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臼双柱骨折术后异位骨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ewei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髋臼双柱骨折术后并发异位骨化(H0)的影响因素.方法 自2001年4月至2006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93例髋臼双柱骨折患者中,男147例,女46例,平均年龄34.4岁;合并颅脑外伤31例.损伤1周内手术者15例,1~2周者121例,2~3周者34例,超过3周者23例.回顾性对手术方法、伴发损伤、伤后延迟手术时间等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对髋臼舣柱骨折术后HO形成的影响.结果 手术平均耗时238 min(150~330 min),术中平均出血1453 mL(450~4400 mL).平均随访44.2个月(14~84个月),HO发生率为39.9%(77/193),其中Ⅰ度39例,Ⅱ度23例,Ⅲ度15例,手术时间与HO严重程度无显著相关(R=0.207,P=0.071).其中颅脑外伤组14例,非颅脑外伤组63例,两组HO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9,P=0.891);伤后不同时期内手术后HO发生情况分别为:1周内2例,1~2周者38例,2~3周者21例,大于3周者16例,延迟不同手术时间的HO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9,P<0.05);HO分级与疗效无显著相关(R=0.041,P=0.722).手术切口中清除坏死的臀小肌后,仅15例(7.8%)发牛严重的HO.结论 髋臼双柱骨折术后HO的形成与是否伴有颅腩外伤无显著相关,与延迟手术时间高度相关,清除坏死臀小肌和手术区域其他坏死肌肉可以减少术后HO的形成。

其他文献
本刊创刊十周年庆典结束后,召开了《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第二届编辑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会议由《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金丹副主任主持。中华医学会罗玲副秘书长、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袁桂清副社长、蔡丽枫副社长出席了此次编委会。共有66位编委及通讯编委参加了此次会议。首先,《中华创伤骨科杂志》总编辑裴国献教授进行了讲话。
期刊
乘坐东方快车;租下奈克勒岛;艾丁堡城堡探幽;漫游托图加斯海湾;穿越撒哈拉沙漠
期刊
目的 探讨π型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中青年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5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中青年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21例,根据AO分型:A3型5例,C2型7例,C3型9例.术前掌倾角为-34°~21°,平均-15°;尺偏角-10°-21°,平均14.5°;桡尺骨相对长度-2.0~0.5 cm,平均-1.2 cm.均采用π型钢板内固定加自体髂骨移植术,术后平均石
Summary  Evidence from one meta-analysis (12 studies) and five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ies, totaling more than 150, 000 subjects, suggests that BMI is a significant prog-nostic factor for hip frac
期刊
岁月的年轮一晃就是40个春秋,带着孩提时代的梦想,1986年8月我以优异的高考成绩,跃出湖南的“农门”,成为一名令人羡慕的第一军医大学首届六年制大学生。由于工作的多次变动、加上多年部队生活的熏陶,造就了我较强的适应能力。
期刊
卫生部10日公布最新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7月全国(不含港澳台)共报告法定传染病673472例,死亡1253人。
期刊
由江苏省手外科临床医学中心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手外科、南通大学手外科研究所主办手外科的应用进展和微创的概念(上肢骨与关节损伤)继续教育学习班于2009年10月29日-2009年11月1日在南通举办,在研讨会期间将由南通大学手外科教授汤锦波讲授《腕关节不稳定和远端尺桡关节损伤的基本概念》,
期刊
卫生部日前公布了2007年10大卫生新闻,其中党的十七大确立“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目标居首位,“牙防组”、“拒绝签字致孕妇死亡”等事件也入选其列。
期刊
期刊
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共同举办的“《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创刊十周年庆典暨2009年学术年会”于2009年9月11-13日在广州南方医科大学枫林堂召开。参加庆典的领导、嘉宾及与会代表近300人。9月12日上午《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创刊十周年庆典仪式在鲜花簇拥、灯火辉煌的南方医科大学枫林堂隆重举行,庆典仪式由《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主任王钢教授主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