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本院泌尿系感染致病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泌尿系感染患者的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菌株的分布及耐药性,并对常见细菌的药敏试验进行对比统计分析。
结果共分离培养出菌株2 986例,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 885株(63.13%),革兰阳性球菌624株(20.90%),真菌454株(15.20%)。革兰阴性杆菌中主要有大肠埃希菌1 199株(40.15%),其中产ESBL酶623株,占51.96%;肺炎克雷伯菌188株(6.30%),产ESBL酶95株,占50.53%;革兰阳性球菌中粪肠球菌202株(6.76%),屎肠球菌190株(6.36%),葡萄球菌188株(6.30%);真菌中绝大多数为念珠菌,共449株(15.04%),其余为酵母样真菌,5株(0.17%)。泌尿系感染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菌株共同敏感的抗菌药物有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头孢西丁,对喹诺酮类均高度耐药;对主要的革兰阳性球菌共同敏感的抗菌药物有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对真菌敏感的药物有5-氟胞嘧啶、伏立康唑、氟康唑、两性霉素B。
结论泌尿系感染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菌种呈现多样化,具有较高的耐药率,临床应高度重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防止抗菌药物的滥用及新耐药菌株的产生。