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没有细节的时代”素材运用指导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ixot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仿真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诗人北岛曾痛心地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商业化和娱乐化的时代正从人们生活中刪除细节。
  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名师题解】
  这则材料是北岛在新书《城门开》出版之际接受记者专访时的一句话,后一分句“商业化和娱乐化的时代正从人们生活中刪除细节”阐述了“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的原因。“痛心地指出”,表明了诗人北岛对陈述的现象持批评态度,当然这也是命题者的观点。材料针砭时弊的倾向十分明显。纵观材料,不难看出关键词是“细节”一词,这就涉及对细节内涵的理解,联系这句话本身以及北岛的诗人身份,应该能悟出此处的“细节”不能与“细节决定成败”“大行不顾细谨”“小处不可随便”中“细”与“小”划等号,而应指的是我们的过往生活的点点滴滴,包括伴随我们成长的人和物,指的是人们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细致的生活方式、细心的处世态度、细腻的情感交流、细微的审美情趣等,这些细节具有小、慢、真、美、趣等特质。然而,时代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过分的商业化和娱乐化已经让我们的感官与心灵都钝化,再也无法去欣赏、去制造这样的细节了,这是美的消逝,也是生活的遗憾。
  角度一:摒弃商业化娱乐化,重视生活细节。
  材料针砭时弊的情感导向十分明显,其矛头指向“商业化和娱乐化”所带来的功利性、浅表化、空心化、模式化、快节奏、粗糙感和倦怠感等弊端。写作时可以对处于“没有细节”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特征进行观照和反思,犀利地指出忽略了生活的细节带来的严重后果,呼吁重视生活细节,展望美好的愿景。有笔力的同学,不妨尝试时评写作。
  选材小贴士:从这个角度展开,写作素材可以是当今社会的一些现象,也可以是具体的一些商业活动与娱乐节目等等。不妨以点带面进行分析,但是矛头要直指商业化与娱乐化的弊端。可以加入一些理论素材增加文章深度,比如美国传媒家尼尔·波特曼的《娱乐至死》这本书就能给考生很大启发。
  角度二:细节决定生活的美丑。
  可以将写作中心落点于“细节”二字,从正面充分论证细节之于生活的美好,比如诗意的细节给我们带来了诗意的生活,生活的细节给我们带来了生活的美好,注重细节让我们懂得了品味生活中的甘与苦等等,从而为材料中北岛的“痛心”提供足够的理据支撑。
  选材小贴士:从这个角度展开写作,可以从艺术的范畴,从精神层面去展开写作,谈细节之美好,或细节之力量。考生也不妨从真实生活出发,从实实在在经历的事情或感受引发感慨,这样能让文章更接地气。当然,如果围绕“细节”构思记叙文,充分书写真情实感,对于这则材料来说也颇有余地,是个不错的选择。
  角度三:没有细节的时代是可悲的。
  “我们生活在没有细节的时代”以及后句的“删除”一词,可以揭示出北岛的痛心还在于拥有细节的时代曾经存在过。所以写作可以站在时代的大视角下,高屋建瓴,对历史进行纵向的梳理与比对,彰显出大气与底气,传递正能量。
  选材小贴士:针对这个角度,素材要更多着眼于“过去”,从历史人物中去遴选,从古代经典当中去甄别,注意古今的对照。当然,考生也不妨进行横向的对比。可以参照一下王开岭的《古典之殇》,相信这本书能激发同学们的写作灵感。
  【高分素材】
  素材一:俄罗斯作家康·巴乌斯托乌斯基在《金蔷薇》一书中《洞烛世界的艺术》一节里引用一位画家的话:“每年冬天,我都要去列宁格勒那边的芬兰湾去,您知道么,那里有全俄国最好看的霜!”
  素材点拨:也许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从未留心过霜,更勿论霜的差别,当然更无所谓“最美”了。和这位画家比起来,我们的日常感受是多么粗糙与鲁钝。画家的话充分展示了细节的魅力,也展示了细节之于生命个体的重要影响。话语虽然短小,却饱含冲击力,不妨用在开头引起读者震撼,同时引发深思。
  素材二: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展示了故宫西侧深处的办公区内,有几个安静的连在一起又不起眼的小院子,这里“隐居”着一群身怀绝技的文物修复大师,每日从事着世界上最昂贵的工作。《清明上河图》画中人物多达千人,为临摹一张《清明上河图》,冯忠莲女士前后花了十年时间。这还只是片中故事的冰山一角。
  素材点拨:在商业化和娱乐化的时代,也有人还在坚守着,他们注重细节,用细节成就工作,成就外物,也成就自我。这则素材让我们以更加客观的眼光去看待材料所陈述的观点,让我们避免了以偏概全,对时代中的这抹亮色,要给予肯定。
  素材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尔斯·华绥的著名短篇小说《品质》讲述了鞋匠格斯拉兄弟的悲剧。小说以工业垄断对手工业作坊的冲击为背景,客观地描写了手工业者的生存危机,但是鞋匠格斯拉却一如既往地注重做鞋子过程中的细节,从选材料到观察顾客的脚形到鞋子的设计,及至整个纯手工制作的过程,每一双耐看又耐穿的鞋子都是细节凝结而成的。但是这样的两位手工业者最终却在工业革命与商业化浪潮来袭之时被活活饿死。
  素材点拨:在商业化的时代里,利益的驱动使得人们无暇顾及细节,他们肆意地删除细节,制作那些看似华丽其实没有灵魂的商品或作品。对于鞋匠的悲剧,要深入地挖掘社会的原因,同时也要肯定在商業化的浪潮下,他们宁愿被饿死,也不愿意背叛内心的原则与底线的品质。北岛对于商业化社会痛心,而高尔斯·华绥则在多年前就对此表示过隐忧了。可以指出细节之殇由来已久,解决问题任重道远。
其他文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人才培养质量,不仅关系
目的:建立葛根芩连汤中炙甘草UPLC-MS/MS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研究葛根芩连汤不同配伍对炙甘草指纹图谱中甘草酸的影响。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MS/MS),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