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交际风格中的性别差异现象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st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由于思维方式和心理特点的不同,导致了男性和女性在交际风格中的言语差异,因此产生了“男性语言”和“女性语言”这两个概念。“男性语言”冷静客观,“女性语言”充满感情,它们在交际语境中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也给两性间的交流带来了障碍。
  关键词: 德语 性别差异 交际风格 男性语言 女性语言
  
  男人和女人构成了和谐而多样的世界。可两性间又是如此不同:衣着、举止、声音、思维方式……那么语言呢?男性和女性所用的语言一样吗?如果不一样的话,这会给他们之间的交流带来障碍吗?如何克服这种障碍,让两者的交流更顺畅、更富有成果呢?笔者将着眼于男性和女性所用的语言在德语交际风格中的差异,介绍两者各自的特点,并就如何解决因差异而导致的交流障碍提出建议。
  1.研究背景
  古希腊戏剧中保存下了最早反映语言性别差异的实例。人类关于语言性别差异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公元1664年,在相关的报告中提到:男性用语被看成是纯正的语言表达,而女性用语则被视为不规范的表达[1]。
  到了20世纪初,语言性别差异现象真正引起了语言学家的关注。著名语法学家叶斯帕森在其著作《语言:本质、发展及起源》中详细阐述了女性用语的特点[2]。20世纪上半叶,北美人类学关于印地安语的调查,为语言性别差异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总体来说,至此时期语言学对性别差异的研究都是零散的。
  20世纪60年代中叶,社会语言学作为语言学和社会学的边缘学科逐渐壮大起来。人们常用社会学用的统计方法来分析特定人群的用语特点,性别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和作用被逐步揭示出来。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欧美国家兴起的妇女解放运动的浪潮也波及了语言学,极大地推动了对性别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出现了一种新的主张男女平等的女性主义语言学(die feministische Sprachwissenschaft)。虽然近几十年来语言学对性别差异的研究范围越来越广,但语言学界对语言与性别问题仍然存在不统一的意见[3]。
  2.基本概念
  在分析语言性别差异的原因时,涉及了语言学、社会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学科。其中的主要原因有:社会地位的不平等造成了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生理方面的差异导致了语音的不同;心理特点及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导致了言语差异,笔者将要讨论的交际风格的差异也属于这一范畴。
  “男性语言”(M?覿nnersprachen)是一种客观冷静的语言(unpers?觟nliche Sprache),它以信息和事实为基础,摈弃私人感情。因为男性从小就受到这样的教育,讲话要干脆利落。并且由于性别上的强势,男性使用的语言也要为凸显他们的地位而服务,因而他们总是想在交流中占得上风和先机。“女性语言”(Frauensprachen)则是一种主观而充满感情的语言(pers?觟nliche Sprache),它注重与谈话对象间情感的联系,而不以客观事实为重。女性在讲话过程中会加入大量个人的感情色彩和主观想法,以此来消除与谈话对象间的距离感和陌生感。这也与她们从小的教育有关:女孩子必须听话温柔,所以女性的语言也显得柔和悦耳。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男性语言”“女性语言”只是适用于大部分人的概念,而个体都是不同的,例外情况暂不在笔者的讨论范围内。
  3.具体表现
  3.1表达观点和愿望
  在表达观点和愿望时,男性偏向于使用带有“大家”或“我们”的句子(Man-S?覿tze,Wir-S?覿tze),而不是以“我”为主语的句子(Ich-Sprache)。比如他们说“大家对此可能有不同的看法”(Man kann das doch so nicht sehen.),而不是“我有别的看法”(Ich sehe das anders.)。因为男性认为以“我”为主语的句子过于主观,易受指摘;而以“大家”或“我们”为主语的句子则显得客观,有说服力。而且这样能暗示与说话对象之间的距离——我保留个人意见,这在某些场合是很必要的。
  而女性则采用间接的方式表达她们的想法。当她们说“天有点冷”(Es ist kalt.)时,其实表示的是“我有点冷”(Mir ist kalt.),言外之意就是“你要关心关心我”(Kümmere dich um mich.)。用这样间接的表达方式,是想尽量避免直接提出要求,暗含了“请把窗关上”(Schlie?覻e bitte das Fenster.)的意思。人们常说“女人的心思是要猜的”,看来并不是玩笑话。
  3.2陈述事实
  女性喜欢用“我认为……”(Ich glaube...)或者“我觉得……”(Ich finde...)这样的句型来陈述一个事实,即使她们对所阐述的事实非常确定。因为她们不想对说话对象造成这样一种感觉,好像她们在用事实压倒对方,而是给对方一个交换意见的空间:如果你有别的想法或者掌握了别的信息,请告诉我,因为我了解的信息是单方面的。但是这样的表达往往会给人不自信的印象,也显得不够客观,所以在工作场合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这类看似主观的表达方式。
  相比之下,男性的表达就简单干脆多了。他们直接摆出一个事实,让人觉得不容质疑,即使对事实并没有绝对的把握。举例来说,有人向一位男性问路,而被问者认识这条路却不太确定,他仍会坚定地做出一个引导。男性用这种“坚定”的表达方式增加他们讲话的分量。这容易给人造成一种没有商量余地的权威感,而且过分盲目的自信也会误导他人。如何把握好这其中的度,是需要好好琢磨的。[4]
  3.3倾听
  讲话固然是日常交际中的重要部分,而倾听也是一门艺术。
  先举一个例子。在会话课上,女老师聚精会神地听一名男学生发言,边听边微微点头。男学生讲完后,问女老师:“您完全赞同我的意见?”女老师觉得很纳闷:我只是在听你讲话,根本没有表示赞同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误会?那是因为男性和女性对他人集中精神时所作出的反应有着不同的理解。女性在倾听时会有更多的反应,比如情不自禁地点头,发出“嗯”“呣”的语气词。其实她们只是表示自己听得很仔细,并没有表达任何观点。而男性却认为这种反应是认同他们的观点的表示,因为他们自己在传达观点的时候,是不习惯这样“不置可否”的。
  再举一个例子。吃饭时,丈夫问妻子:“你这条鱼是在哪儿买的?”他在说“这条鱼”的时候可能稍稍加重了语气。妻子听后,第一反应是:“怎么,你觉得这鱼不好吃?”而同样的话问一个男人,他肯定不会有妻子那样的反应。男性在听别人讲话的时候,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话语所传达出的客观事实,不会去分析讲话人的感情。当别人问他“鱼在哪买的”时候,他一定就事论事地回答“在超市买的”,不会想到:他为什么要特地问起鱼在哪买的,有什么不对劲吗?而女性则十分注重说话人的感情,她会去听“弦外之音”。丈夫稍稍强调了“这条鱼”,妻子就听出了隐藏其中的不满:可能因为这鱼难吃,他才问在哪里买的。这与她们自己习惯间接地表达观点有关。[5]
  4.误解与协调
  日常交际时,由于缺乏对性别差异的意识,误解在所难免。比如商务谈判时,男性和女性的谈话结构是不同的。女性会在谈话开始时寒暄几句来刻意创造一个适意的谈话氛围,而男性往往开门见山,不啰嗦半句。因为男性看重的是数据、事实和结果,而女性在意的是谈话的氛围、对方讲话的态度等。又如,在上文的例子中,如果男性将女性的倾听误解成同意自己的观点,就容易使男性得出“女性没有主见”或者“理解女人的真实思想很困难”的结论;而女性也会对男性不满意,觉得他们总是漫不经心,不能仔细听别人讲话。
  长期以来,女性虽然一直扮演着“夫唱妇随”的角色,但随着其地位的提高,两性在工作场合的交流将愈加频繁和深入。要消除两性间交流的障碍,有三个前提必不可少:尊重、体谅和平等。尊重,就是在了解对方言语特点的基础上,重视对方的言语习惯;体谅,就是在出现差异时,予对方以宽容之心;平等,就是要明白,两种语言各有特点,并无优劣对错之分。另外,两性在碰到问题时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要将自己的意念强加到对方身上,适时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就会得到不一样的答案,就会海阔天空、柳暗花明。
  
  参考文献:
  [1]赵蓉晖.语言与性别,口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杨永林.社会语言学研究:功能、称谓、性别篇.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Oppermann,Katrin
其他文献
用自制的La1-xCaxF3-x单晶和多晶固体电解质,运用阻抗谱技术研究了在0~100℃的范围内,在SO2的气氛下其电导率随温度、气体浓度变化的关系,并求出了相应的电导激活能.结果表明
对半主动控制式电流变液压悬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描述,考虑阻尼通道及电流变液的特性,建立了该悬置的动力学仿真模型.选择模糊控制作为控制算法,通过仿真计算研究了该悬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于1944年9月为纪念张思德同志而作的一篇文章,60多年前毛泽东在延安窑洞写下的这篇旷世之作,重温经典,备感意味深远。《为人民服务》道出了中国共产党
农村居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消费群体,其消费需求的增长和结构变化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利用其2010年的农村人均消费构成8个变量的具体数据,采用相
摘 要: 从黑板到幕布,再到电子白板,教学用具发展得非常快。白板的介入,不仅使教学的手段更加现代化,而且让课堂教学更和谐地交互。当电子白板成为黑板的替代品,与语文教学结合时,语文课堂教学会变得更有趣、更生动、更灵活、更吸引、更真实。  关键词: 交互式电子白板 语文教学 应用技巧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仅利用黑板和粉笔进行教学的教学模式已被摒弃,教师和学生的从枯燥的语文教育方式中解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