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全小肠扭转一例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29岁.因脐周持续性疼痛3 h入院.患者系早餐后无明显诱因突发脐周疼痛,呈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伴腰背部牵涉痛,频繁呕吐,呕吐物为咖啡色胃内容物,无发热,无腹胀,大便未解。

其他文献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少见良性疾病,其病理表现为胃肠道被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可侵及消化道管壁的各层,诊断时应除外其他致嗜酸粒细胞升高的疾病。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预测血流感染(BSI)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年龄≥18岁、住院时间>24 h的脓毒症BSI患者205例,根据28 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160例)和死亡组(45例)。收集患者入院1、 3、 7 d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中性粒细胞比例
【摘要】 目的 改革传统实验教学方法,提高病理学实验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临床医学大专班120名学生,进行“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优化组合教学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与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对比研究。结果 PBL实验组的实验考核成绩和教学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BL优化组合教学法在病理实验教学中优于传统的病理实验教学,值得进一步实践推广。  【关键词】 PBL;病理学;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