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对疼痛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实验诊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wenyin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明在诸多慢性疼痛疾病中,女性的流行比率要明显高于男性。因此镇痛药物使用频率方面,女性也要高于男性[1-3]。尽管存在差异,但各类实验分析均得出疼痛存在性别差异的结论[1,9],临床研究也一致表明在疼痛的类型、敏感性、程度和阈值方面存在着性别差异。目前研究表明,在疼痛性疾病中性别差异较大,而在术后疼痛中则性别差异较小,其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手术类型及手术方式[1,10]。本文就目前可能导致疼痛性别差异的各种因
其他文献
MicroRNA(微小RNA,miRNA)是一类大小约19-25nt的短链非编码RNA,人类已发现1000多种miRNA,参与调节了人60%以上的人类基因[1]。MiRNA由RNA polymeraseⅡ转录成较长的初级产物p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