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妇产科联盟Ⅰ期子宫Müllerian腺肉瘤的预后相关临床病理学特征

来源 :中华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iewong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Ⅰ期子宫Müllerian腺肉瘤患者的预后相关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

收集2005至2017年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的子宫Müllerian腺肉瘤15例患者临床资料、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其中12例随访资料完整,根据预后情况分为A(无瘤生存7例)、B(死亡或肿瘤进展5例)两组,比较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

A组与B组的患者中位年龄(43岁∶56岁)和肿瘤直径(4.3 cm∶7.3 cm)比较有一定的差异。A组病例分期均不超过FIGO ⅠB期,肉瘤成分以低级别为主(5/7),少见出血坏死(1/7),少数病例伴肉瘤成分过度生长(SO)。B组则无FIGOⅠA期病例,多见高级别肉瘤成分(3/5)、出血坏死(3/5)及SO(4/5)。A组肉瘤细胞大多数表达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CD10(均为6/7),Ki-67阳性指数大多≤20%(5/7);B组则多数不表达ER、PR(均3/5),CD10虽多数表达但范围明显减少,Ki-67阳性指数大多≥30%(4/5)。

结论

Müllerian腺肉瘤大多呈低度恶性临床经过,预后不良与分期较晚可能相关。对于FIGO Ⅰ期患者,不良预后可能与SO,高级别肉瘤形态,深肌层浸润,CD10、ER和PR表达降低或缺失,Ki-67阳性指数增高(≥30%)及出血坏死有关。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基础上多中心发生者应视具体情况进行分期。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获得性囊性肾病相关性肾细胞癌(acquired cystic kidney disease-associated renal cell carcinoma,ACKD-RCC)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组织发生及预后。方法收集2010年至2017年解放军第四一医院2例和青岛大学附属医院1例ACKD-RC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均为男性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宫颈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of the cervix,NE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至2016年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的82例宫颈NEC患者临床资料,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分型检测,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年龄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