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者男,24岁,无明显诱因发现腹、背部皮下有数个无痛性包块,约0.5~1.5 cm,皮色,与皮肤不粘连,活动,轻度触痛.
【机 构】
:
鞍山钢铁公司立山医院,鞍山钢铁公司立山医院,鞍山钢铁公司立山医院,鞍山钢铁公司立山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患者男,24岁,无明显诱因发现腹、背部皮下有数个无痛性包块,约0.5~1.5 cm,皮色,与皮肤不粘连,活动,轻度触痛.</p>
其他文献
患者男,11岁,因反复发作阵发性右侧后头疼痛半年,拟诊癫痫,口服卡马西平(浙江海门制药厂出品)100mg,每日3次.
患者女,21岁.主诉全身反复起水疱伴瘙痒21年.现病史:患者于出生后5月即始于足背皮肤起玉米粒大小水疱,后水疱逐渐增多,累及四肢及躯干,水疱为玉米至胡桃大,疱壁松弛或紧张,内容透亮或血性,水疱易破溃,形成糜烂、结痂.
患者女,26岁。自1986年4月开始两大腿出现红色风团样皮疹,以后出现低热,体温38℃左右,伴淋巴结肿大,同年7月起持续发热,体温38℃~39℃,皮疹波及全身,并伴有四肢关节酸痛、乏力,于1986年8月24日第一次入院。
在已知约150种青霉中,只有马尔尼菲青霉(Penicillium marneffei, Segretain,Capponi and Sureau,后称PM)具双相性。
患者男,6岁.于1981年7月20日来我院就诊.4天前患者因受凉后咳嗽,服喘咳宁2片,夜间即感全身皮肤瘙痒.第2天早晨又服2片,于下午口周、眼睑、肛门、生殖器及双手背等部位出现红色斑丘疹、小水疱,明显灼痒感,未经治疗来院.
胎儿镜是一项推进产前诊断发展的重要技术,胎儿皮肤组织活检及直接观察胎儿已用于许多不能用其他技术诊断的遗传病的产前检测.
作者应用免疫印迹技术对20例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血清与表皮浸出物的反应结果作了分析,发现90%(08/20)患者血清与230KD蛋自质分子结合,25%(5/20)患者血清与160KD分子结合,其中3例同时与230KD分子结合.文章分析了160KD分子并非230KD蛋白质分子的分解产物.这个结果进一步证实了BP抗原分子具有异质性,230KD分子为BP主要抗原,绝大多数患者血清中有针对北抗原的抗
本文用McAb-ABG法观察了54例斑秃患者及21例对照者,发现24例患者的毛球部角朊细也表达HLA-DR抗原.活动期及病程较长者阳性率较高.本文结果提示,这种异位HLA-DR执原表达是继发于淋巴细胞浸润之后,毛球可能是本病发病的初始部位.
当机体遭受病毒或细菌感染及某些原因引起的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时,血清中C反应蛋白浓度则增加,因此血清中C反应蛋白的测定可作为诊断上述疾病的非特异性指标。我们自1986-1987年间,对200例皮肤病患者作了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