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颞浅动脉耳屏前穿支皮瓣修复颧颊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讨论

来源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antes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文是由邢新团队完成,全文有很好的可信性和创新性.邢新多年来在面部的细微解剖及其相关整形美容的应用方面做了许多开拓性的研究,如风筝皮瓣、泪槽区的老化和眶颧沟的解剖等,给同行很多的启发和帮助.文章是在已发表的解剖学研究基础上进行的,临床病例的效果确切,选用的皮瓣是修复耳前邻近区域缺损的一个很好的选择.笔者在初审该稿后,恰遇1例颧颊区基底细胞癌患者需二次扩大切除,遂尝试了文章中所阐述的方法,由下级医师术前用便携式多普勒血管探测仪,确定耳屏前区测到除颞浅动脉主干之外的穿支点.由此设计改良的菱形瓣,将穿支点包含其中.术中在SMAS层上掀起皮瓣,至标定穿支点,见行走于SMAS表层的颞浅动脉主干,未探测蒂部是否有血管皮支.虽皮瓣旋转张力较大(蒂部作back-cut),但术中血运和术后恢复良好,皮瓣全部存活(图1~4).笔者的这一病例可作为邢新团队设计的术式可行性的一个小佐证.为了对文章中提出的皮瓣有更好地认识,有以下3点问题与同道讨论.
其他文献
据所握我国当代“美丽文学”的现有史料,对其发展脉络加以梳理,大致分属于美丽文学出版物、美丽文学诗歌创作、美丽文学网络创作、舞台小品美丽文学、美丽文学传记、美丽文学
随着医疗保健工作的深入开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学知识的需求重点发生变化,对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儿科开展健康教育,必须将健康教育贯穿于临床护理工作及门诊
冠心病为中老年人常见疾病,它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脏病[1].它分为5种临床类型.隐匿性冠心病是其中的1种,其临床特点为患者常无症状,但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慢性疾病已成为人们健康的主要杀手,这类疾病主要原因是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如吸烟、高脂饮食、缺乏锻炼、工作压力大等引起,以慢性病预防控制
近20年来,穿支皮瓣的发展开创了皮瓣化、精细化、薄型化和微型化的新时代.面部皮肤血供丰富,面部微型皮瓣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有关面部穿支皮瓣的解剖研究和临床应用较少[1-4
1 临床资料rn患者,男性,50岁.于2004年5月3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持续性疼痛,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行手术处理,术中见腹腔少量渗出液,阑尾正常,后腹膜水肿,切开后腹膜见右侧输尿
1 临床资料rn患者,女,43岁,因为混合型颈椎病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前后做了两次颈椎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第一次阻滞治疗术毕约90min后,出现手足心麻木、瘙痒,继则感觉颜面部瘙痒
目的 多药耐药(MDR)是肿瘤化疗的主要障碍,该研究旨在体外建立MDR人肝癌HepG2细胞株(HepG2/mdr),并探讨大蒜辣素(Allicin)对MDR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提
穿支皮瓣(perforator flap)的概念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指仅以管径细小的皮肤穿支血管供血,切取包括皮肤和皮下组织的一种小型轴型皮瓣,其轴心血管为穿支(穿动脉和穿静脉)[1
1 标本来源rn患者,男,19岁,2008年3月14日入院,一侧睾丸切除,无既往病史及输血史,术前鉴定血型,确定为极为罕见的AendB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