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希泰:青年人创业要坚守“长线是金”

来源 :中华儿女·青联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anna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全球成功的企业来看,高成长性是决定创业板公司投资价值的关键因素。”10月19日,谈起即将在深交所挂牌的创业板首批28家企业,联合证券总裁盛希泰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作为一名金融证券业从业者,盛希泰在关注我国资本市场,以及创业板拉开大幕对建立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对青年人创业发表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和真诚的建议。
  青联刊(以下简称青):创业板正式登陆中国资本市场了,你作为业内人士,有什么深刻的印象?
  盛希泰(以下简称盛):创业板在中国就是“十年磨一剑”。记得在2000年8月的时候,证监会常务副主席范福春召集我们五六个证券公司的负责人开会,“大家赶紧准备,国庆之后要推出创业板!”后来就没有声音了。证监会每年的报告都提出要推出创业板,但是最终都没有成行。前几年,中国股市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股权分置,通过股改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推出创业板是和国际接轨,建立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一种方式,从技术上来说早就成熟了。
  青:很多青年人梦想创业,有的已经小有规模,但是他们认为创业板似乎很遥远,为什么?
  盛:就目前来看,的确比较遥远。我们目前的创业板执行标准比较严格,这是为了求稳。其实第一批推出的企业,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已经不是创业期了,有的已经很成熟,这和创业板原始的概念不太一样。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之后,它的政治意义完成了,就会推出更多符合创业概念的企业。创业板最终会和创业的概念相吻合,这中间有一个衔接的过程。
  青:通过美国香港的创业板,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或者是吸取的教训?
  盛:香港失败的教训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他们的市场就是太“创业”了,只有概念,没有基础。所以我们这里是有标准的,衡量前28家创业板公司的成长性应从增长速度增长质量增长的内部驱动因素和外部环境都要充分考察。美国的创业板有我们学习的地方,否则不会有今天的微软英特尔苹果。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也会从创业板中诞生“微软”一样的企业,因为中国的发展很惊人,中国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好企业。
  青:如果说“微软”成功是美国青年人创业的神话,那您怎么看待当前中国青年人创业这个问题?
  盛:不仅仅是青年人,中华儿女整个群体都有梦想和追求,这是我们国家发展的伟大动力。对于青年人,我认为片面地强调、鼓吹创业是浮躁的。年轻人创业就好比“长线持股”,是要有过程的。现在很多年轻人的心态很浮躁,连“热板凳”都坐不定,更何况去谈需要坚守的“冷板凳”:一些年轻人“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的心理很强,甚至渴望一夜暴富,缺乏踏实的心态。所以,不能简单地鼓励他们去创业,当老板。如果没有经过大公司的历练,他的创业理念是不完整不成熟的。去大公司锻炼一下,其理论体系,行为准则对一生也许都有好处。
  青:你的说法和俞敏洪的很像,俞在接受采访时说过,“青年人创业阶段应该在工作三年四年五年之后,因为他没有社会经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还不知道怎么处,尤其是本身也没有专业专长一般来说很难成功,90%的大学生创业全失败了。”
  盛我很认同这种观点。大公司的历练是创业最好的平台,比如你毕业后来我们公司,培训很严格,力度也很大,但是你的收获很大,包括行业理念,行为操守以及人脉资源,这都是你将来创业的资源。离开了这些因素,凭空想去建空中阁楼,基础是不扎实的,失败的可能性十有八九。
  青:但是能进入大公司的年轻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不能进入大公司而处于社会基层的年轻人怎么办?
  盛:处于基层的年轻人也要从各种社会历练中积累经验,而不是盲目无准备地创业。现在有种说法说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我认为这只是看到问题的一面。其实真正优秀的学生,他挑选的余地很大,很快就找到了工作,单位抢着要。就像我们企业,如果不提前去学校要人,那么很快那些优秀的学生就没了!如果说优秀毕竟是少数的话,那么那些不优秀甚至很糟糕的学生,更需要在社会上进一步的历练,否则何谈创业?
  青:创业板的推出提供了一种方向,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创业板对中小企业有什么意义?
  盛:对小企业来说,从一开始就规范运作是很有好处的,包括纳税,充分地披露风险,建立完善的法人监督结构。第二,通过融资,可以健康地发展。第三个就是广告效应,尤其是与民生相关的企业。
  青:您认为,一个优秀的青年领导者必须具备哪些素质?
  盛:首先要把握好方向。对事物的敏感度,对行业的敏感度,不能判断出错,也不可以滞后。第二要善于建立制度并尊重制度。比如金融行业有自己的特殊性,行业监管严格,公司的经营方向就要和监管相吻合。另外,企业领导者还要学会牺牲,要有团队意识要有长远的团队协作意识。
  青:对于创业的青年人,您还有什么经验可以传授?
  盛:年轻人有创业的意识,但是缺乏创业的力量,要踏踏实实做事业,不要好高骛远。当老板没有错,但是要有足够的准备和良好的训练。也许你永远做不了刘邦,但是做个樊哙也不错。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