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CT数字减影CTA与双能量CTA检出颅内动脉瘤的准确性

来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we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常规DSA和三维旋转DSA为参照标准,评价双源CT数字减影去骨CT血管成像(DS-BR-CTA)和双能量直接去骨CTA(DE-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190例患者接受DS-BR-CTA检查,74例患者接受DE-CTA检查。以3D-DSA为标准,以患者和发生部位为单位,计算DS-BR-CTA和DE-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DS-BR-CTA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90%、98.36%;97.37%、99.97%;对≤3.0mm的动脉瘤,其诊断敏感性高达88.89%,特异性达98.36%;DE-CTA检测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25%、100%;95.52%、100%,对≤3.0mm动脉瘤的敏感性为90.91%,特异性为100%。结论双源CT的DE-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性与DS-BR-CTA相当,可作为常规技术用于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流程中。
其他文献
如何高效利用静电场来驱动液滴聚并,成为诸如工业生产、电子通讯、航天航空等前沿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实际上,液滴的静电聚并过程是利用匀强电场来实现的。由于静电的吸引,水滴被极化并相互靠近。虽然匀强电场可以促进微纳液滴的聚并,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聚并范围小;(2)能源消耗大。因此本文借助分子动力学方法,从微观角度分析微纳液滴在非匀强电场下静电聚并过程中电、动力学行为规律及其形成的微观机理。本文
5G商用,承载先行。文中先对5G对承载网的需求进行详细分析,然后立足IP RAN现状,从网络结构、网络容量提升、网络智能化等方面制定网络演进策略,实现网络平滑演进。
天才导演伍迪·艾伦曾经说,他不是别人,这是他一生中感到遗憾的事情之一。市场营销人员如能擅用这种遗憾情绪与消费者沟通,便能达到提升产品价值、促使消费者购买的目的。
该文基于ARM922T处理器KS8695设计出一款具备安全处理功能的网络防火墙。使其能够有效保护内部信息,防止信息外泄;防止恶意代码的入侵;实现安全连接。
目的对优质护理服务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接受治疗的患有妇产科的24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这240例患者进行平均分组,120例为对照组,120例为观察
用A型魏氏梭菌滤液处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M41株,使其产生血凝性,成功建立IBV血凝抑制试验方法(IBV-HI)。血凝效价为1∶256~1∶1024。抗原在2~8℃的保存期至少为5个月。
目的研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segment 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
随着现代化社会经济的急速发展,现代化科学技术也获得了极大程度的进步,尤其是大数据技术的普遍应用,使得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尤其是在财务管理方面也都处于
曲牌,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民歌、歌舞、说唱、戏曲及器乐这五大类当中都大量使用了曲牌。可以说,没有曲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历史将会失去最光辉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