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自主探索』建构数学想象殿堂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daye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主探索”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启发导学为基础,以学生的主动探索为主线,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手段,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自主探索;创造;探究
  在《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将越来越成为一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这段话精辟地阐明了教师在课堂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教师从传道授业者转换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而“自主探索”教学模式就是这种角色变换的突出体现。
  “自主探索”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启发导学为基础,以学生的主动探索为主线,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手段,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的教学方法。这种教法运用创设情境、优化手段、大胆猜想、组织讨论等方式,给学生创造一种自主探索的氛围,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全面启动学生的智慧,体现了高度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融合了教与学的和谐性。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
  俗話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求知欲望的基础,是获取新知的开端。而兴趣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建构教师、学生、课程和多媒体相互融合的教学活动过程,是课题研究的核心。创设情景的方法主要有:运用实验,操作创设情景;通过讲故事创设情景;联系现代化科技创设情景;联系日常生活创设情景;精心设疑创设情景;借助教学媒体创设情景等等。如,在讲解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平移》时,上课一开始,我就通过电脑动画的形式创设两个悬念:
  ①在图中我们能看到很多与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图形,同学们知道这些图形有哪些是平行的吗?
  ②下面是一对筷子,同学们看看这对筷子怎么摆的才是平行呢?
  这样,通过活泼的动画效果,直观的图形,快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为新课的讲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主动、积极、活跃的状态,带着追求知识的渴望和疑问进入探求新知的过程。在教学中还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创设动态具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这样巧妙的引入可以创设化静为动,化弱感为强感的动态学习氛围,一开始就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诱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索。
  二、优化手段,放手探究
  使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去优化课堂教学,打破“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讲到底”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运用原有的知识去揭示、总结、理解新的知识。这样极大地鼓励了学生主动学习,自觉探究,积极创新的欲望。如:在讲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借助电脑拼图的方式,用多种方式,拼合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并让学生利用备好的三角形纸板,通过剪、贴等方法,自己动手操作拼合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让学生自己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目的是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探究新知提供广阔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由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积极的探究知识,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潜力,让他们感受到,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字与图形,实际上蕴含着奇妙有趣的内涵,吸引他们不断地发掘、探求。
  三、大胆猜想,探索求证
  在“自主探索”教学模式中,猜想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通过提供感性的学习材料,适当进行启发,让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指向,学生凭着对学习材料的直接反应作出大胆的猜想,这样既可避免学生盲目猜测,又能唤起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欲望。如在讲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我引导学生观察并大胆设想“三角形的三边有什么关系?”然后组织学生自己证明,验证猜想,探索出新的知识点。事实证明,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扬民主,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不但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而且以极大热情和耐心听取学生的各种猜想,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触类旁通,培养他们自觉探索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
  四、组织讨论,共同探究
  对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进行讨论是“自主探索”教学模式中的重要环节。这种讨论可以让每一位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集思广益,互相交流,从而达到发现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如在讲解《梯形》中的辅助线添加方式时,可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想办法把梯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你有几种办法?哪种方法对该题的证明有帮助?通过激烈讨论,共同寻找出多种辅助线添加方式。不但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还加强了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饶有兴味。又如在讲解《2、3、5倍数的特征》时,针对生活中的实例:某公司员工每日生产产品数如下(单位:个)
  经理称:我公司员工每日生产水平高,每日平均生产20个。
  职员C称:我生产的数量是18个,在公司算中等水平。
  职员D称:我生产的数量是21个,在公司算优秀水平。
  让学生讨论:“你认为用哪个数据是2 的倍数,哪个是3的倍数,哪个是5的倍数?”结果,学生们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巧思如云,这道极平常的题目,让学生们演绎得异彩纷呈,大家资源共享,好法共赏,使整个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让学生最大限度地突破知识体系的“茧缚”而焕发出个体生命特有的灵气和才智,集体创造力在这里被充分激发和展示。
  五、开放习题,延伸探索
  传统的习题讲解方法是:教师在课后精心准备后,在课堂上以教师的讲解为主的表演方式。在这种讲解方式下,往往会埋没学生的闪光点,不知不觉扼杀了学生的探索。学生学到的只是教师严谨的逻辑推理,而缺乏创新意识。而使用开放性习题教学可以弥补这些不足。开放性习题常有以下几种:
  1.一题多解型。例: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时114分,那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
  解决方法1:
  114×20=2280(利用旧知,先算20圈的时间)
  114×1=114
  2280 114=2394
  解决方法2:
  114×21
  =114×7×3(用21看成“7×3”)
  =798×3(利用旧知,多位数乘一位数)
  =2394
  解决方法3:
  114(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行类推)
  ×21
  114......114×1
  2280.....114×20
  2394
  这样,通过多种解法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他们探索的兴趣。
  2.结论或已知开放型。例:怎么样把50千克含盐10%的盐水变成含盐20%的盐水?这是一个典型的数学开放题,即贴近生活又离数学知识不远。这种题,充分调动了学生钻研与探索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发散思维与创新意识。
  3.探索型。例: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后,可设计这样的练习题:“用16厘米长的铁丝,围成几种边长是整厘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它们的周长一样吗?它们的面积呢?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练习既为学生探索创设了条件,又拓展、延伸了课堂教学。
  在课堂上或课外,有意识地使用这些开放性的习题,可以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乐趣,使学生养成了一种善于辩证思维,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的好习惯。
  总之,“自主探索”教学模式更注重让学生学习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学习自主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逐步提高学生探究新知识的能力,不但为学生打开想象的翅膀,在数学殿堂自由飞翔提供条件,还为他们走向社会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和无限的发展空间。
  参与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莱斯利·P·斯特弗等主编,高文等译.教育中的建构主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摘要】智慧课堂的有效生成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个核心理念,云课堂和日常的课堂教学相比,学生主要是自学为主,师生互动较少。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生性活泼,如何吸引学生,让学生保持学习的专注度,这要求课堂教学设计巧妙,让孩子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美术课堂中生成性因素,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中通过以趣诱导的“四趣”教学策略,激趣导入、奇趣授课、启趣示范、妙趣展示,通过点拨、讨论、探究等方式,引导
【摘要】现如今,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需改变传统的一些教学诟病,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结合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真真正正地把握知识技能,从课堂中收获一份属于自己的喜悦,培育学生对未来美好的世界观、健康的人格。  【关键词】有效课堂;美术;教学方法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在单位时间内完成高效率教学,尽可能多完成教学任务,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充分体验求知的过程,在知
【摘要】幼儿的安全与健康排在幼儿园工作的首要位置。本文根据农村幼儿园的工作实践,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完善园本课程、创设安全教育环境、借力家长资源等多种方式,探索有效开展农村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策略,把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环节当中,丰富、提高幼儿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教育;实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是保
【摘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教师的根本使命就是教书育人。在这个教书育人的路上,我们作为教师中特别的角色——班主任,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或尝尽酸甜苦辣咸,或曾经丢失过本心,迷失于教育以外的世界。但回过头来看自己的班主任生涯,总是难以忘怀,唏嘘感慨。我的班主任工作总结起来就是修得一份静心,带着宽容、平等、关爱的情感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德育;班主任;小学生;教育  班主任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备受教师的欢迎,尤其是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把各种文字、图形、动画和声音融为一体,打破课堂时空的限制,把英语课堂引领入一个全新的境界。本文主要与大家分享教师如何巧用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开阔国际视野,提升自己的审美情操,帮助学生成为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的人的具体做
【摘要】鄉村小学生由于各方面的条件局限,因此明显表现出能力上的不足、自信心的缺乏。针对以上情况,结合学校实际,决定乘着创建学校特色这股东风,着力从健美操这项体育项目找突破口,开发“活力健美操”校本课程。本文旨在浅谈我校开展健美操校本课程的做法,从采用健美操教学,不仅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兴趣,而且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增强自信心、表现力等方面证明健美操作为校本
【摘要】“创客思维”来源于创客教学模式,指的是把脑海中的创意转化为现实,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创客思维更贴合小学生思维特点,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融入创客思维培养,开设信息技术第二课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践,提升小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引导学生体验信息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创客思维;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创客教育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开辟了新的路径,教师要深度挖掘学生兴趣点,引导学生在玩
【摘要】长期以来,我们都在寻找弥补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练习环节机械、重复、枯燥缺陷的办法。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出现,让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信息化出现了新的契机:利用AI平台技术推动课堂练习设计、组织和实施的发展,提升数学课堂效率。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利用“数学双线课堂”,实施“课前预练习——课中递进式练习——课后辅助练习”的课堂练习模式,追求实现练习情况的实时反馈、数据化客观评价,期待以借AI之能力,创
【摘要】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可以积极渗透心理素质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本文探讨了高中美术教育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促进作用,并详细探讨了美术教学中心理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为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育人价值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美术;心理素质;健康教育  高中生面临沉重的学习压力,而低俗的网络文化、不良的社会风气,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埋下隐患。而心理素质教
后进生往往容易受到一些教师和同学的冷落甚至歧视,其中一部分后进生在不同程度上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准备一“混”了之。对待这类学生,如果教育方法不恰当,不但会把他们赶上“破罐子破摔”的道路,还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与自尊心,导致他们可能误入歧途;反之,如果教育得法,会促使他们不断进步,最终跟其他学生一样,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可以说,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教育工作重要的一环。那么,该如何才能有效地转化后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