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我们在中国尝试使用超快反应聚合物光纤氧感受器置入整体活体动物动脉血管,再通过光电转换测定系统以记录活体动物颈动脉PO2(PaO2)连续动态的快速变化,为完善整体整合生理学理论体系中循环参与呼吸调控和呼吸循环代谢一体化调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①超快反应氧感受器制作、性能及其测定系统标定:在实验室加热总长2 m光纤的远端5 mm部分,拉动直到它成锥形尖端,清洁并干燥后,将1 mm锥形光纤尖端浸涂到发光体掺杂聚合物溶液中,在溶剂快速蒸发同时将其缓慢抽出来形成氧气感测尖端,室温干燥24 h.对完成制作的感受
【机 构】
: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 100037,中国;潍坊医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中国;牛津大学,牛津OX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我们在中国尝试使用超快反应聚合物光纤氧感受器置入整体活体动物动脉血管,再通过光电转换测定系统以记录活体动物颈动脉PO2(PaO2)连续动态的快速变化,为完善整体整合生理学理论体系中循环参与呼吸调控和呼吸循环代谢一体化调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①超快反应氧感受器制作、性能及其测定系统标定:在实验室加热总长2 m光纤的远端5 mm部分,拉动直到它成锥形尖端,清洁并干燥后,将1 mm锥形光纤尖端浸涂到发光体掺杂聚合物溶液中,在溶剂快速蒸发同时将其缓慢抽出来形成氧气感测尖端,室温干燥24 h.对完成制作的感受器进行性能标定,并于第37日重复标定.②动物实验:在潍坊医学院实验室对山羊全麻气管插管氧气机械通气下,切皮暴露双颈动脉和左侧股动脉,分别把超快反应氧传感器直接插入动脉中,通过光导纤维、激发与检测Y型光纤耦合器经光电转换连接到个人电脑,实现机械通气下活体山羊颈动脉PaO2的连续动态反应,主要分析PaO2的呼吸间波浪式交替升降和肺-颈动脉时间延迟.结果:该置入式超快反应氧传感器在液相的响应时间为100 ms.活体山羊实验40%~60%氧气机械通气心率和血压稳定,左和右颈动脉PaO2随着呼吸机的吸气和呼气呈现波浪式上升和下降的呼吸交替现象,幅度高达15 mmHg;左侧股动脉位置记录的信息噪音显著干扰PaO2变化.肺-颈动脉时间延迟是在吸气和呼气开始后1.5~1.7 s左侧和右侧颈动脉PaO2都开始上升和下降;即肺通气开始后3次心跳,左心室可把肺毛细血管后动脉化的肺静脉血液送到外周化学感受器位置中断吸气切换为呼气和中断呼气切换为吸气,如此实现吸呼周而复始.结论:活体动物置入动脉的超快反应氧传感器及其测定系统可测定PaO2生理性波浪式变化,能为整体整合生理学医学新理论体系中解释吸气和呼气相互切换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个体化精准运动为核心的整体康复方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整体功能再提高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9年12月间在北京康复医院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运动组(n=10).全部患者择期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对照组患者仅进行除运动康复之外的常规治疗指导;运动组患者进行12周个体化运动为核心的心脏康复,介入前、介入后2周、康复后12周分别评估患者标准化症状限制性极限运动的心肺运动试验(CPET)指标、心脏超声、6 min步行距离(6MWD)等.
眩晕的病因众多,临床常见有良性阵发性眩晕、梅尼埃病及多种疾病引起的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障碍所致眩晕等.疾病发生无明显规律,精准治疗难度大,且容易反复发病,眩晕的易发人群多为中老年群体,有些易诱发急性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本文对眩晕病因开展分析,并总结眩晕的治疗情况.
目的 探究超声检查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共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于广州武警总队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257例,全部实施病理学与超声学筛查,对这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符合率展开统计分析,并追踪对比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在超声检查方面所具有的临床特征及表现.结果 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比较乳腺良性肿瘤与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发现乳腺癌患者在后方回声减弱、沙粒样钙化、性状不规则、边界不清晰上的占比明显高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