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中一体化教学的研究与探讨

来源 :教育界·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gs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工原理课是高校教学中的化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如何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融合,成为一体化教学是各大高校针对本课程教学的研究重点。本文从高校开展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目标着手,分析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化工原理一体化教学的特点、模式及教学方法。
  【关键词】化工原理课 一体化教学 研讨
  一、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目标
  当今高校不仅需要对理论知识进行教学,同样也需要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实际操作经验,使得学生毕业离开校园后可以迅速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化工原理课程正是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一门课程,它不仅需要学生在学习完课程后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同样也需要迅速掌握其中的专业技巧。这样的教学目标就使得化工原理课程有必要实行一体化教学改革。
  二、高校传统化工原理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化工原理课程非常注重实践教学,但也无法忽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传统教学模式下化工原理课程是被分为两部分的,一部分是正常学期教学的理论课部分,另一部分是实验和在暑期安排的实习生产部分。这样的方式往往容易使得学生在接受理论部分时,由于缺乏实践接触,而缺乏对知识的感性认识。而到了实践课程时,又由于与理论课程上课时间相隔较长,加上原本理论知识在学习时就比较生涩难懂,最终难以实现理论结合实践,对课程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效果都较差。目前的教学模式下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两方面:
  (一)教学内容反复,效率较低,占用校园教育资源
  传统教学过程中,由于理论与实践课程是分离的,因此,教师为了讲解一个知识点,往往需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对其进行解释,教学内容反复,效率非常低。但是如果通过实践课程的教学,却能轻而易举的解释清楚知识点,并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到了实践课程中,由于与理论课程时间间隔较长,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已经逐渐模糊,因此,教师往往需要再次讲解一遍知识点。如此反复的教学,不仅大量占用了高校宝贵的教育资源,更影响了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
  (二)生产实习时缺少理论知识巩固,理论教学时缺少生产实践的辅助
  实习与理论的学习难以实现互相帮助,在学习理论知识时缺少了实践的辅助,在实践的过程中又缺少了理论的巩固。两者的教学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化工原理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基本要求
  化工原理的一体化教学主要是将原本互相独立的化工原理理论课和实验实习生产课进行关联,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原先以教师为主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课题,将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变为企业生产车间的教学,将传统的以教材为主的教学转变为以操作为主的教学。一体化教学可以有效解决理论与实践互相脱节的问题,避免了教学的重复,增强了教学的直接性,给学生更直观、更有效的学习效果,对提高化工原理课的学习效果有着明显的效果。为了实现化工原理课的一体化教学,就必须实现以下三点要求:
  (一)课程教师的一体化
  传统的理论课教师和生产实习的教师为同一教师,不再分开教学。
  (二)课程教材的一体化
  传统的理论课教材和生产实习教材统一为一本,不再单独分开。
  (三)教学场地的一体化
  将教学场地统一为实习车间,不再在教室中开展教学课程。
  四、化工原理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措施
  (一)整合课程的教学计划
  一体化教学能够完全解决传统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对课程重点内容的侧重点不同,理论课教师侧重于期末测试理论讲述的方面,而实践教师则侧重于实际操作;另一方面体现在理论课与实践课两者相隔时间较长,往往在高校中理论课学期与假期实习学期相隔数月,甚至相隔半年之久。这两方面的脱节不仅影响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对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难。
  (二)合理分配教学课时
  由于受教学课时的限制,一般为126个课时,对于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就一定要对有限的课时进行合理的分配,以完成化工原理课的教学任务。具体分配方式如下:
  1. 化工原理(上)理论教学48课时;
  2. 化工单元生产实验及实习教学12课时;
  3. 化工原理(下)理论教学48课时;
  4. 化工原理实验及生产实习教学12课时;
  5. 生产实习测试2课时;
  6. 课程理论复习、答辩2课时;
  7. 课堂期中测试2课时。
  (三)重新编写一体化教材
  一体化教学的教材不能简单地将原先的两本课本进行合并,这样的一体化仅仅是形式上的一体化,并没有达到一体化教学的目标。因此,必须以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基础,删除理论与实践部分重复的内容,有效衔接两者的连接,实现顺接,重新编写化工原理课程的一体化教材。
  (四)培养一体化教师的师资力量
  由于长年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也形成了一定的分化,形成了理论课教师对于实践课内容不熟悉,而实践课教师对理论知识掌握不佳。因此,实现一体化教学的关键点是培养一体化教师的师资力量,即培养理论教师更多的实践内容,培养实践课教师更多的理论内容,以实现教师能够适应化工原理课程的一体化教学的要求。
  (五)与企业签订联合教学协议,将课堂搬入企业
  为了既满足理论教学的课堂要求,又满足实践课程教学的生产车间的要求,考虑到化工原理课程主要是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因此,高校方面可以与相关的企业签订联合教学协议,将化工原理课程的课堂彻底搬入企业进行实训,在讲解理论课程时,即在生产车间内进行讲解,以实现学生对知识点更直观的认识。
  五、结束语
  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实践与理论互相结合、互相推进的过程,采用的不再是每一章节的讲解,而是利用课程实习任务为主,以每一个小项目、小单元操作为学习单元,以实践操作为主要学时手段,理论知识讲解为辅的一种教学模式促进学习的方法,实现让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由理论实践脱节转变为理论实践互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冷士良. 化工单元过程及操作[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赵刚. 化工仿真实训指导(第二版)[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3]文培,曾心华,储则中. 化工原理课程一体化教学探讨[J]. 论点,2011(10):41-42.
其他文献
委婉语是常见的修辞手段,它既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图式指的是人脑中关于文化的知识结构。英汉委婉语在两种语言读者脑中形成的文化图示结构是有很大差异的,这
精湛的技艺严峻的挑战台湾高雄市实验国乐团音乐会给我们的启示于庆新写下这个题目,虽已是数天前的事了,但回想起这台音乐会,心中仍久久难以平静。近年来,“挑战”一词,对于远离充
以我国中部地区某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师工资为例,研究表明,直接决定其平均工资总额大小的因素主要是上课课时数和科研收入。绩效工资不能显著提高教师工资水平。目前高校绩效考
齿轮传动是通过轮齿的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运转过程中因承受一定的交变载荷,轮齿容易发生损伤,常见的失效形式有折断、齿面点蚀和磨损等。通过搭建合适的实验系统,采用侧向
<正>一、现状目前国内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在进行加油机检定时,几乎都未对5L以下小数量发油误差进行检测。这样直接导致加油站在小数量加油时(如给摩托车加油),因不清楚小数量
<正>在人生的旅途中,会面临无数的挑战,其中最难战胜的对手就是自己。我忘不了那一天,因为那一天,我战胜了自己。那是四年级时的一次突然的电脑打字测试,及格要求是每分钟13
期刊
<正>扶沟县地处豫东平原,耕地面积113万亩、人口73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扶沟县人民优化耕作模式,目前日光温室、巨型棚反季节瓜、果、菜莲藕面积超过4
尼莫地平合成工艺的改进鲍春和,陈子明,杜玉民(河北医科大学药学系,石家庄050017)IMPROVEDSYNTHESISOFNIMODIPINE¥BAOChun-He;CHENZi-Ming;DUYu-Min(DepartmentofPharmacy...
五年制高等师范学校一年级的学生在写人时常常出现感情欠真挚、布局不合理、缺少细节描写、语言不简练的问题,在学习了《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之后,通过对于课文内容的逐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