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中世纪修道院群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el_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斯图代尼察修道院兴建于1190年,是塞尔维亚历史上最重要的修道院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起初,这座修道院规模并不大,后来随着人们的不断修缮和扩建,教堂数量不断增加,顶峰时甚至达到14座。遗憾的是,这14座教堂现今大多不存,或毁于战火,或败给岁月,最终只留下3座。
修道院墙面上的湿壁画内容丰富,色彩艳丽,具有无限的艺术感染力,是塞尔维亚乃至整个东欧地区的艺术瑰宝。
通花石窗、花卉图案、几何图案等特征,是莫拉瓦建筑风格的重要标志,也被广泛应用于塞尔维亚宗教建筑中。

  距离斯图代尼察修道院60公里处,还有一座日查修道院,建造年份仅晚于斯图代尼察修道院十几年。走进日查修道院,在门廊上方,两排湿壁画描绘着众多天使和圣人,整齐地注视着每一个来客,如此高级别的“迎宾大道”在塞尔维亚绝无仅有。另外,这里还经历了尼曼雅王朝另一大事件——斯特凡·尼曼雅二世加冕。1219年,塞尔维亚东正教会正式获得了独立地位,第一任大牧首便由尼曼雅王朝的开创者,斯特凡·尼曼雅一世的三子——圣萨瓦担任,并在日查修道院为他的二哥,斯特凡·尼曼雅二世举行加冕仪式和涂油礼。   原则上,塞尔维亚的国王可以在任何一座教堂加冕。但是人们认为,如果国王没有在日查修道院接受涂油礼的话,就不能被民众承认是真正的国王,由此可见日查修道院的地位是多么崇高。

传承:莫拉瓦建筑流派塞尔维亚修道院走向巅峰


  盛极而衰几乎是每个王朝的必经之路。
  1355年,正当尼曼雅王朝达到极盛,时任统治者斯特凡·杜尚却突然暴毙,王朝命运也自此多舛。继承尼曼雅王朝的,是一位塞尔维亚贵族,后世称之为拉扎尔大公。但拉扎尔大公没能挽救王朝衰落的局势,自己也在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中不幸罹难,王朝的重担辗转落到了其遗孀米莉察大公妃的身上;数年之后,米莉察大公妃之子斯特凡·拉扎列维奇长大成人,继承了王位。这一段统治时期,被称为拉扎列维奇王朝。
  拉扎列维奇王朝的几位统治者均十分注重宗教发展,塞尔维亚目前保留得比较好的历史建筑大多数兴建于这一时期。尤其是数量庞大的修道院群,创造了塞尔维亚独特的莫拉瓦建筑风格。现在通常认为,第一个成熟的莫拉瓦流派的成品,是拉扎尔大公主持兴建的拉瓦尼察修道院,他也最终安葬在了这里。
  拉瓦尼察修道院兴建于1375年,其中央教堂的九角圆顶塔楼,以及周边的四个八角圆顶塔楼,是莫拉瓦风格的一大重要标志。教堂里随处可见的通花石窗,花卉图案和几何图案等特征,也被广泛应用在其他塞尔维亚宗教建筑中。除了建筑外观,拉瓦尼察修道院内部还有精美的圣幛和内饰,珍贵的拉扎尔大公石棺,至今仍然吸引不少塞尔维亚人专程前去朝拜。
左页图为修道院内部的场景:富丽堂皇的装饰,有圣幛将祭坛与正堂隔开,是典型的东正教风格

  在整个拉扎列维奇王朝时期,塞尔維亚所兴建的修道院数量众多,但所有的修道院,不仅是修道和祈祷的场所,还是塞尔维亚的学术和文化中心。在中世纪,很多顶尖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人才都是修道院的修士,他们在这里进修和研发科技,留下了诸多的重要手稿和文献。

坚守:奥斯曼帝国的铁蹄之下塞尔维亚人不屈的精神


  随着历史的发展,日益强盛的奥斯曼帝国四处侵略,塞尔维亚自然无法避免。修道院作为塞尔维亚文化和宗教的代表,成为了奥斯曼帝国的首要攻击目标。于是,为了保护宗教信仰,也为保护学术人才以及大量的贵重珍宝,塞尔维亚的修道院建造了完整的防御体系。
  在这段时期兴建的所有修道院中,马纳西亚修道院是一个里程碑,也被认为是塞尔维亚修道院的巅峰之作和最后绝唱。1406年,在面临奥斯曼帝国不断入侵的严峻形势下,斯特凡·拉扎列维奇主持修建了这座宏伟壮丽的修道院,它将“宗教建筑 防御工事”的模式发挥到极致,在这座修道院的外围,矗立着11座巨大的塔楼与高大的城墙,如同一座森严的堡垒,将教堂等主体建筑庇护其中。
  然而,这些看似完美的防御工事,并不能阻止奥斯曼帝国疯狂扩张的野心。1459年,奥斯曼军队再次袭来,风雨飘摇的塞尔维亚无力抵抗,所剩不多的领土被不断蚕食,最终全面沦陷。侵略者的铁骑如同浪潮一样涌入修道院中……如今,塞尔维亚保留下来的200余座修道院,几乎全部都遭到过奥斯曼军队的破坏。整座国家内被毁坏的建筑,被凿掉的湿壁画,被洗劫一空的圣幛比比皆是。
  王国的灭亡,并没有影响信奉东正教的塞尔维亚人的坚韧与虔诚,奥斯曼帝国统治期间,在塞尔维亚大力推行伊斯兰化,但收效甚微。

  奥斯曼帝国统治塞尔维亚的400年间,塞尔维亚人仍然艰难地维系着东正教的信仰以及中世纪的修道院,不断秘密转移珍贵的圣物、手稿,甚至是修道院内供奉的圣人遗骸,以求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信仰和文化。
  最重要的是,物质的东西可以毁掉,但是信仰的精神不灭,塞尔维亚至今仍是以东正教为主体信仰的国家。而200多座如同珍宝一般散落塞尔维亚各地的中世纪修道院,不仅仅是塞尔维亚历史的瑰宝,更是塞尔维亚人坚韧不屈精神的寄托与缩影。
其他文献
说MOTOKRZR与MOTORIZR灵气逼人,也许有人会觉得似乎不搭界,不过这两款产品所透露出来的气息的确能让见到它们的人有心驰神往之感——因为它好像穿透了某些鸿沟,给予我们一个空间,一个可以在浩瀚蔚蓝的宇宙太空中漫步与想像的空间。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
柯达(Kodak)V610可谓是一款独具匠心的产品,这点集中表现在柯达将两枚施奈德(Schneider-Kreuznach)镜头安置在不足3cm厚的机身内,其中一枚为3倍光学变焦镜头,焦距相当于传统135相机的38mm~114mm,另一枚3倍光学变焦镜头则负责望远端拍摄,焦距相当于传统135相机的130mm~380mm。如此接力的方式,使得V610的拍摄距离达到了十倍光学变焦的水准,加上小巧可人的
消费者就是上帝的理念早已不新鲜,但很多厂商只是在售前服务上把咱消费者当作上帝,在售后服务上消费者是上帝还是孙子只有消费者冷暖自知了。但今年来自消费维权阵地上的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套用以前广播喇叭里面的话说,全国形式不是小好,而是大好。最近又传众多日本数码相机厂商要召回部分数码产品。换零件不用花钱?很多人怀疑是不是耳朵出了问题,怎么坐在家里,也没打官司,也没找记者,就有商家主动来给咱解决问题?一资深
黑天鹅的童话  冬天是演绎童话的季节,液晶电视则是演绎生活童话的精致道具。TCL炫律L46H6IF液晶电视的设计高贵典雅,卓而不凡,好似液晶电视中的黑天鹅,是一个存在感十足的童话主角。夺下今年法国IANUS大奖的它,炫黑高光面板夺目度十足,与下方银色金边和航空级铝材底座相得益彰,贵气横溢。因为经过特别设计,壁挂时可以轻便地收进机体下方。座放于电视柜上,底座可以从整机底部伸展出来,浑然一体。可以左右
脱胎换骨的改变意味着什么?一鸣惊人还是一败涂地?相信对于一个有着远见卓识的团体来讲,这往往并不是一场纯粹靠概率的赌博,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抉择。以往,德国森海塞尔(SENNHEISER)的产品策略给人沉稳、低调甚至有些保守之感,虽然不乏精品,但那也多是为发烧友、“Fans”们茶余饭后之谈,不免脱节于求新求变的前沿大众的胃口。
胡先生  职业:公务员  年龄:38岁  购买机型:TCL LCD 47K73  经典语录:实用才是硬道理。  购买理由:我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当初选择购买液晶电视有三大标准:首先质量要过硬,其次要有品牌知名度,第三是性价比要好。而TCL全球化的研发实力给K73提供了最佳的质量保证,而且价格适中。使用体验:从我第一眼看到TCL K73液晶电视时,感觉就非常不错。作为一款47英寸的大屏幕液晶电视,其轻
特别版,有周杰伦在里面    入手周杰伦版E2,再在脑海中回放—下数月前体验普通版x2的画面,立马就在外观上分辨出了两款E2的不同:周杰伦版冗2两侧的装饰条采用了更为跳跃的亮橙色,明快的色彩可以让这款田在你的手中立刻被人识别出来,同时自然也能让人马上感觉到你“周杰伦Fans”的身份,而与手机两侧橙色背光的快捷按键交相呼应,更让E2变得活力四射。没准儿原来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就能因为这样一部E2手机,
▲造型雅致、做工精良的苏州檀香扇,不仅仅是一件纳凉的工具,更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2006年,其制作工艺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古以来,苏州就是传统手工艺术之乡,随着无数精美的手工艺品走出苏州,苏州手工艺术早已享誉世界。而苏州檀香扇,就是其中的代表。  苏州檀香扇,不仅名列中国四大名扇之一,更有“扇中之王”的美誉。檀香扇,顾名思义,就是用檀香木为主材料制成的扇子。檀香木,又名旃檀,木质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1200多年前,李白流放夜郎,途经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听笛而慨世,“江城”一名成为武汉别称名扬千余年。一如“江城”之称,武汉的脉络是由水建构的:2.3亿年前,武汉沉于海底,斗转星移,剧烈的地壳运动变海为陆,在180多万年前形成了武汉现在地貌的雏形。当中华文明逐渐进入史书的记载,包括武汉在内的浩瀚“云梦泽”成为秦汉秘境,古云梦泽在
▲作为曾经文人漫步的京都哲学之道,如今也成为学子、游客驻足的思考圣地。琵琶湖分流流过,春季落“樱”缤纷,秋季红叶飞舞,寺庙神社沿道分布,在这里仿佛回到了大正年间的京都……  1911年初的京都一隅,一位名叫西田几多郎的中学教师散步在渠边小道上。在他的身旁,静静流淌着琵琶湖的疏水,远处的寺庙覆盖着一片白皑皑的积雪,钟鸣声响起,一簇积雪颤巍巍地从树枝上掉落,融进了脚边的泥土里,一片宁静祥和。  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