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还原捕集技术(SDPF)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ddy18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益严格的柴油机排放法规使得其主要排放污染物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PM)限值进一步降低.目前去除NOx的主要机外手段是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该技术通常在200℃以上才有良好的NOx转化率,而在柴油机冷起动阶段,SCR入口的排气温度无法达到200℃,NOx排放控制困难.尽管冷起动时间较短,但该阶段的NOx排放量占比很高.在严格的排放法规要求下,冷起动阶段的NOx排放控制日益受到关注.选择性催化还原捕集技术(SDPF)将SCR催化剂涂覆在壁流式颗粒捕集器(DPF)载体上,能够同时去除NOx和PM.与SCR技术相比,SDPF更加靠近柴油机排气门,NOx催化还原反应的温度得到有效提高.因此,SDPF成为了提高低温NOx转化率的关键技术.本文从SDPF结构与原理、载体与催化剂、性能及影响因素、SDPF技术路线等四个方面展开综述.SDPF结构与原理方面,介绍了 SDPF的基本结构和化学反应原理,并指出了该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SDPF载体与催化剂方面,阐述了常见的载体材料、SCR催化剂涂覆、载体结构参数设计和提高载体性能的膜技术,以及钒基、沸石基SCR催化剂的研究进展;SDPF性能及影响因素方面,对SDPF的碳烟氧化性能、NOx还原性能、尿素混合性能和耐久性能进行了分析,需要重点优化碳烟氧化与NOx还原之间的竞争性反应;SDPF技术路线方面,介绍了带有SDPF的后处理系统优化,尿素双喷技术、低温NOx吸附、热管理等技术耦合SDPF能够进一步拓宽后处理系统的温度窗口,是满足未来超低排放法规的后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其他文献
餐饮业废气排放过程(工况)监控系统具有监测数据准确性高、经济适用性强的特点,可有效节约监管执法成本,提高监察效能,文章针对新发布的团体标准《餐饮业废气排放过程(工况)监控数据采集技术指南》(T/CAEPI 35—2021),详细解读了其制定的背景、意义、作用,讨论了该标准与国内相关标准的关系,重点分析了标准的关键技术内容及参数要求,以期对该标准的理解、应用及推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长江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是三峡集团开展共抓长江大保护的核心实施主体.截至目前,共抓长江大保护总投资规模已超过1500亿元.在长江大保护工作中,绿色循环经济的探索路径主要可归纳为:废物资源变宝、环境资源变宝及科技资源变宝.目前,长江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正在实施的循环经济类项目主要有三种:污水处理厂与分布式光伏耦合项目、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长江经济带典型城市多源污泥协同处置集成示范项目.
期刊
将产生的废活性炭进行再生处理,能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与资源化,符合国家大力推行的循环经济政策要求.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活性炭再生方法主要有热再生、生物再生、化学药剂再生等.微波再生与传统的热再生法相比,能实现短时间快速升温且能耗相对较低,再生后的活性炭性能良好.
期刊
2018年,全国共收集处置医疗废物98万t,比2017年增长了7.5%,其中60%的医疗废物采用焚烧方式处置,近40%的医疗废物采用非焚烧方式处置.高温蒸汽是应用比例最高的非焚烧方式,约占85%.根据历年统计,我国超大、特大城市医疗废物产生量整体呈现线性增长趋势.我国超大、特大及I型大城市,2018年产生了47.7万t医疗废物,约占全国医疗废物总量的48.7%.未来医疗废物在处置、应急和监管等方面的压力主要集中在这类城市,“十四五”时期,这类城市应尽快扩建、改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
期刊
在“双碳”目标下,我国开展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探索符合地方特色和实际需求的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创新.人民银行在2021年信贷结构优化调整座谈会上提出了发展绿色信贷“两个不低于”的指导目标要求,即各家银行要实现绿色贷款增速和清洁能源产业贷款增速均不低于本行各项贷款增速,推动金融机构加大绿色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力度.
期刊
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道路上,我国要比发达国家面临更大的挑战.第一,从排放总量看,我国碳排放总量约为美国的2倍、欧盟的3倍,实现碳中和所需的碳排放减量远高于其他经济体;第二,从碳强度看,我国单位GDP碳排放高于发达国家;第三,从发展阶段看,发达国家已实现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而我国尚处于经济上升期、碳排放达峰期,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需统筹考虑控制碳排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第四,从脱碳时间看,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时间远短于美国与欧盟;第五,从规划部署看,美国与欧盟已提前部署碳中和实施路径和技术研发
期刊
基于成都市2017年10~12月逐时的“干”气溶胶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观测数据,结合该时段同时次的能见度(V)、相对湿度(RH)以及二氧化氮(NO2)监测资料,利用“光学综合法”计算气溶胶散射吸湿增长因子,并探究了气溶胶散射吸湿增长因子单变量f(RH)模型的适用性及其改进方案.结果表明:幂函数、二次多项式、幂指函数形式的f(RH)模型在低RH条件下(RH<85%)均能很好地模拟气溶胶散射吸湿增长因子随RH的变化特征,但在高RH条件下(RH>85%)的模拟值会出现较大的偏差.黑碳质量浓度(CBC)是影响气溶胶
基于气溶胶三维变分同化技术,建立天津空气质量数值模式气溶胶同化模块,通过天津地区两次重污染过程同化模拟敏感性试验,分析了观测资料范围对同化结果的影响,并结合一个月的滚动预报试验,分析了气溶胶同化对天津地区PM2.5数值预报效果的影响,以期为提升天津空气质量预报能力提供支撑.结果表明:气溶胶同化各控制变量背景误差水平相关系数的衰减尺度约50km,垂直方向上400m高度与模式底层的相关系数衰减至0.6左右;观测资料范围对同化结果影响显著,仅采用天津地区观测数据进行同化,对重污染过程期间天津地区PM2.5浓度模
基于江西景德镇温室气体站2017年12月~2018年11月筛分获得的CH4及CO大气本底和污染浓度数据,对大气CH4和CO浓度季节变化及其排放源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气CH4和CO本底浓度季节变化特征与浙江临安本底站类似,即夏季低而冬季高,而夏季江西地区水稻田和湿地排放导致CH4污染浓度显著抬升,相比本底浓度抬升幅度可达133.9×10-9,冬季受西北部地区取暖排放的区域输送的影响,1月CO污染平均浓度较本底浓度抬升达227.2×10 9.基于本底数据及污染数据,结合后向轨迹模型分析发现景德镇站大气C
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配能谱分析系统(SEM-EDS)于2019年3~5月对荒漠草原区煤炭基地及其周边5个功能区(煤炭工业区、煤炭运输道路、电力工业区、商住区和沙区)共计23个大气降尘样品的粒径特征、微观形貌、单颗粒能谱图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各功能区大气降尘中颗粒物总体形貌基本相似,均包括近球状、类椭球状、颗粒状、块状和柱状/片状颗粒物以及烟尘集合体.此外,煤炭运输道路、电力工业区和商住区还存在球状颗粒物.各功能区大气降尘以>10μm颗粒物为主,其中,电力工业区、商住区、沙区和煤炭工业区大气降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