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病人的心理护理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xiaofei3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21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108-02
  
  尘肺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后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尘肺病人受疾病困扰尤其是进入老年期后各种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加上有些社会角色的改变,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特别是患者住院后更会产生一系列相关的心理反应,所以对尘肺病人除了进行一般的护理工作外还要针对他们的生理、心理实施适当的心理护理。
  尘肺病人的心理特点包括:
  1 自卑和无价值感
  尘肺病人多年受疾病困扰,发病住院后他们对自己的病情估计多较悲观,对疾病治疗往往无信心,自卑自怜,甚至自抱自弃,拒绝治疗。
  2 敏感多疑
  大多数尘肺病人文化层次较低,沟通较困难,会以迷信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疾病,敏感多疑怀疑家属和医护人员对自己隐瞒病情,从而使得精神恍惚、身体疲惫,从而影响治疗。
  3 固执、刻板
  尘肺病人由于身体状况、经济等多方面原因使得生活方式较为刻板单一,住院后由于日常生活秩序被打乱而出现适应困难,常为此引起焦虑、烦恼。
  4 孤独与寂寞
  尘肺病人因为退休而与社会交往减少,容易感到孤独,如果他们的家属、子女不常来院看望、关心,他们会产生抛弃感,失去配偶或子女的则孤独感更严重。
  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我们认为,针对尘肺病人的心理特点,做有的放矢的心理护理,对他们身体的康复将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护理内容包括:
  4.1 尊重尘肺病人的人格与其社会文化背景。
  尘肺病人大多数年龄较大,我们应做到尊重病人的地位和人格,态度要和蔼亲切,称呼要讲究尊敬礼貌,尘肺病人大多数住院时间较长,建立起一定的护患感情,在平日相处中可以使用“王大爷,李师傅等”称呼,以拉近医患的距离,使病人有亲切感。切勿直接喊病人的床号,引起病人的反感。做各项治疗前主动征求病人的意见。对病人多次重复述说过去往事,要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不可随意打断病人谈话或表现出厌烦情绪。另外尘肺老年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健忘、眼花,护士要给予理解,说话语速要慢,声音要稍大些。以便更好的和病人交流
  4.2提供舒适安全的疗养环境。
  尘肺病人住院后设置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疗养环境能使患者較快的适应医院生活,行动不便特别是生活不能自理、丧偶或无子女的老人,我们护士更应加倍的关心、照顾,并积极对病人开展健康宣教,宣传一些基本的医学常识。比如“如何安全吸氧、如何安全输液等”
  4.3 调节好病人的疗养生活。
  对于精神忧虑的病人应根据各个病人的自身情况和特点,找出引起病人忧虑的根源,对症下药,尽量排解他们的忧虑。平时的工作中关心他们的生活需要,可允许做些安全、有趣力所能及的活动。如:下棋、看电视、散步等。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活跃病房生活。另外,老年尘肺病人内心盼望亲人来访,我们可以多和家属沟通,鼓励家属常来看望,减少他们的孤独感。
  4.4 指导老年尘肺患者克服不良心理。
  对尘肺病人的心理护理必须紧紧围绕慢性疾病病程长、见效慢、易反复的特点,调节情绪,变换心境,安慰鼓励。使他们不断的振奋精神,顽强的与疾病作斗争。心理护理与生理护理相结合进行,做到身心相互促进。例如;尘肺病人多会出现胸闷、气喘、咳嗽、咳痰的症状,易引起不良情绪,此时,我们应当做到亲切安慰并及时妥善处理,病人自然会情绪好转。又如患者除每天口服药物外还经常进行肌肉注射或静脉输液,这对于那些痛阈较低的病人来说也会引起焦虑,技术熟练的护士常常会得到病人的信赖。对于因病情反复、病程长而又失去治疗信心的病人,要多安慰鼓励。对危重病人更需要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动作轻柔,加强基础护理,使之生理上舒适,心理上也能减少对疾病的恐惧。
  参考文献
  [1]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主编金泰廙
  [2] 《老年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二版主编化前珍
  [3] 《护理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二版主编周郁秋
  作者单位:210000 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金山医院
其他文献
目前,中国处在经济转型时期,低碳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建设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环境下,在中国建筑行业中加强新材料的开发和研究工作,发展低碳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发展绿色建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分析网络安全中的系统性风险、价值性风险、技术性风险以及潜在性风险,并剖析网络安全风险的生成逻辑,其中网络离散性导致安全风险变异性增强、权
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兴起是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当代大学生需求日益多样化的客观反映。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双重影响:能够提高高校思想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所蕴涵的丰富而深刻的育人思想为马克思主义育人观的形成和确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育人观是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