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之城与城之新:上海新城与新城交通的思考

来源 :上海城市规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wang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新城发展不仅要建设成为长三角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更要成为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新型城市示范。梳理新城概念沿革、新城发展特征与规律,总结上海五个新城发展目标与共性要求,探讨城市网络中的新城定位与内涵。基于新城交通发展的瓶颈与挑战,归纳出综合交通规划的3类10个问题。面向新城规划建设的模式创新,结合嘉定新城综合交通体系研究,提出适应新城发展要求的综合交通规划体系构架、技术方法、发展策略和优化重点。为上海五个新城发展明确交通战略的应有之“新”,也可为其他超特大城市编制新城或新区综合交通规
其他文献
新能源汽车电子电气零件存在超出现有试验规范考核范围的可能性.针对这一风险,文章介绍了基于客户数据开发温度相关环境可靠性试验(HTOE和PTC)的方法,并进一步对如何调整试验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重要组成之一,承担着整个车辆的能量来源。电池包作为动力电池的结构承载部件,其设计好坏宜接关系到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需要具备较高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文章以某款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系统开发为例,基于国标规定的挤压试验要求进行了相应的仿真模拟试验,得到了电池包的抗挤压能力值和系统零部件的应力水平,并与目标值进行了比较和评估。文中的分析手段和评价方法为动力电池包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参考。
新城建设是上海“十四五”期间的重点工作。为了提高新城建设的空间品质,上海市编制和印发了《上海市新城规划建设导则》。回顾上海新城发展的历程,总结新城存在的不足,梳理当前城市规划建设领域的新理念,分析理念对标下的导则目标与策略体系的构建方法,并从活力、便利、生态、特色4个维度对汇聚共享的城市、高效智能的城市、低碳韧性的城市、个性魅力的城市等主要策略进行具体阐述,最后从“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的全过程对《上海市新城规划建设导则》的重点内容进行概述,主要包括:在规划层面,强化城市整体格局的塑造;在建设层面,细化重
在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情势下,对新城的发展历程作回溯,并以上海为例探讨新形势下的新城建设思路。首先分析新城建设的缘起与演进,包括对霍华德田园城市理念的解读和实践的介绍,以及对国内外新城的初步发展、快速发展和调整发展的简要介绍。然后解析上海新城的空间发展、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发展状况,提出亟待克服的若干薄弱环节。最后阐释规划体系变革与新城建设理念传承的关系,并探讨上海新城建设的重要思路,包括兼顾城市职能和区域职能、高效发展和能力培育、激活内生动力和营造特色,以及完善运作机制和提升治理能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