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人“脸面”的社会功能——“脸”与“面子”的含义

来源 :社会心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dn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若从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脸”与“面子”加以界定,我们可以简单地说,“脸”是一个中国人通过印象整饰和角色扮演在他人心目中形成的良好形象;“面子”是一个中国人在社会交往时依据自我评价希望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所应有的心理地位。据此,其特征可以清楚地表现为:1、他们是中国人独有的心理和行为;2、他们只有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才能形成;3、“脸”是通过装束、言辞、表情或动作形成的形象;“面子”是因社会角色的差别而在别人心理上产生的重视程度;4、他们和身份、地位、角色相联系。
其他文献
在中国电视发展进程中,栏目充当着重要的角色,让栏目独具个性、风格鲜明是电视人共同的追求目标。通过对原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栏目音乐包装的解析,可以发现,音乐是风格定位的
近年来对视觉搜索的研究众多,其中由Treisman和她的同事最早提出的特征整合理论(FIT)在过去的30年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间也有很多学者对此现象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及模型。
本文对Baumeister等关于自尊水平与暴力行为之间关系的理论进行介绍,即容易产生暴力行为的人不是传统观念所认为的低自尊者,而是有自恋特征的并且具有不现实、不稳定、浮夸性质
应用心理学的问卷测量方法对外部效应这一经济学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对外部效应的价值评价与激励机制的研究,指出在从事有外部效应的生产活动中,人除了遵循利益最大化原则外,对正
在对丽水市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生态功能区的科学划分。基于生态功能分区提出产业选择和环境政策要求,为丽水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