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557-641)的书法,或清丽、俊朗,或中正、峭拔,行楷草隶,“八体尽能”.《旧唐书·欧阳询传》载:“(欧阳询)笔力险劲,为一时之绝.人得其尺牍文字,咸以为楷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557-641)的书法,或清丽、俊朗,或中正、峭拔,行楷草隶,“八体尽能”.《旧唐书·欧阳询传》载:“(欧阳询)笔力险劲,为一时之绝.人得其尺牍文字,咸以为楷范焉.高丽甚重其书,尝遣使求之.高祖叹曰:'不意询之书名,远播夷狄,彼观其迹,固谓其形魁梧耶!'”意思是,欧阳询的字迹被当时的人当作样板来效仿.欧阳询声名远扬,高丽国很看重其作品,曾派使节求购.唐高祖感叹说:“没想到欧阳询的名声传到了偏远异国,他们看到他的书法,肯定会说他形貌魁梧吧!”
其他文献
1947年秋,时任湖南省邵阳县县长的徐君虎带兵去大水田乡(今属隆回县)剿匪.乡长邹老六在接待他时,再三询问县长此行目的及行程安排.徐君虎不作正面回答,口出上联:“大水田崩,
在我遥远的记忆里,父亲是一个健壮挺拔的人,就如同湖南家乡那坚强繁茂的香樟树;父亲也是一个威严冷峻的人,如同耸立于海中的礁石;父亲更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人,就如同永不停转的
1821年,一位伦敦居民写信给英国《泰晤士报》,讲述了自己一家人的不幸经历:这位市民看到商店里水果形状的糖果赏心悦目,就买了一些回去和家人分享,结果家人吃后腹痛不止,上吐
青年刘少奇 刘少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是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共和国主席,也是党内公认的党建理论家。他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党》《论党内斗争》等都是党建理论的重要著作。他主持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参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充分体现了一个博学睿智的领袖的才华。这一切都与刘少奇终生热爱学习有关,特别是与他少年时期,在家乡接受私塾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1898年1
1970年,粟裕在诺曼底 1970年6月,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接到国内有关部门指示:经中共中央特别批准,国防部副部长粟裕将軍和由他率领的中国军事代表团(主要成员为时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段苏权、国防部外事局副局长王岳西和翻译傅加平等),在参加完刚果国家人民军建军四周年的庆祝活动后回国途中,将在法国停留三天,希望使馆认真做好接待工作。 接到通知后,时任驻法国大使黄镇第一时间批示,要求使馆以武官处为主全力
在民国军界,蒋百里(1882-1938)属于泰斗级的人物,他从日、德学成归来,当过保定军校校长,代理过陆军大学的校长.民国时期的高级将领,多从这两所军校出身.比如北洋军阀时期,不
《西行漫记》中斯诺拍摄的邓发 “我们驱车前往汉朝一个皇宫的遗址,在那里,我们走上了有名的汉武帝坐在他的御殿里君临天下隆起的土堆。你在这里还能拾到一些两千多年以前大屋頂上的碎瓦片。” 这段话出自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一书,里面提到的御殿即汉长安城遗址里的未央宫前殿,遗址位于西安市西北郊,未央宫是汉长安城中最重要的皇宫。埃德加·斯诺到访远离城区的未央宫遗址,并非
20世纪50年代,彭德怀南下检查战备和国防工程,回京途中路过南京,在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家做客.许世友在饭厅里招待彭德怀,桌上只摆着四样菜:炒豆芽、土豆丝、烧豆腐、炒肉.
所谓的“中国古建筑不用钉子”,其实是一种基于“中国古建筑以榫卯为主要技术”和“榫卯结构往往不用一颗钉子”这两个知识点而脑补出来的错误认知.事实是,中国传统古建筑既
墨家曾在历史中轰轰烈烈地存在过,却在乱世中由达趋微,乃至分崩离析.这种反差十分耐人寻思,既是墨家自身的组织特征所致,也有时代的必然.rn其一,成为墨家弟子需要相当高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