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优化新课程下的中学政治课堂的方式也是很多的,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是重要的方面。通过我们的思考,思想政治课中的教师人格魅力应具有执著的敬业精神、良好的形象、渊博的知识、必要教学能力和对学生的亲和力,才能更好地优化政治课堂,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政治课堂 对教师人格 要求
教师人格魅力是指教師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 在品德、学识、个性等方面对受教育者所具有的一种综合影响力。它具有强烈的号召力、感染力、说服力和吸引力, 是教师内在的多种素质与外显行为与形象的有机统一。在这里,我们就优化思想政治课对教师人格魅力的要求作些思考。
一、思想政治教师要具有执著的敬业精神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因为我们从事的是百年树人的伟业,“传道、授业、解惑”是人类文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阶梯和桥梁。因此,我们的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角色准确定位,以正确的态度来看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而不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另外,养成良好的职业精神,要求每一位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岗位,忠于职守,以自己强烈的事业心、良好的职业态度和敬业精神感染学生;要治学严谨,执教严格,严格遵守教学纪律;要潜心钻研业务,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改革,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要沉得下来,钻得进去,意志坚定,淡泊名利,无愧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我国近代思想家黄宗羲曾经说过:“闻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所以,政治教师不仅仅是学生政治上的指路人,而且是马列主义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再说,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新知识、新技术频繁出现,新信息、新观念迅速传播。政治教师必须要具有勤学和执著的敬业精神,才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
二、思想政治教师要具有良好形象
“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可见,在人格因素中,政治品格居于首位,它体现在政治教师的一切言论的行动中。政治教师要在政治思想、个人品德、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知行统一。例如,讲大公无私,自己却为了一点“回扣”强行向学生推销并无多大价值的复习资料等,这样学生就会怀疑教育和教学的真理性,怀疑教师的人格。可见,教师只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生才会有法可效。因此,一位合格的政治教师必须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自己的理解、认知、体验融合在一起传授给学生,决不能照本宣科,人云亦云,充当传声筒;必须为人正直、正派,树立崇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自己的浩然正气影响学生,教育感化学生,真正做到“身正为范”。
三、思想政治教师要具有渊博的知识
赞可夫说得好,大范围“扩充教师的科学知识量,几乎成了提高学生知识质量和提高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的最重要的条件”。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浩如烟海,教师单凭原来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但要加强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同时还要学习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的各种背景知识、前沿知识、边缘知识,使自己具有深厚的知识底蕴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并能对知识加以创造性地运用,做到知识的与时俱进。教师聪敏的才智、创造性的思维和渊博的学识,本身就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影响力。如汉代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说:“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必须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努力做到学识渊博,业务精良,既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广博的相关知识,还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业务能力。只有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成竹在胸,得心应手;才能使学生产生敬重感,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和指导。
四、思想政治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如,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教学设计能力、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合作教学的能力和综合评价的能力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时,由于研究内容具有不稳定的特点,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方法必须根据过程的变化而变化,这就需要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力,根据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作出新的构思和处理,并设计适合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案和学习方案;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求,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提出自己的见解,探究不同的结论,大胆创新,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合作与分享,需要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共对问题情景,共赴教学目标;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还必须树立新的评价观,具有综合评价的能力,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变一元评价为多元评价,使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五、思想政治教师要具有课内外的亲和力
亲和力也是一种人格魅力。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亲和力是指“在人与人相处是所表现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教师的亲和力本质上是一种爱的情感,只有发自肺腑的爱学生,才能真正的亲近学生、关心学生,也才能激发学生对于真理的追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做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所以,更应该以其在课内外所表现出来的亲和力使学生产生向师性,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实际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走近学生,参与学校或学生组织的与教学有关的课外活动等。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努力成为他们的朋友和知己、充满爱心,彼此都能敞开心扉、平等交流。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传授的知识,才会更有效地进入学生的头脑。
参考文献:
[1]《论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人格》,张翠.
[2]《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冯菊香.
关键词:政治课堂 对教师人格 要求
教师人格魅力是指教師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 在品德、学识、个性等方面对受教育者所具有的一种综合影响力。它具有强烈的号召力、感染力、说服力和吸引力, 是教师内在的多种素质与外显行为与形象的有机统一。在这里,我们就优化思想政治课对教师人格魅力的要求作些思考。
一、思想政治教师要具有执著的敬业精神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因为我们从事的是百年树人的伟业,“传道、授业、解惑”是人类文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阶梯和桥梁。因此,我们的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角色准确定位,以正确的态度来看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而不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另外,养成良好的职业精神,要求每一位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岗位,忠于职守,以自己强烈的事业心、良好的职业态度和敬业精神感染学生;要治学严谨,执教严格,严格遵守教学纪律;要潜心钻研业务,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改革,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要沉得下来,钻得进去,意志坚定,淡泊名利,无愧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我国近代思想家黄宗羲曾经说过:“闻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所以,政治教师不仅仅是学生政治上的指路人,而且是马列主义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再说,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新知识、新技术频繁出现,新信息、新观念迅速传播。政治教师必须要具有勤学和执著的敬业精神,才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
二、思想政治教师要具有良好形象
“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可见,在人格因素中,政治品格居于首位,它体现在政治教师的一切言论的行动中。政治教师要在政治思想、个人品德、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知行统一。例如,讲大公无私,自己却为了一点“回扣”强行向学生推销并无多大价值的复习资料等,这样学生就会怀疑教育和教学的真理性,怀疑教师的人格。可见,教师只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生才会有法可效。因此,一位合格的政治教师必须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自己的理解、认知、体验融合在一起传授给学生,决不能照本宣科,人云亦云,充当传声筒;必须为人正直、正派,树立崇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自己的浩然正气影响学生,教育感化学生,真正做到“身正为范”。
三、思想政治教师要具有渊博的知识
赞可夫说得好,大范围“扩充教师的科学知识量,几乎成了提高学生知识质量和提高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的最重要的条件”。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浩如烟海,教师单凭原来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但要加强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同时还要学习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的各种背景知识、前沿知识、边缘知识,使自己具有深厚的知识底蕴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并能对知识加以创造性地运用,做到知识的与时俱进。教师聪敏的才智、创造性的思维和渊博的学识,本身就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影响力。如汉代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说:“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必须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努力做到学识渊博,业务精良,既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广博的相关知识,还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业务能力。只有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成竹在胸,得心应手;才能使学生产生敬重感,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和指导。
四、思想政治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如,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教学设计能力、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合作教学的能力和综合评价的能力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时,由于研究内容具有不稳定的特点,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方法必须根据过程的变化而变化,这就需要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力,根据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作出新的构思和处理,并设计适合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案和学习方案;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求,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提出自己的见解,探究不同的结论,大胆创新,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合作与分享,需要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共对问题情景,共赴教学目标;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还必须树立新的评价观,具有综合评价的能力,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变一元评价为多元评价,使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五、思想政治教师要具有课内外的亲和力
亲和力也是一种人格魅力。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亲和力是指“在人与人相处是所表现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教师的亲和力本质上是一种爱的情感,只有发自肺腑的爱学生,才能真正的亲近学生、关心学生,也才能激发学生对于真理的追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做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所以,更应该以其在课内外所表现出来的亲和力使学生产生向师性,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实际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走近学生,参与学校或学生组织的与教学有关的课外活动等。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努力成为他们的朋友和知己、充满爱心,彼此都能敞开心扉、平等交流。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传授的知识,才会更有效地进入学生的头脑。
参考文献:
[1]《论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人格》,张翠.
[2]《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冯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