拥青山,掘地成泉,粮仓满满,还愁学生“炊”不出可口的“饭菜”?  
语文从来就是一門综合性学科,它的工具性和基础性与生俱来地决定了语文在自身学习中的整合性和实践性。所以说,语文学科综合性学习不是缺乏有关资料,而是缺少具体有效的方法和策略。那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落实综合性学习呢?  一、综合性学习必须要有计划性  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教师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每一个活动阶段应该做什么。基本原则是:教师精心设计学习情境,学生明确任务,有组织、有章法地开展活动。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学习,学会运用十分重要。在新课改之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善于运用情境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新课标;教学理念;师生关系;情境教学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课堂教学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在新课改的浪潮之中,作为一名教师,要搞好课堂教学,就要不断进行新课程的学习
高效课堂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通过探索、討论、交流;教师引导、点拨等过程,高效地理解并内化知识,思维得到训练,能力得到提升的课堂。由于受学生个体基础、自学能力、领悟能力等不同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学习的效率各不相同,体现个体的差异性。因此作为教师,要把新课标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的每一堂课,关注、相信、鼓励每位学生,发挥每位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同时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的角色,转变教学方式,
美术是孩子感知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孩子自我表现的一种方式,是他们本真的生命活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然而,以往幼儿的美术活动通常是在课堂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这种集体活动教学往往更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提出统一的教学目标,让创造性的表现活动降格为机械的训练,忽视幼儿间的能力差异。使幼儿在被动地模仿和服从中,丧失自信心和对艺术活动的热情。《纲要》也提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
一年一度秋风劲,在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金色十月,我登上巍巍井冈,参加了全省高中政治骨干教师的培训,与其他学员一起,度过了九天紧张而愉快的学习生活。九天来,我们认真听取了教育专家的报告,主动参与示范交流,深入开展教学反思,在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中携手共进,在思想与思想的碰撞中共同提高,取得了明显的收获。重新审视新课改下的政治教学观,我有许多新的感悟。  一、既要遵循教材,又要跳出教材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