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利用教材,提升品德修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ny_liz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16
  思想品德是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社会化,为以后实现有价值的人生而奠基的课程。突出“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的育人要求,根据有关德育理论重视尊重、责任的基本价值观,根据我们对课程标准的整体把握,确定以“尊重、关爱、责任”为整个初中阶段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价值目标。如何使用好教材,切实提高思品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品德优良有责任心的公民。这里我们对课堂教学中发现的一些普遍问题,从思想品德教学中提出几点建议:
  一、认清思品课教学的基本结构
  思品课既遵循中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又要遵循中学德育的基本规律,具有德智双重性。因此,思品课教学的外延更广,有学习交往,有品德修养,有法律法规,还有国情国策教育,内容确实丰富多彩。没有真正实现使学生主体性充分展示的互动形式的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改革出现形式化、低效化,学生的潜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学生没有获得更好的发展,对教学质量是会造成一定影响。
  二、把握教学重点
  就知和行比较,如何确定谁是一堂课中的教学重点?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认为:思品课教学重点的确定和语数课教学重点确定是有区别的,语数课教学重点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而思品课的教学重点则是由学生原有的知行矛盾决定的,因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源除学校之外,还有社会和家庭。因此,每次思品课教学之前,学生对将要接受训练的道德观念既不是完全掌握,也不是完全陌生,而是处于一种知行矛盾阶段。这种知行矛盾有时表现为有知无行,有时表现为无知有行,有时表现为无知无行。因此,思品课教师在备课阶段,通过认真分析学生原有的知行矛盾,进而确定教学重点。若学生是有知无行,则教学重点要定在导行上;若学生是无知有行,则教学重点要定在明理上;若学生是无知无行,则教学重点要定在知行并重。
  三、创造性使用教材
  基礎知识是教学的基本载体,“活动平台”及“各抒己见”是用来巩固练习,反馈检测用的。使用思品教材活动应符合学生实际,使学生“自觉而动”,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有效的教学活动要走进学生的生活和内心世界,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尊重学生。要按照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征设计问题,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活动中。因此,符合学生实际的设问不仅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而且由浅入深的设问能使学生的认识和感悟不断地提升,对整个教学活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动性,既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或怎么样,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不能只简单地进行判断,从而提高解答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开卷题的答案比较灵活,允许多元化。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解答开卷试题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大胆地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主张,不要总是局限在一个框架里。
  四、适当扩展教材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教学大纲,适当提高教学内容的难度,把住延伸的度,比如关爱他人,最基本是不侵犯他人的生命健康权利,除了不违法犯罪以外,举例:在人群中吸烟,得了有感染性病接触他人都不道德的。很有可能危害他人健康。让学生谈谈怎么做才好。精心的设问,一个及时的鼓励,这些都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境地,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取能够体现初中生感同身受的生活事例,能够反映初中生所遇到的各种现象和实际问题,使学生通过思品课的学习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把住延伸的度,但这种延伸是有一定限度的,即要符合教材知识观点,又要有新意。需要教师去钻研教材,决不能无边际扩展。“如何讲礼貌”一课可以引用小故事:一群毕业生去面试的公司参观,有公司的人员给他们倒水喝,别人都是随手接了过来,只有一个人站起来,双手接过来,还说了声:这么大热天,真是麻烦你了,最后结果,只有此人被录用。说明礼貌待人可以在人和人之间架起理解的桥梁,减少矛盾。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和文化修养。
  五、加强学生品德培养
  思品教学营造交往的良好氛围,引导和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精神风貌。人们良好的道德品质,总是日积月累、逐渐养成的。古人所说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善成德”就是这个道理。人一定要脚踏实地,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近处做起,一步一步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如七年级团结友爱。“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友爱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要团结同学,尊重他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生活上互相帮助,尊重他人的习惯爱好,利益面前多谦让,经常沟通,建立真挚的友情。再如八年级教材中坚强的意志品质,是靠在实践中自觉的艰苦磨练及修养方能养成。配合班主任设计一些劳动竞赛、有针对性挫折教育等,要不断在生活实践中有意识地磨练自己,才能达到成熟,要克服自身的缺点和惰性,乐于团结行动,乐于战胜困难,这些能够让学生在生活磨练中提升精神境界。教学八年级诚实待人,组织八年级学生在开展“共建诚信学校”活动中,进行了关于诚信状况的调查。内容包含;抄袭作业,考试作弊,言而无信。让学生在活动中谈感受,提高品德修养。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4  意志品质训练是运动训练系列中具有独立成份的一个组成部分,生长发育的少年儿童更具有独特的意义,在整个运动训练初期应把意志品质训练与身体素质、技术、战术和理论训练有机地配合进行,培养少儿正确的训练目的态度,引导他们并积极培养其意志品质,从而使他们成为有用的人才。  我们知道,少儿在生理、心理上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他们的思维和身心正逐步趋于成熟,他们的注意力不够集中,训练中随意性比较
【摘要】在当今时代,大学生维权是一个新话题,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也是我国法律法规规范范围内的一个内容。由于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因此,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的维权意识逐渐提高,经常会出现维权活动,此现象势必会对高校学生的思想带来巨大的挑战。本文主要对当前大学生维权的现状以及大学生维权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带来的巨大挑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
中图分类号:G416  品德学科是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行,促进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常态下小学的品德课教学容易出现种种问题,笔者试图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列举出教学中问题的呈现形式并找寻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增进品德教师对课程的准确认识和了解,实现品德常态教学的高效。  一、小学品德课常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科特点体现不明显  目前,有许多小学都没有专门的
毛泽东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人要生存,要发展,就不能不谋求自己的利益,这是每个人的权利,也是他
【内容提要】:新形式下,学校基础道德教育重要性日显突出,但成效提高却不明显,急需融入新的方法与理论,本文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对提高德育实效进行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德育;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0  如何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是我们学校教育特别是职教类学校多年没有很好得到解决的问题。在新的形式下,德育方式的改进更迫在眉睫。另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在各个学校逐步开展,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