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学习习惯培养尤为重要。观察中发现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会出现一些不良学习习惯。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能力,我们结合弟子规中的内容,从幼儿一日生活入手,采用多种方式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 弟子规 学习习惯 培养方法
《弟子规》继承了“尊德性而道学问”的儒家教育传统,主要阐述我们在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规范。国内外教学研究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幼儿来说,学习好坏百分之二十与智力有关,百分之八十与学习习惯有关。”从中可以看出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将使幼儿一生收益。
一、幼儿学习中出现的典型行为案例
案例一:我最喜欢看奥特曼的书。
午餐过后,小朋友都坐在座位上看自己喜欢的书籍。昊昊轻轻走到小柜子旁,小心翼翼地从柜子里拿出了一本书。他开始认真翻阅起来,还时不时与旁边同伴谈论书中的内容。这时,文文来到我的身边对我说:“老师,昊昊看的是奥特曼的书。”昊昊听见了,一边阻止文文告状,一边给了文文两拳。
案例二:我就是要看这本书。
阅读活动开始了,灵灵拿到了自己喜欢的书,开始看起来。大概五分钟以后,灵灵来到书架上换了一本书,又过了五分钟,灵灵又起身去换书。当看见有小朋友换书,很多小朋友就按捺不住了,不管有没有看完都想着去书架上重新拿一本书。当阅读活动结束以后,我请小朋友分享从书中学到的本领时,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案例三:我肯定不行。
幼儿自选组长的时间到了,很多幼儿说了自己在这一周中的进步。轮到小宝时,他罗列了自己的不足,不忘陈述自己努力的方向。我对小宝说:“在这一周中你有哪些进步啊?”小宝想了一下对我说:“好像没有。”我将他进步的地方一一说给他听。他听后笑着说:“原来我还有这么多进步啊!”有小朋友提议让小宝当下周组长,小宝听后连连摇头,连忙说:“我肯定不行的。”
二、分析幼儿学习中出现的典型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选择能力薄弱
在案例一中昊昊选择了一本偏暴力的图书,书中内容在潜移默化的情况下影响了他。当文文来告状时,昊昊来不及制止文文时,出手打了他。
(二)坚持能力薄弱。
在案例二中,灵灵没有坚持将一本书看完就换书,而是每隔五分钟就换书,结果阅读时间结束也没有学到本领。
(三)自信品质薄弱
在案例三中,小宝对于自己的评价都是消极的,他觉得自己没有优点,当我说出他的优点之后,他自己都感到惊讶。其他幼儿选他当组长,他始终觉得自己不行,不能胜任。
三、国学经典是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基石
(一)活学经典促成长
1.灵活选择教材。
为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会灵活选择教学内容,我用“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使幼儿知道读书的时候要心到、眼到、口到,学习的时候要专注,不能被外界环境影响。同时,还会寻找一些寓言故事及典故加深幼儿的理解,《鲁迅读书》、《刨根问底》、《专心致志》、《司马光教子》的故事幼儿不仅喜欢,还能领悟其中深刻的道理。
2.活用经典内容。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学习改变幼儿自身行为,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对发生在幼儿身上比较消极的学习习惯,也用弟子规中的内容进行教育。平时,班级里我常常根据幼儿行为创设情境让幼儿判断对与错,在活动中通过谈话、交流、模仿加深幼儿对良好学习习惯的理解。
3.增强家园配合。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家长的支持。我们要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让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继续培养幼儿学习习惯。家园一致的教育才会使幼儿真正养成好的习惯,使幼儿一生受益。
(二)常用经典促成才
斯金纳认为:“幼儿的学习和行为都需要强化,强化在塑造行为和保持行为强度中是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为此,幼儿好的学习习惯养成需要强化。
1.适当选择,收获积极的果实。
幼儿期是语言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要从幼儿身心特点出发,帮助幼儿强化恰当选择图书的能力。对于大班幼儿,可以选择画面内容健康生动、夸张趣味的图书。当幼儿阅读暴力性强的图书时,我们可以与幼儿耐心交谈,让他明白选择恰当图书的重要性。
2.培养耐力,收获坚持的果实。
大班幼儿马上要升入小学,培养做事坚持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调动幼儿做事积极性,积极情感和态度是个体持续发展的内动力,能唤醒幼儿自身主体意识,从而引导幼儿懂得做事要贵在坚持。
3.增强信心,收获成功的果实。
在幼儿一日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提出适合幼儿的任务和要求。帮助幼儿确立适合自己的目标,在幼儿遇到问题时,教授幼儿一些必要的技能技巧。对于幼儿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学习和感悟弟子规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幼儿的学习奠定基础。
此文系张家港市“国学经典课程教学研究”立项协作课题“以《弟子规》为行为规范的家园合作研究”的研究论文
关键词: 弟子规 学习习惯 培养方法
《弟子规》继承了“尊德性而道学问”的儒家教育传统,主要阐述我们在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规范。国内外教学研究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幼儿来说,学习好坏百分之二十与智力有关,百分之八十与学习习惯有关。”从中可以看出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将使幼儿一生收益。
一、幼儿学习中出现的典型行为案例
案例一:我最喜欢看奥特曼的书。
午餐过后,小朋友都坐在座位上看自己喜欢的书籍。昊昊轻轻走到小柜子旁,小心翼翼地从柜子里拿出了一本书。他开始认真翻阅起来,还时不时与旁边同伴谈论书中的内容。这时,文文来到我的身边对我说:“老师,昊昊看的是奥特曼的书。”昊昊听见了,一边阻止文文告状,一边给了文文两拳。
案例二:我就是要看这本书。
阅读活动开始了,灵灵拿到了自己喜欢的书,开始看起来。大概五分钟以后,灵灵来到书架上换了一本书,又过了五分钟,灵灵又起身去换书。当看见有小朋友换书,很多小朋友就按捺不住了,不管有没有看完都想着去书架上重新拿一本书。当阅读活动结束以后,我请小朋友分享从书中学到的本领时,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案例三:我肯定不行。
幼儿自选组长的时间到了,很多幼儿说了自己在这一周中的进步。轮到小宝时,他罗列了自己的不足,不忘陈述自己努力的方向。我对小宝说:“在这一周中你有哪些进步啊?”小宝想了一下对我说:“好像没有。”我将他进步的地方一一说给他听。他听后笑着说:“原来我还有这么多进步啊!”有小朋友提议让小宝当下周组长,小宝听后连连摇头,连忙说:“我肯定不行的。”
二、分析幼儿学习中出现的典型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选择能力薄弱
在案例一中昊昊选择了一本偏暴力的图书,书中内容在潜移默化的情况下影响了他。当文文来告状时,昊昊来不及制止文文时,出手打了他。
(二)坚持能力薄弱。
在案例二中,灵灵没有坚持将一本书看完就换书,而是每隔五分钟就换书,结果阅读时间结束也没有学到本领。
(三)自信品质薄弱
在案例三中,小宝对于自己的评价都是消极的,他觉得自己没有优点,当我说出他的优点之后,他自己都感到惊讶。其他幼儿选他当组长,他始终觉得自己不行,不能胜任。
三、国学经典是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基石
(一)活学经典促成长
1.灵活选择教材。
为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会灵活选择教学内容,我用“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使幼儿知道读书的时候要心到、眼到、口到,学习的时候要专注,不能被外界环境影响。同时,还会寻找一些寓言故事及典故加深幼儿的理解,《鲁迅读书》、《刨根问底》、《专心致志》、《司马光教子》的故事幼儿不仅喜欢,还能领悟其中深刻的道理。
2.活用经典内容。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学习改变幼儿自身行为,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对发生在幼儿身上比较消极的学习习惯,也用弟子规中的内容进行教育。平时,班级里我常常根据幼儿行为创设情境让幼儿判断对与错,在活动中通过谈话、交流、模仿加深幼儿对良好学习习惯的理解。
3.增强家园配合。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家长的支持。我们要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让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继续培养幼儿学习习惯。家园一致的教育才会使幼儿真正养成好的习惯,使幼儿一生受益。
(二)常用经典促成才
斯金纳认为:“幼儿的学习和行为都需要强化,强化在塑造行为和保持行为强度中是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为此,幼儿好的学习习惯养成需要强化。
1.适当选择,收获积极的果实。
幼儿期是语言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要从幼儿身心特点出发,帮助幼儿强化恰当选择图书的能力。对于大班幼儿,可以选择画面内容健康生动、夸张趣味的图书。当幼儿阅读暴力性强的图书时,我们可以与幼儿耐心交谈,让他明白选择恰当图书的重要性。
2.培养耐力,收获坚持的果实。
大班幼儿马上要升入小学,培养做事坚持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调动幼儿做事积极性,积极情感和态度是个体持续发展的内动力,能唤醒幼儿自身主体意识,从而引导幼儿懂得做事要贵在坚持。
3.增强信心,收获成功的果实。
在幼儿一日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提出适合幼儿的任务和要求。帮助幼儿确立适合自己的目标,在幼儿遇到问题时,教授幼儿一些必要的技能技巧。对于幼儿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学习和感悟弟子规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幼儿的学习奠定基础。
此文系张家港市“国学经典课程教学研究”立项协作课题“以《弟子规》为行为规范的家园合作研究”的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