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小学英语高年级阅读课post-reading教学活动环节设计的主要问题,如目标定位不明确,教学实际脱离学生实际等问题,探讨了post-reading教学活动设计的原则、活动有效方法。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英语阅读课 post-reading 教学活动设计
一、引言
阅读不仅是语言学习者需要掌握的语言技能之一,而且也是学生获得语言输入的有效途径。有效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语言知识,培养语言能力,扩大视野,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
目前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一般以pre-reading、 while -reading、 post- reading三个环节展开教学。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体验学习的快乐,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然而,笔者通过课堂观察发现目前小学高年级阅读课在post- reading教学活动设计上还存在很多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倾向:
1.目标定位不明确
在展开post- reading这一教学环节时,个别老师过度的关注阅读材料中的语言形式,在学生明明已经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仍然采用填空、判断、回答问题、匹配等方式一遍又一遍的测试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对语言点的掌握情况,将有趣的阅读课上成了reading comprehension。
2.活动形式盲目,脱离学生实际
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初步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其对语言学习的兴趣。笔者经常发现一些活动设计追求所谓的热闹活跃,设计上不仅脱离文本主题,而且忽略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
二、post-reading教学活动的设计原则
1.真实性和关联性
为在丰富、自然的语言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在进行post- reading教学环节设计时,要考虑到活动设计的真实性和关联性。活动设计应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相互依存,步步升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通过每一项教学活动逐步发展,使教学阶梯式递进。
2.趣味性和多样性
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儿童的语言的学习状态会达到最佳。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到活动形式的趣味性和多样性。要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通过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有效性和一致性
保证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承载知识、技能、信息的语言输入活动与表达、运用等输出活动在形式、内容方面保持一致。在进行post-reading环节活动设计时,教师要保证语言输入与输出活动相一致,为语言发展搭建合适的支架。
三、post-reading教学活动设计
1.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在角色扮演的活动中,不仅文本情节得到了再现,而且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将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起来,能力得到了锻炼,兴趣也有了提高。
在学习典范英语The Motorway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分组扮演小村居民到听证会上抗议高速公路的修建。在准备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制作抗议的横幅、海报等道具,而且需要对文本进一步加工和延伸,而在表演的过程中,不仅小组里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机会,重要的是,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村民发现美丽村庄即将被高速公路破坏时的愤怒和着急。
2.复述
复述活动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个人复述,也可以小组合作,可以先口头,在笔头,也可以用不同的人称转述。可以结合不同的文本,选择一定的主线作为线索,比如关键词、文本图片、问题串等,供复述时参考。
学习一篇关于猴子的文本时,在post-reading环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组复述活动:
S1: Monkeys are....They have long...
S2: They can climb to...They can... and ...
S3: They like...,but....
S4: Some monkeys live in the...Some...
S5: I want to live in the...because...
关键词组的提供给学生复述课文搭建了支架,学生在复述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课文学习,也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3.海报制作
在制作海报的时候,学生不仅需要对文本有透彻的了解,而且通过文字、图画等多种方式进行再创作,多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
学习exciting experiences时,我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历,以Experiences为题制作一个手绘海报,要求以图片配合文字的形式向别人介绍自已独特的经历。这样一个课堂活动既是对文本的再创造,学生又有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表达自我,锻炼能力。
4.阅读摘要
在进行阅读摘要时,学生不仅巩固了主题词汇,进一步内化了主要语言形式,而且提升了自己的语篇和语用能力。在学习上海牛津赛蒙的学校之行这一课时,我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这篇摘要。
Simon always his flat .Then he walks to underground station.
He the underground .Then he the bus.
He sits the bus ten minutes.Then he gets off at Rose Garden Road.
He walks to his school in Rose Garden Estate.He usually at eight o’clock.
摘要里需要學生补充的词汇大都是本课的主题词汇,在完成摘要的同时,学生也进一步内化了文本。
5.创意练笔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文字运用能力,在对文本充分学习的基础上,可以结合具体的文本进行续写或者改写,使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都到进一步提高。
在学习典范英语The Bully 这一故事时,我请学生思考,面对班级里新来的那个行为更加恶劣的小霸王,同学们又将如何面对,请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将故事补充完成。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不仅会结合原文故事的情节,运用文中相关的文字,而且也会将自己的实际生活经历和如何面对校园小霸王这一话题结合起来,既学习了英语,又解决了实际问题。
总之,在小学高年级的阅读课上,post-reading的活动设计要能帮助学生深层理解课文,通过主题讨论、复述、概括摘要等多种方式拓展、提升课文,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迁移,在培养学生对英语学科兴趣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试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蔷.小学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黄永伟.初中英语阅读课读后任务的问题和建议[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1.
[4]曹群.初中英语post-reading教学活动设计探析[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261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英语阅读课 post-reading 教学活动设计
一、引言
阅读不仅是语言学习者需要掌握的语言技能之一,而且也是学生获得语言输入的有效途径。有效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语言知识,培养语言能力,扩大视野,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
目前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一般以pre-reading、 while -reading、 post- reading三个环节展开教学。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体验学习的快乐,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然而,笔者通过课堂观察发现目前小学高年级阅读课在post- reading教学活动设计上还存在很多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倾向:
1.目标定位不明确
在展开post- reading这一教学环节时,个别老师过度的关注阅读材料中的语言形式,在学生明明已经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仍然采用填空、判断、回答问题、匹配等方式一遍又一遍的测试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对语言点的掌握情况,将有趣的阅读课上成了reading comprehension。
2.活动形式盲目,脱离学生实际
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初步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其对语言学习的兴趣。笔者经常发现一些活动设计追求所谓的热闹活跃,设计上不仅脱离文本主题,而且忽略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
二、post-reading教学活动的设计原则
1.真实性和关联性
为在丰富、自然的语言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在进行post- reading教学环节设计时,要考虑到活动设计的真实性和关联性。活动设计应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相互依存,步步升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通过每一项教学活动逐步发展,使教学阶梯式递进。
2.趣味性和多样性
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儿童的语言的学习状态会达到最佳。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到活动形式的趣味性和多样性。要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通过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有效性和一致性
保证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承载知识、技能、信息的语言输入活动与表达、运用等输出活动在形式、内容方面保持一致。在进行post-reading环节活动设计时,教师要保证语言输入与输出活动相一致,为语言发展搭建合适的支架。
三、post-reading教学活动设计
1.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在角色扮演的活动中,不仅文本情节得到了再现,而且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将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起来,能力得到了锻炼,兴趣也有了提高。
在学习典范英语The Motorway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分组扮演小村居民到听证会上抗议高速公路的修建。在准备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制作抗议的横幅、海报等道具,而且需要对文本进一步加工和延伸,而在表演的过程中,不仅小组里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机会,重要的是,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村民发现美丽村庄即将被高速公路破坏时的愤怒和着急。
2.复述
复述活动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个人复述,也可以小组合作,可以先口头,在笔头,也可以用不同的人称转述。可以结合不同的文本,选择一定的主线作为线索,比如关键词、文本图片、问题串等,供复述时参考。
学习一篇关于猴子的文本时,在post-reading环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组复述活动:
S1: Monkeys are....They have long...
S2: They can climb to...They can... and ...
S3: They like...,but....
S4: Some monkeys live in the...Some...
S5: I want to live in the...because...
关键词组的提供给学生复述课文搭建了支架,学生在复述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课文学习,也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3.海报制作
在制作海报的时候,学生不仅需要对文本有透彻的了解,而且通过文字、图画等多种方式进行再创作,多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
学习exciting experiences时,我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历,以Experiences为题制作一个手绘海报,要求以图片配合文字的形式向别人介绍自已独特的经历。这样一个课堂活动既是对文本的再创造,学生又有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表达自我,锻炼能力。
4.阅读摘要
在进行阅读摘要时,学生不仅巩固了主题词汇,进一步内化了主要语言形式,而且提升了自己的语篇和语用能力。在学习上海牛津赛蒙的学校之行这一课时,我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这篇摘要。
Simon always his flat .Then he walks to underground station.
He the underground .Then he the bus.
He sits the bus ten minutes.Then he gets off at Rose Garden Road.
He walks to his school in Rose Garden Estate.He usually at eight o’clock.
摘要里需要學生补充的词汇大都是本课的主题词汇,在完成摘要的同时,学生也进一步内化了文本。
5.创意练笔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文字运用能力,在对文本充分学习的基础上,可以结合具体的文本进行续写或者改写,使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都到进一步提高。
在学习典范英语The Bully 这一故事时,我请学生思考,面对班级里新来的那个行为更加恶劣的小霸王,同学们又将如何面对,请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将故事补充完成。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不仅会结合原文故事的情节,运用文中相关的文字,而且也会将自己的实际生活经历和如何面对校园小霸王这一话题结合起来,既学习了英语,又解决了实际问题。
总之,在小学高年级的阅读课上,post-reading的活动设计要能帮助学生深层理解课文,通过主题讨论、复述、概括摘要等多种方式拓展、提升课文,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迁移,在培养学生对英语学科兴趣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试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蔷.小学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黄永伟.初中英语阅读课读后任务的问题和建议[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1.
[4]曹群.初中英语post-reading教学活动设计探析[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26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