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AM/Cr(Ⅲ)体系的交联动力学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he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黏度法研究HPAM/Cr(Ⅲ)体系的宏观交联动力学,发现可将交联过程分为诱导期,加速期和终止期3个阶段。在30~60℃范围内,加速期的表观活化能Ea=56.11kJ·mol^-1。同时,采用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研究HPAM/Cr(Ⅲ)体系的微观交联动力学,可将交联过程分为快速交联阶段和慢速交联阶段2个阶段。结果表明:快速交联阶段的反应速率较慢速交联阶段的反应速率快很多,对吸光度的增加起决定作用,同时得到快速交联阶段在30~60℃范围内的表观活化能Ea=60.95kJ·mol^-1。
其他文献
通过在污泥中分别掺入铁系添加剂(氯化铁、氯化亚铁、三氧化二铁),采用化学活化法制备出改性污泥活性炭。以吸附碘值为标准,考察了添加剂掺入比例、活化剂浓度、热解温度、热解
研究了pH冲击对处理低负荷葡萄糖废水的磁性微氧活性污泥理化特性的影响.在pH=6.0和9.0的条件下对添加磁粉和无磁粉反应器微氧活性污泥进行15 d的冲击,而后调整pH=7.5进行5d
构建了以厌氧污泥作为接种菌源、以铁氰化钾为电子受体、以醋酸钠为基质的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FC),研究了MFC在不同的直接大红初始浓度下对基质的降解效果以及系统的产电性能
目的对比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以及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在胃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5例胃癌根治术后行辅助化疗的患者,分
特定组成结构的功能纳米材料在生物、能源、电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选择理想材料、控制其组成与结构、研究其形成机制一直是材料与化学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过渡金属化合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胶囊式胃肠道取样微机电系统的设计模型和控制电路,并在试验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改进,更好地实现了人体胃肠道内定时无创取样,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国内很多高校的官方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建立起了学生运营的自循环生态,即在高校微信生态圈中,学生扮演着两种角色:环境的建设者和生存者,或者说是信息的发布者和接受者。文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