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z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把激发运动兴趣作为一项基本的教育理念呈现出来,可以看到兴趣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深刻地体会到:有一部分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但不喜欢体育课,还有一部分对体育一点兴趣都没有。这主要有三点原因造成:1.应试教育对孩子的影响;2.学校条件有限,场地器材不足;3.体育教师自身的素质以及教学能力的高低。
  激发学生运动积极性可以从下边几个方面努力:
  
  一、更新观念,改变认识
  
  兴趣是学习自觉性的起点,也是成才的起点。教师应该从现代体育教育的意义和目的等方面出发,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来宣传体育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正确认识体育在人一生中的作用,改变他们的认识。
  
  二、结合学校实际,改善条件
  
  良好、整洁、安全的运动场地及齐全的器材能很快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欲望,体育的发展也是学校的一面窗口。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积极配备充足的体育器材,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提供有利条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校的特点,与学生一起自制一些乡土器材,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运动给他们带来的乐趣,从而增加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向往。
  
  三、教师应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
  
  在现代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充实自己的业务能力。在教学中,施展自己别具风格的教学艺术和优美大方的示范动作,去吸引更多学生的关注,让他们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和观看优美示范动作,对体育产生一种美的享受,从而激发他们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四、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努力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我们应该做到:1.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2.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3.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
  
  五、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这一基本理念,不单纯是理论和观念的问题,它应该鲜明而具体地体现在我们体育教学中。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让所有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练习的全过程,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尽管这些方案和要求有时是不合适的,但它却调动了全体学生共同参与,代表了每一位同学的心声。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对此加以正确适时的引导,有选择地把它们渗透到教学中。时时关注学生,以他们的发展为中心,确保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体育课就是要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增长知识,锻炼身体,培养意志。有了乐趣才会调动学生的兴趣。
  作者单位:河北省永清县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在四川的一所重点中学,有一位全县唯一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的教师,四十六岁去世于高考前夕。临终前,他还一再要求继续向他的学生及女儿隐瞒实情,好让他们做好高考之前的最后冲刺。等到高考结束告诉其学生时,已是十多天后。但学生对于他的过世甚是冷淡,乃至无动于衷。究其原因,原来是这位老师生前对学生素以“严格”著称,进入高三后,这种“严格”甚至到了让人难以承受的地步。比如他要求自己班上的学生每天早上比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