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动手 感知现代艺术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UOQIANG6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通过对西方现代艺术鉴赏的重难点分析,结合课堂创作性感知的实践,反思总结高中美术鉴赏课堂多样性教学方法的实验,以期在今后的教学中,能以契合教学内容的灵活的授课方式开展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西方现代艺术;高中美术鉴赏;立体派;创作;感知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2-020-1
  西方现代艺术欣赏在高中美术鉴赏中是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
  说是难,首先是因为西方现代艺术思潮流派众多、面貌纷繁杂乱、标准多种多样、技法层出不穷。当学生面对杂烩一般呈现出的现代艺术作品时,会觉得不知所云;第二是西方现代艺术强调反传统,作品中摒弃了叙事性和具象的形体,使得学生在欣赏时惯性的知觉认识中的知识经验得不到应用,从而产生认知的困难;第三,“作为精神史的美术史”(马克斯·德沃夏克)理解西方现代艺术需要了解艺术作品产生的“精神气候”,艺术作品不可能脱离时代与环境而独立生成,对于这点,丹纳、沃尔夫林等与德沃夏克的观点是大致相同的,而我们的学生,对西方二十世纪初期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和艺术思潮(其中在心理学研究领域特别是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和美学领域克罗齐的直觉说)知之甚少,这也对欣赏造成了障碍。
  说是重点,这是因为西方现代艺术运动影响深远,它是西方现代工业的产物,是科学和机器的艺术表达,包豪斯运动和现代艺术运动相互影响进而相伴共生。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数字、媒体、网络造就的信息世界所带给我们的是扑面而来的图形辨识,“读图时代”已悄然而至。了解现代图形设计滥觞的二十世纪初叶的西方现代艺术运动,了解立体、抽象、达达、波普和装置等艺术的特点和精神内涵,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增强对图像理解的基本素养,从而使学生受益终生。
  一、鉴赏课不能套路化,要因课而异
  高中美术鉴赏课现在的套路化程度很深,创设情境,情景导入,问题导学,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等等环节大同小异。所谓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充分显现于课堂形式的外在表现,而内在的各个环节的衔接和课堂节奏则完全由教师掌控,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知受限于教师对教学计划的完成和教学过程完整的要求而常常被迫终止或转移。这種现象带来的结果就是学生的审美过程是不完整的,对作品的理解是浅表的。套路的课堂热热闹闹,但学生对美术作品真正的认识和感悟到底有多少尚不得而知。克罗齐认为“我们可以看出批评和认识某事为美的那种判断的活动,与创造那美的活动是统一的。唯一的分别在情境不同,一个是审美的创造,一个是审美的再造。”以克罗齐的观点,我们再来对应审美过程,这时会发现,课堂上学生的审美过程往往只经历了作品创作背景、作者风格介绍、欣赏情境创设等准备阶段和观照的审美感知与直觉美感阶段,而审美再造和效应阶段被忽视。不完整的过程,带来的是不完整的感知与认识,长此以往,美术鉴赏需要培养的审美素养也自然就大打折扣。
  打破套路,因课而异,不求面面俱到而在于典型深入,这是我们高中美术鉴赏课需要做到的地方。认真的分析每一节课的内容,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这是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一两个典型作品做深入的感知与探究,让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过程完整化,这是鉴赏教学实施过程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二、以生为本,追本溯源,动静结合
  “以生为本”不能成为一句空话,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需要教师付出很大的努力。西方现代艺术实在是太杂乱了,很多作品按照我们传统的欣赏角度是怪、丑、乱。这些区别于传统绘画表现形式的作品是如何出现又为何会出现,这个问题作为教师首先要搞清楚。当教师了解到西方现代美学研究其关注的中心不再是“美”、“崇高”、“秀雅”等传统美学范畴,而是转向于“表现”,“表现力”以及“审美价值”的时候,对作为艺术形式之一的绘画的改变也就不足为怪了。改变、打破、重构,这是西方现代艺术运动的特点。在本节课我选择立体派艺术为典型范例。立体派作为现代绘画最早出现同时也最具代表的流派之一,其创作的材料、手法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架上绘画。其多角度图像的组合与重构的表现方法能够让学生自己尝试创作一幅立体派作品,利用实验性的操作来切实感受立体派绘画的生成与特点。在做完这些思考后,我放弃了对西方现代绘画之父“塞尚”和其他西方现代绘画的介绍,以立体派为突破口,通过学生实践、创作、比较、体会、教师总结这样一个过程,希望学生能比较深的去感知到立体派的本质特点。实践出真知,当学生看着自己创作的头像上,侧面的鼻子和正面的嘴是如何“不和谐”的组合到一起的时候,我发现,他们能看懂《亚维农少女》了,那么,看懂《格尔尼卡》也就不难了。
  “有意味的形式”,是指用西方现代艺术的理论引领,这种形式的特点是突出个人心理表达,颠覆传统具象形式,使得艺术的创作更加实验化和平民化,从而使“人人都是艺术家”成为可能。西方现代艺术鉴赏对教师的要求很高,真正要上好一节课实在太难。惯例的作品欣赏、讨论和分析也许可以换一换,让学生也成为艺术家,让他们动手,在创作中去感知、去反思,未尝不失为一种方法,这当中值得尝试的还有很多。
  [参考文献]
  [1] 德沃夏克著.陈平译.作为精神史的美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 沃尔夫林著.潘耀昌译.艺术风格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3]克罗齐著.朱光潜译.美学原理.作家出版社,1958.
  [4]克莱夫·贝尔著.薛华译.艺术.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对广州市南武中学近三年来探索开设漆艺课程的策略路径和取得的成效作了具体分析。简述了就如何在国家和教育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下,漆艺在中学开设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让中学生得到漆艺的教育和文化传承。并从实践中得出在中学开设漆艺课程也是可行的。漆艺教学纳入中学美术课程中能走出漆艺传承的困境,重振漆艺辉煌!  关键词:中学 漆艺;课程 路径;传统文化  中图分類号: G632.4 文献标
摘 要:写作,学生常说没有素材,其实写作素材都在身边,特别是江南地区,人、事、物都可写、可感、可悟,只要留心。所以,帮助学生学会挖掘身邊的写作素材,成为必备的作文教学事项。  关键词:写作;乡愁;素材;挖掘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4-107-2  写作,学生往往更倾向写议论文,因为素材好找,名人名言、励志故事,各种“作文素材”都整理齐
摘要:校本研修是老话题,但对我校这样一个教科研能力低下和校本研修薄弱的学校来说是个重要的课题,所以,本文就精心设计的调查问卷整理实际信息,跳过问题和信息表象,剖析深层次原因,采取一一对应的基于问题式的解决办法,以便切实解决我校的校本研修问题。  关键词:追根求源;对症下药;校本研修  中图分类号:G633.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7-008-2  校本研修是促
摘 要:试卷讲评是数学科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起着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总结经验、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作用。为了使试卷讲评达到理想的效果,本文从试卷评讲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有效评讲等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试卷讲评;优化;主动性;讨论反思;提高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2-094-1  试卷讲评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
摘要:部编教材对初中学生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再塑生命的人》为例就默读教学提出了自己的实践思考,笔者以为感知型默读和咀嚼性默读是提高学生默读能力和水平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教学实践;感知性默读;咀嚼性默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5-077-2  《再塑生命的人》一文是初一教材第三单元的自读课文,本单元的单元目标之一是“学习
摘 要:笔者通过近两年分层次高中化学走班教学的实践发现:从组织策略出发做到优化师生资源,尝试动态走班,明细管理制度,优化结构体系,可以提高分层走班效率;从教学策略出发备学生、备课堂、备作业,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评价策略角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工作热情。  关键词:高中;分层;走班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3-037-2  
摘要:听完肖老师执教的《一颗小桃树》讲座,心里很受启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进一步的思考。他的执教内容看似浅显,背后却彰显知识的丰厚和连贯性:散文文体教学侧重点的呈现、教学流程切入点的巧妙、教学设计详略取舍的得当、教学过程明暗线的并行不悖以及从学生角度来讲,学生思维的洞开、应对挫折的思考以及拼搏意识的唤醒等。看似一篇不起眼的自读课文,在他的教学推进下,却也深显奇妙,真可谓“细节见功力,慢中有奇珍”。 
摘 要:在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本文通过在篮球运动中所发生的踝关节损伤进行调查与分析,指出导致篮球教学中踝关节损伤的原因主要有准备活动不充分、自我保护意识不足、技术动作不正确、身体处于疲劳状态、注意力不集中、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场地器材设施、天气状况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以减少篮球教学中不必要的损伤,引导学生科学安全地进行篮球运动。  关键词:篮球运动;踝关节损伤;预防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随着教育部门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学校和老师越来越重视学生在高中的学习阶段的自主学习情况。在传统的教学方式里,通常都是延续这老师讲学生在下记的上课状态,学生没有完成的参与课堂,长时间下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培养,丧失了一定的学习热情和在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学案教学是最年来被老师广泛引用的新型教育方式,充分的培养了学生的独自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就以学案教学
摘要: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最传统的教育理念是先学后练。但教育学者所提出的项目式教学法,其意义指的就是效仿西方的教育方法先练后学。即先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最后再由教育工作者完善整个内容体系。  关键词:项目教学;中职语文;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9-041-1  随着现今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我们越来越不难发现,传统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