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这里是北宋著名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故里,仅宋一代,黄氏家族就出了48位进士,有5位官至尚书,享有"华夏进士第一村"的美誉;这里风光旖旎,景色宜人,著名的"修江八景"中,就占有"双井访茶"、"石矶钓月"、"草径闲鹭"、"十里秀水"四景;这里背靠杭山,前临修河,素有"杭山拥翠、碧水扬波"的美名,这就是双井。
初秋双井
双井就在距县城7公里不远处。每年,总有那么一些时间,有意无意我都要去双井,虽是来去匆匆,但真正想静下心来为双井写点什么的念头却始终不曾有过。
第一次到双井,是三十年前我在修水一中读高中时。那个寒假,同学们相约去双井,没有车、没有路,沿着西摆街顺修河而上,窄窄的小道上长满了荆棘,划破了我们的手脚,大家还是激昂慷慨,一路唱着歌儿前行。
冬日的阳光下,双井就像一幅山水画,悬挂在不远处的山水间,远远地望去,缓缓流淌的修河上浮起一层薄薄的雾气,一弯秀水前,有村庄忽隐忽现,袅袅升起的炊烟里,不时传来鸡犬的叫声……双井,就这般如长发少女,靜坐暖阳之下,好静好娴好甜好美的一幅画。
姜伟说,双井村缘于前面河中有两口相连的井而得名。上口井深四丈,下一口井深六丈,两井相距不过数尺。这井很怪,遇涨水时,河水漫井而过,但泥沙不流入井中。这井水很特别,用井水煮泡当地所产的双井绿茶,味道特别香甜;传说如能用一颗石头投中双井,长大必定高官厚禄,荣华富贵。有一天,许多小孩聚在河边,连连用石子投井,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黄庭坚想起平素跟小孩一起“打水漂”,一个石子可以在水面上跳十几下,他找来一块扁平的小石,瞄准目标,计算好距离,手一甩,那石子在后一口井上一沉,好似投中了,忽地又窜了上来,漂落到另一口井上,“刷”地一声深了下去。一石中双井的故事却一直在双井流传下来。
如今,黄庭坚的遗骨就安葬在修河双井的正对面。日日夜夜枕着修河涛声入眠的黄庭坚,曾记否,年少时一石中双井的往事?
黄庭坚是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奇崛瘦硬,诗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其诗崇杜甫,但别有创新。提倡“脱胎换骨,点铁成金,无一字无来处”。开创江西诗派,尊为祖师。书法自成一家,擅长行、草书。笔法以侧险取势,纵横奇崛,自成一家,为“宋四家”之一。书法《砥柱铭》长卷于2010年在北京以4.368亿元创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价纪录。
在双井,黄庭坚祖父辈十兄弟,黄沔,黄滋,黄湜,黄淳,黄涣,黄灏,黄浃,黄注,黄渭,黄浚。因名中均含三点水儿,故名十龙,全部中进士。“十龙及第”后,登科者摩肩,名世者接踵,双井在宋朝共出了48位进士。
我想,这不仅是一种文化效应,而是一个地方对知识、对文化的敬畏。双井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地名,她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初秋双井
双井就在距县城7公里不远处。每年,总有那么一些时间,有意无意我都要去双井,虽是来去匆匆,但真正想静下心来为双井写点什么的念头却始终不曾有过。
第一次到双井,是三十年前我在修水一中读高中时。那个寒假,同学们相约去双井,没有车、没有路,沿着西摆街顺修河而上,窄窄的小道上长满了荆棘,划破了我们的手脚,大家还是激昂慷慨,一路唱着歌儿前行。
冬日的阳光下,双井就像一幅山水画,悬挂在不远处的山水间,远远地望去,缓缓流淌的修河上浮起一层薄薄的雾气,一弯秀水前,有村庄忽隐忽现,袅袅升起的炊烟里,不时传来鸡犬的叫声……双井,就这般如长发少女,靜坐暖阳之下,好静好娴好甜好美的一幅画。

姜伟说,双井村缘于前面河中有两口相连的井而得名。上口井深四丈,下一口井深六丈,两井相距不过数尺。这井很怪,遇涨水时,河水漫井而过,但泥沙不流入井中。这井水很特别,用井水煮泡当地所产的双井绿茶,味道特别香甜;传说如能用一颗石头投中双井,长大必定高官厚禄,荣华富贵。有一天,许多小孩聚在河边,连连用石子投井,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黄庭坚想起平素跟小孩一起“打水漂”,一个石子可以在水面上跳十几下,他找来一块扁平的小石,瞄准目标,计算好距离,手一甩,那石子在后一口井上一沉,好似投中了,忽地又窜了上来,漂落到另一口井上,“刷”地一声深了下去。一石中双井的故事却一直在双井流传下来。
如今,黄庭坚的遗骨就安葬在修河双井的正对面。日日夜夜枕着修河涛声入眠的黄庭坚,曾记否,年少时一石中双井的往事?
黄庭坚是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奇崛瘦硬,诗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其诗崇杜甫,但别有创新。提倡“脱胎换骨,点铁成金,无一字无来处”。开创江西诗派,尊为祖师。书法自成一家,擅长行、草书。笔法以侧险取势,纵横奇崛,自成一家,为“宋四家”之一。书法《砥柱铭》长卷于2010年在北京以4.368亿元创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价纪录。
在双井,黄庭坚祖父辈十兄弟,黄沔,黄滋,黄湜,黄淳,黄涣,黄灏,黄浃,黄注,黄渭,黄浚。因名中均含三点水儿,故名十龙,全部中进士。“十龙及第”后,登科者摩肩,名世者接踵,双井在宋朝共出了48位进士。

我想,这不仅是一种文化效应,而是一个地方对知识、对文化的敬畏。双井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地名,她成为一种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