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识别技术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性散光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u06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虹膜识别技术应用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性散光的准确性、稳定性及可预测性.方法 采用虹膜识别引导的LASIK治疗近视散光患者97例(183只眼),按术前柱镜度数分为3组:1组(-0.50~-1.00 D)79只眼,2组(-1.25~-2.00 D)70只眼,3组(-2.25~4.00 D)34只眼;按术前柱镜轴向分为组A(循规散光)106只眼、组B(逆规散光)43只眼、组C(斜轴散光)34只眼.术前采集散瞳前后的虹膜数据和波阵面像差数据,经过虹膜识别后形成ate文件,将该数据同Orbscan角膜地形图系统产生的ote文件相结合设计手术方案形成tls文件,导入准分子激光系统,激光器对平卧位时术眼再次进行虹膜识别,确定瞳孔中心偏移量和眼球旋转角度,在治疗时加以补偿,术中三维眼球自动跟踪系统监测眼球运动.观察手术前后不同时期的视力、散光度及轴向变化.结果 术中检测出瞳孔中心总体的偏移量为X轴方向(O.41±98.90)μm、Y轴方向(109.15±141.35)μm、眼球旋转偏移角度0.83°±3.40°,术中对其加以补偿.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0.5者183只眼(100.0%),≥1.O者169只眼(92.3%),散光度由术前(-1.54±0.65)D减少为术后6个月的(-0.26±0.25)D,对术后各时间点的样本总体散光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4,P<0.01).各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检验,术后1周与1、3、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术后6个月顺规散光下降为45只眼(24.6%),逆规散光下降为31只眼(16.6%),斜轴散光上升为38只眼(21.0%),术后6个月有69只眼(37.8%)成为无散光眼.结论 虹膜识别引导的LASIK治疗近视散光效果良好,准确性及可预测性较高,是目前精确、先进、有效的散光治疗方法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 制订8~15岁双眼先天性白内障儿童生活质量量表,评价量表的效度、信度以及反应度.方法 根据儿童生活质量的定义设计,涵盖与视功能损害有关的重要指标,编制23个条目的双眼先天性白内障儿童生活质量量表.应用该量表对8~15岁的18例正常视力儿童和76例双眼先天性白内障儿童进行了量表调查.应用离散程度法、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法、区分度分析法、克朗巴赫系数法和重测信度法来筛选量表有效条目,并评价筛选后
在过去的1年里,我国眼科临床和实验免疫学研究迅速发展,相关领域包括葡萄膜炎、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等免疫相关性眼病,部分研究已接近国际水平。
期刊
期刊
玻璃样钙化物质出现在视乳头部位称为视乳头玻璃疣(drusen of the optic disc),大多数患者为双眼发病,因所在的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期刊
在AcrySof平台基础上,通过更薄的非球面光学面设计使视觉质量得以进一步的提高。
临床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奴卡菌性角膜炎(Nocardia keratitis)罕有报道[1].2005年5月我院收治了1例经临床与实验室确诊的LASIK术后奴卡菌性角膜炎患者。
期刊
期刊
眼动脉阻塞是严重危害患者视力的疾病之一,临床罕见,我科在会诊工作中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
期刊
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中心、福建省眼科研究所眼科学博士生导师徐国兴教授主译、Jack J Kanski教授主编的《临床眼科学》已经由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有16章,涵盖了临床眼科的全部内容,每章节疾病的开头都有临床应用解剖与生理的概述,便于读者对有关疾病的理解,精选的眼病典型体征及手术解剖层次的彩色照片尤为精彩,图文并茂、图片颜色清晰逼真、图解文字颇具匠心。书中除对各种眼病的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