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可持续性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y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种植逐渐由手工的逐渐转变为机械化,这可以说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由手工转变为机械化,这样的转变大大提高了我国劳动的生产率,减轻了农民的体力劳动,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的劳动问题。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可持续性发展
  1  建设现代化农业中农业机械化的作用
  农业机械化代表的不仅仅是农业的工具,还是生产力的重要体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以及其经济都已经踏进了一个新的时期。为了迎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了实现提高速度和效率这些目的,必须进行农业机械化发展。不仅是农业,还有其他产业,比如畜牧业、农副产品加工等,有些程序的操作只靠人工是无法完成或者很难完成的,这样大大降低了农民劳动的效率。这些用人工很难完成的都可以用机械化来取代,这样才能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达到社会的需求。
  现在,农村大部分家庭对购买农业机械的兴趣极高,或者在繁忙季节用钱来交易他人的劳动工具和他人的劳动工具来为你工作等等,这些现象都象征着服务功能的服务行业已经逐步扩展到与农林业相关的各个领域。对农业机械的大量研发。和农民对农业机械的大量购买,让农民的生活生产有了很大的便利。大部分的手工劳动,比如镰刀,锄头逐渐被机械所取代,这些工具的取代在必要的时候能发挥很大的作用,还有一部分农民就是靠这些优势领先走向发达的。
  2  在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时面临的问题
  在面对农业机械化技术带来的优势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在推广技术时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否解决标志着农业机械化技术是否能可持续发展。在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时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农业机械装备结构不合理
  在农业机械装备配备上总是捉襟见肘。比如,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时,农业机械更新换代时间较长;农业配具缺乏,档次也低等等这些还都是常见的配备上的不平衡现象。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才造成了很难实现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以及提高农业效益的目的。
  2.2  农业机械化发展后劲不强
  我国生产农业机械的企业有很多家,但是大多都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他们生产的产品质量和性能也不稳定,而且只能针对专一的农作物。企业家都还没有意识到机械化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2.3  不完善的宣传机构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乡镇规模不断改变,技术推广人员也不断缩减,人员的减少导致了农村推广力度的减弱,最后就导致了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技术的目的较慢。
  2.4  地区的发展不平衡
  不同的地理条件和气候以及人口都会影响农业机械化的普及。比如在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农业机械有很多,因而那里的农业机械化比较全面;而西部刚好相反,农民的收成很少。由此可见,这些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地的经济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3  我国农业机械化可持续性发展措施
  3.1  试点的演示
  要想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可持续性发展,首先就需要有一个試点。要想让人们对农业机械化,认可以及了解和想要使用就必须要有一个成功的案例。这样才会让人们对农业机械化有一个好奇心才能让人们积极的去了解它并且使用它。让人们直观感受试点农业的种植,生产以及收割过程,并且最终还能达到人们所想要的效果,这样才能让人们打消对使用农业机械化的疑虑。示范基地上对农业新技术的演示会发生辐射效应,实现以户带村及其更大的范围的目的,这样能够更快的实现农业机械化。
  3.2  加强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其次,需要完善基层技术体制。首先,要改变使用人的机构,社会本身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残酷的现实,实行竞争上岗的方案,有能力者上岗,一个地方多名人员,相互督促。再者,对推广体系进行完善。对省级以下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的投入力度要加强,让推广经费能够更能够更加具体的落实,让它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最后,进行多模式联合推广,结合线上线下服务。为了能够更好的对机械化技术进行推广,可以建立与农村合作社类似的服务组织。人们如果有不理解的难题可以在网上或者在这种服务组织中找到答案,这样能够更快的让人们掌握机械化技术。
  3.3  积极提升农民整体素质
  再者,需要提高农民的素质。经济的提升也推动着教育的发展。在机械化全面普及的过程中,更应该加农民的整体素质全面提升,让他们能在农业机械化技术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起到正面的影响。这提升农民的素质是不够的。国家政府等需要把自己的领导作用更大程度的发挥出来,引导农业机械化技术普及的各个方面;国家还要不断的完善这方面的建设。其他地方等也应该投入大量资金,来支持机械化技术的可持续性发展。
  3.4  跨区域联合发展
  最后,政府要格外注意最后的指导工作。只有将各个区域的指导工作做实到位,才能够进行更大范围的联合可持续性发展和下面基层的更进一步措施的实行。横向和纵向的联合发展能够更跨程度的消除不平衡。实现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全面推广以及机械化技术的可持续性发展,推动农业走向产业化、社会化、机械化。
  4  结语
  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对农村实现全面机械化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对技术推广中要注意提高技术的有效性,还要制定有效的宣传方案、招揽机械化技术人才等这些措施,从而对农业机械化技术进行有效的推广。能够让更多的农民对农业机械化技术进行实际的操作,让这些方案及其经营模式能够更好的为广大农业服务,更好的促进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聂宏亮.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8(27):22.
  [2] 许成艺.浅谈科学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措施及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3):40.
其他文献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目前种植户的科学种植意识越发强烈,在小麦种植的过程中,各种种植行为也变得越发规范,但是在其中仍然存在着一部分问题,比如种植中的过度施肥,整地播种管理并未实现完全科学化,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对病虫害的认识不够清晰,致使出现盲目选择灭虫药的情况,对小麦整体种植的产量与效率造成较大影响。为了能够使小麦种植实现绿色高效高产,就要采取一系列科学的生产技术,下文以此为
摘要:水稻的种植面积非常广,已经是当前粮食作物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虽然水稻的种植时间比较久远,但是在实际种植过程中仍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病虫害的发生,是影响水稻正常生长的关键性因素,如果未能及时对水稻病虫害进行治疗和处理,会对水稻的产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导致农民出现经济收益降低的情况,就当前水稻病虫害治理工作实施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几点突出的问题,需要提升水稻种植人员的重视,水稻工治理工作并不能盲
摘要: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小麦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为进一步提升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需要应用现代技术和设备做好培育工作。其中,在小麦的不同生长时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肥料的补充工作。基于此,本文将重点阐述小麦种植过程中的施肥技术应用。  关键词:小麦种植过程;施肥技术;应用  0 引言  小麦的产量与质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在小麦的种植过程中,需要合理使用肥料,既要保证小麦的营养供应,同时也要避免
摘要:水稻一直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粮食,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及人口基数的不断增大,对粮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我国出现了粮食需求量的增长与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并存的局面,粮食供应压力大。因此,提高水稻种植效益对我国粮食安全与供应平衡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提高水稻栽培技术有利于提高水稻种植的产量,从而达到粮食供需平衡的目的。  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种植效益;措施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支
摘要:近年来,由于人们发展经济而破坏生态环境,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引起了国家高度重视。林业栽培是改善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措施,而育苗栽培管理技术是林业发展过程中一个基础性的却又是决定性的技术。它决定着苗木的质量,从而影响了绿化面积的大小,最终影响到生态环境恢复的速度。这几年来我国林业方面的发展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就现在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分析,并给
摘要:随着科技兴林政策的不断实施,林业生态保护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且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和效果。目前来看,在林业生态保护工作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那么,为了使这些问题能够得到有针对性的解决,就应进一步强化林业生态保护工作,不断加大我国森林的覆盖率,丰富林业资源蓄积,坚持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从而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本文对林业生态保护存在的主要
摘要:在新形势下,我国对于农业发展提供了大力支持,特别是在政策上,促使农业机械的应用以及推广效率持续增加,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都实现了机械化发展。对于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以及收获等方面几乎都有相对应的农业机械来辅助。随着农机保有量持续扩大,我国农机发展逐渐呈现多元化,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农业机械发展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生产事故。在新时期对于农机生产安全的管理以及相关技术的培训应当进行适当调整,要符合社会
摘要:绿色水稻种植技术是以改善水稻基因为基础,以此提高水稻自身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本文在介绍绿色水稻种植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对其推广路径进行分析,包括使用高效种植方式、设立水稻示范基地、加大拓展宣传力度等,以期有效地促进我国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绿色水稻;种植技术;推广路径  0 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食品安全、健康方面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积极有效的宣传以及推广绿色水稻种
摘要:社会人口规模不断增长,林业资源的消费量随之上升。运用生态林业模式,有望于寻求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保护间的平衡。栽培管理技术属于林业生产的关键技术,本文简要分析探讨了在新时代环保要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目前运用生态模式的林业管理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旨在于推动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关键词:生态模式;林业;栽培管理;技术分析  0 引言  现代生活带来了需要高质量的生
摘要:农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但是随着城镇化的建设,农村的大部分劳动力选择进入城市打工,留在农村的都是一些老弱妇孺,导致農民的教育培训成为了比较困难的课题。接受农民培训教育课程的大多都是年龄比较大的,又缺乏先进的知识技能,根本不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由此可见,要想提升农民教育,首先,需要政府给予财政的补贴政策,促进年轻人回乡创业,接受职业化的农民教育课程,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其次,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